中國信息經濟
中國經濟信息社:《2017年京津冀大數據產業發展分析報告》(全文)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大數據產業發展分析報告_000001.jpg">(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社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聯合國:《2017年信息經濟報告》(全文)
()數字經濟已經深入到了衣食住行等人們生活的所有方面,其發展速度和方式均超出人們的想象。數字經濟將把人類帶往何方?這還是一個難解的謎題。但與此同時,人們清楚地看到數字經濟使得財富更加集中,不平等現象進一步加劇。發達中國家已對此高度關注,而在信息和通信技術上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如何縮小數字鴻溝,在新一輪的數字經濟中迎頭趕上則面臨著特別艱巨的挑戰。這是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17年信息經濟報告》的主要結論。請聽聯合國新聞黃莉玲的報道。貿發會議10月2日在日內瓦發布了《2017年信息經濟報告》。報告的副標題是:數字化、貿易和發展。貿發會議秘書長基圖伊(Mukhisa Kituyi)出席了發布會并指出,在全球范圍內,經濟活動的數字化被推上了一個快速道,這得益于許多因素,包括擴大了高速寬帶的接入,信息和通信技術設備和軟件的成本大幅降低,例如,1GB硬盤存儲容量的平均成本1980年為40萬美元,而2016年降至0.02美元。基圖伊:“數字經濟以超出我們預測的速度呈指數比例地在擴張。僅在2012到2015年之間,數字經濟的規模從1萬6000億美元
一文讀懂十九大報告中互聯網、信息化、數字經濟等名詞的涵義
()數字經濟主要研究生產、分銷和銷售都依賴數字技術的商品和服務。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3個多小時,3萬多字講稿,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這份報告是我國歷史發展階段一個里程碑的昭示,全文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的指針,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務實創新、開拓進取的綱領。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標、新論斷、新舉措、新部署的論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做了全面而嶄新的注腳。作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實踐者、推動者和先行者,不僅要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更要讀懂報告中涉及的互聯網、信息化、數字經濟等名詞的內涵與外延,只有讀懂了、理解了,才能定位目標與方向,真正明白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問題。報告涉及的主要名詞,以及與這些名詞相關
信息通信研究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全文)
()2017年6月12日至13日,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召開了2017年IMT-2020(5G)峰會。大會以“5G標準與產業生態”為主題,邀請工信部領導以及數十家國內外主流移動通信和相關應用單位專家500多人參加了會議討論,面向業界發布了《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移動通信每十年出現新一代革命性技術,持續加快信息產業的創新進程,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當前,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正在闊步前行,它將以全新的網絡架構,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和千億級的連接能力,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作為通用目的技術,5G將全面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本報告測算結果顯示,2030年,在直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6.3萬億元、2.9萬億元和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10.6萬億元、3.6萬億元和1150萬個。5G正處于技術標準
【信息圖】中國經濟的“她時代”
()近年來,隨著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提升,女性已經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繼雙11和雙12之后,三八婦女節成為了各路電商和實體店爭奪女性消費者的又一重要戰場。為了迎接2016年三八婦女節,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商城推出了“女王節”,京東和蘇寧也不甘落后,分別推出了“蝴蝶節”與“閨蜜節”,更加印證了中國女性強勁的消費實力。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消費者洞察智庫近期對女性消費趨勢進行了分析研究,獲得了以下幾個發現。(來源:199IT)
淺析河南省信息技術產業與經濟發展
中間投入中間需求絕對量比率絕對量比率第一產業1644837090.432764734750.72第二產業20744254810.7218368410680.63第三產業3871006990.475041770590.62信息技術產業226537470.47311720340.65行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第一產業0.18010.06740.01430第二產業0.22330.53840.22460.1370<p
《中國信息經濟發展趨勢與策略選擇總報告》(全文)
()當前信息經濟正在全球迅速興起,并且呈現出超乎想象的強勁發展勢頭。信息經濟的十大浪潮迎面而來,摧枯拉朽般改變著世界經濟、社會的原有格局。信息經濟呈現十大浪潮:信息技術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云+網+端成為新的基礎設施;平臺經濟主導新商業生態;大數據的潛力得到了加速釋放;大眾創新不斷涌現;大規模協作走向主流;互聯網經濟體崛起;互聯網跨界滲透;信息空間主導權爭奪愈演愈烈;跨境經濟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笆濉逼陂g全球信息經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更加深入,信息經濟體將不斷壯大。加快發展信息經濟是我國在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先發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十三五”信息經濟發展目標包括基礎設施的發展目標,電子商務發展目標、傳統產業改造目標,以及制度創新的發展目標。戰略路徑:增量崛起-存量變革-整體轉型中國信息經濟的發展大致會經歷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在工業經濟的邊緣,
