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品對外貿易淺析
佚名
關鍵詞:紡織品 對外貿易 綠色壁壘
Abstract:As the largest textile exporter in the world, textile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The persistent and steadygrowth of textile expor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assuranc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alance of payments, stabilization of Renminbi exchange rate, solving unemployment and the consistent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In spite of great achievement made in textil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ange and its own defect of this industry, China meets great difficulties in textile and clothing export. After the abolition of textile quota system in 2005, the export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which had been limited for a long time, should have been developing soundly with this opportunity. However, as a matter of fact, major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China's textile have carried out different kinds of restraints on its expor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dvantage advice aim at the current foreign trade of textile on foundation of analyzin g t
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extile trade in national economy.
Keywords: textile; foreign trade;green barriers
引言 紡織業作為我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紡織品服裝一直是全國首位的出口商品,其進出口貿易的巨額順差成為我國外匯收入和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我國的紡織業在世界市場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世界最大的紡織生產國和貿易國,我國是影響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后,一直困擾我國紡織品出口的配額問題將得到解決,紡織業被譽為是“受益最大的行業”。然而,取消紡織品及服裝進口的配額限制,對我國紡織業的影響也是雙面的。一方面,取消配額將會實現紡織品服裝的自由貿易。多年來受被動配額困擾而不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國紡織服裝業,將得以釋放。另一方面,取消配額將會對我國紡織業的競爭形式產生極大的影響。以前的紡織品貿易是在配額庇護之下的“不公平”貿易,現行的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據配額劃分的。我國對歐盟、美國等設限國家的紡織服裝出口,也主要由配額決定。一旦取消配額限制,勢必導致市場格局的變化。取消配額之后,紡織品市場實現了自由貿易,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發展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有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紡織品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紡織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具有解次人民穿衣和支援相關產業應用的社會效益,以及上繳國家稅利和出口創匯的直接經濟效益。它在國民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我國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1、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首要產業
2000年在全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中,紡織、服裝和化纖業的職工人數為800多萬人,其工業增加值合計是1900億元,固定資產4500億元,這些指標在主要行業中名列前茅。2002年1至11月,紡織工業總產值9142.7億元,同比增長15.22%,紡織品服裝出口560.8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順差430.12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的158.05。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紡織產品質量的競爭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按每平方米銷售價格,66個國家加權平均數是2.32美元,我國產品為3.04美元,比平均值高30%。從貿易方式和出口創匯積累資金的能力來看,紡織工業是出口創匯的首要產業,我國紡織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
1.2、提高就業率
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服裝業為我國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目前我國在紡織、服裝、化纖行業工作的人員超過800萬,隨著入世對我國紡織業帶來的發展契機,將會更多地吸收我國的勞動力。
1.3、紡織產業是高關聯產業,對經濟的拉動力大
紡織產業是高關聯產業,產業聯系程度高的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越重要。紡織工業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投入產出流量表中,紡織工業的總產出占13.396,每增加一個單位總產出,關聯到國民經濟各行業1.93個單位的直接投入和間接投入,其中農業投入系數是0.24個單位,第二產業系數是1.43個單位,第三產業投入系數是0.26個單位。權威部門提供的數據表明,1999年我國的人均纖維消費量僅為5.5公斤上下,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公斤左右,預計2005年后我國的人均纖維消費量可達6.6公斤,國內消費量從1999年的700萬噸增加到860萬噸,凈增加160萬噸的纖維消費量,紡織工業可以增加2000億元的總產出,增加國內生產總值600億元。可以帶動國民經濟各部門直接和間接投入3800億元。按當前水平測算,可以增加國內生產總值近1個百分點,貢獻相當可觀。
1.4、紡織業是我國實現工業化的先導產業
工業化是一個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操作為起源的現代工業的發展過程,它伴隨著資源配置結構的轉換、經濟結構的變動和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工業化使一些先行的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工業化也是落后國家追趕發達國家的必由之路。先導產業通常是能夠較多地吸收先進技術,代表產業發展方向,為保持長期增長而需要超前發展,并對其他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紡織業擁有高關聯型產業,產業鏈長,涉及部門、產業依存度高等先導產業特點,紡織業具有市場大,技術障礙小,投資少,收效快,積累資金多,可以吸收許多人就業等特點。紡織業具有較高的后向聯系水平。這對處于工業化初期的不發達國家來說,尤其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不發達國家來說,在工業化初期,工業部門結構不完善,資金短缺、技術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經濟發展水平緩慢。為加快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可以有意識地用后向聯系程度高的產業部門優先發展的方式,造成人為的短缺,以刺激或帶動與該部門后向聯系較緊密的部門的梯次發展,從而加速不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二、中國紡織品對外貿易狀況
目前全球紡織服裝業的貿易額約為每年3200億美元,中國是世界紡織品服裝貿易大國,加入WTO以來,其進出口貿易額約占全球紡織服裝貿易額的1/4。紡織服裝業歷來是中國外貿出口的支柱產業之一,其出口金額不僅占到出口總值的1/5,而且是我國外貿順差的第一大來源。
表11994年~2004年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一覽表
年份
/年
進出口
/億美元 占全部貨物貿
易的比重/%
出口
/億美元 占全部貨物貿易的比重/%
進口
/億美元 占全部貨物貿易的比重/%
同比增長/%
進出口 出口 進口
1994 470.8 19.9 342.2 28.3 128.6 11.1 31.7 31.2 32
1995 517.0 18.4 358.8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