盤點:信息經濟的十大浪潮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高速增長、民生普遍改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實現了對發達國家的追趕奇跡。原有增長動力遭遇挑戰之際,為促進生產要素升級和分工結構優化、形成生產率持續提升,把握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難得機遇、全面推進信息經濟發展,就成為新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指出“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將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信息經濟正在全球迅速興起,呈現出超乎想象的強勁發展勢頭。關注并研究其發展趨勢,已經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迎面而來的信息經濟浪潮,摧枯拉朽般改變著世界經濟、社會的原有格局,集中體現為十個方面。浪潮一:信息技術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人類社會發展從來不是漸進的平穩過程,少數重大事件決定了歷史新階段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快速開發和廣泛應用,正是當下時代變遷的決定性力量。信息技術的突破,體現在對舊
研報:上海證券:信息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服務業占比趨勢性提高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向漸穩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我國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6%,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0.6個百分點。繼2013年服務業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以來,上半年三產繼續保持增速快于第二產業,占GDP比重繼續提高的勢頭,這種轉變和提高是趨勢性的,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并有利于提高消費的傾向和潛力。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繼續取得新的進展。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工信部披露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整體規模達到1.3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而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2.4%,比2013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信息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增速震蕩上揚軟件業緩中趨穩1-6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高出工業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47583億元,同比增長9.6%。上半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
【信息圖】2013年國民經濟數據
這張圖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2013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GDP總量568845億元,增速7.7%?物價增2.6%?糧食增2.1%?工業增 9.7%?內需增11.5%?外需貿易增12.4%...值得注意全國70大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9.2%,北京增長16%,深圳增長19.9%(來源:@黃剛-物流與供應鏈)
淺析網絡經濟帶動信息消費異軍突起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增多,迫切需要把經濟發展轉到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來拉動。而其中信息消費,尤其是網絡經濟帶動的信息消費需要“異軍突起”,迅速發展成國內消費的新增長點。網絡經濟是充分的、快節奏的信息經濟,為信息的大量匯聚提供了一個平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作為創新型經濟,它源于高技術和互聯網,又超越它們。從中國網絡經濟規模和GDP的數據比例看,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經濟整體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占第三季度GDP的0.86%。天貓、淘寶“雙十一”促銷的支付寶銷售總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91億元,較2011年的52億元增長267.3%,網絡經濟的潛力再一次得到印證。潛力大待挖掘截至2012年6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3.5萬億元,同比增長18.6%。當前我國的網絡經濟雖然發展迅猛,但是并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已經完全趨于成熟。在我國的社會轉型時期,網絡經濟領域內仍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潛力。首先,電子商務仍是網絡經濟的中堅。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網絡購
2012年中國信息服務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
()2012年以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我國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1~11月全國信息服務業完成收入3.39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通信運營收入9833.7億元,同比增長9.2%;互聯網收入2200億元,同比增長32%;軟件收入2.19萬億元,同比增長27.3%。主要特點(一)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近幾年,在國家各項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全國信息服務業產業規模均以30%的年增速迅速擴大,2012年企業個數5.1萬戶,同比增長9.6%,全年實現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23%,高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收入12個百分點;增加值占全國服務業比重從2010年的13.7%升至2012年的17.1%,提高了3.4個百分點。(二)大、中型企業仍是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2012年以來,大中型企業經濟運行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軟件年收入上億元企業收入增幅29%,高出軟件行業增幅1.2個百分點,規模占比21%,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年收入上千萬元的互聯網相關企業接近1500家,占規模以上企業個數30%,而收入占比達90%。其中50家上市互聯
淺談網絡經濟時代的會計目標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
【摘 要】 網絡經濟則是指建立在網絡基礎上并由此所產生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總和。 從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角度也可以把網絡經濟定義為:信息和知識的生產、獲取和使用的經濟活動就是網絡經濟。 基于網絡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目標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與工業經濟社會有較大不同。【關鍵詞】網絡經濟;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會計目標。1、網絡經濟的主要特征。網絡經濟是服務經濟和信息經濟的有機結合, 是一種更高階段的直接經濟的生產方式。 新的生產方式必然引起生產力的變革,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網絡將成為其重要的生產工具。 如果說工業時代的生產力集中表現為機器大工業利用自然資源(主要是不可再生資源)進行標準化 、大規模 、大批全地生產各種商品的能力 ,那么網絡經濟的生產力則表現為利用信息資源增加無污染可再生資源,減少不可再生資源,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與工業經濟相比,網絡經濟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網絡經濟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是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在因特網中,經濟活動與空間距離的關系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這里是指與傳統經濟相比,并不是說空間因素制約完全消滅了,電子
經濟信息安全之法律保護問題研討
摘要:信息時代,信息資源的占有率已成為影響一國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世界各國對經濟信息的爭奪加劇。完善我國經濟信息安全的法律保護體系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保障生產力健康發展的重要任務。文章對經濟信息安全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通過分析我國經濟信息安全面臨的挑戰與現有法律保護的不足,提出完善經濟信息安全法律保護的對策。 關鍵詞:經濟信息安全國家經濟安全信息化法律保護一、信息化挑戰我國經濟信息安全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安全保障體系非常脆弱,對于經濟信息安全的保護更是一片空白。國家經濟數據的泄露,泄密案件的連續出現昭示著我國經濟信息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一)對經濟信息的爭奪日益加劇 經濟競爭的白熾化與信息高速化在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業已存在的竊取經濟信息活動更為猖獗,無論是官方的經濟情報部門還是各大財團、公司都有自己的情報網絡。世界各國在千方百計地保護本國經濟信息安全的同時也在千方百計地獲取他國的經濟情報。目前我國正處于泄密高發期,其中通過計算機網絡泄密發案數占泄密法案總數的70%以上,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在商業活動中
信息圖:Facebook對歐洲經濟的影響
作為最大的社交網絡,其對經濟的影響自然是鐵定的事情,來自國外的數據顯示Facebook對歐洲經濟的貢獻值在153億歐元,分配到各個國家,英國為26億,法國為19億,德國為26億。(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2011信息安全災難評估之重大經濟損失篇
()由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而帶來的信息化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信息化給我國經濟帶來了一次發展機遇,是一場革命,是經濟發展的新平臺。由于信息化與經濟的關系越來越親密,經濟信息化的程度越來越深,由信息安全問題帶來的經濟安全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5萬中銀用戶遭遇網銀升級騙局1.事件分級影響范圍:★★★★☆影響程度:★★★☆☆持續時間:★★☆☆☆2.事件回顧2011年1月,許多人都收到了一條來自13225870398發來的短信,稱中行網銀E令已過期,要求立即登錄www.diannaoya.com/detail/1917.html">支付寶用戶莫名其妙被捐款1.事件分級影響范圍:★★★☆☆影響程度:★★★☆☆持續時間:★☆☆☆☆2.事件回顧2011年8月以來,國內最大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用戶莫名其妙發生“被捐款”事件,再次觸發了互聯網用戶賬戶密碼個人數據安全性話題。記者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