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吉圖先導區工業發展戰略與重點領域分析
趙儒煜
摘要:本文基于長吉圖工業發展定位,提出重點發展、高起點發展、高科技支撐、內外兼重發展、協調發展的工業發展戰略。老工業基地的轉型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提出,進一步要求長吉圖先導區應在十大領域重點發展。 關鍵詞:長吉圖先導區;工業發展;路徑
2009年8月30日,國務院{比復的《中國圖們汀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標志著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迄今唯一一個國家批準實施的沿邊開發開放區域。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規劃確立了地區新型工業發展目標。在工業領域,要積極借助東北亞合作平臺,引進先進技術,存長吉地帶集中布局先進制造業,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向高附加價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經濟增長方式轉移。 一、長吉圖先導區工業發展現狀 經過21世紀初的十年發展,長吉圖地區工業發展取得重大成績。主要表現在:區域工業總體實力進一步壯大,對長吉圖地區經濟增長作用顯著,進而影響吉林省的工業化進程和經濟增長水平;工業內部結構及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驅動經濟快速增長特征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加,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光電子信息、冶金建材、裝備制造、生物、新材料等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發展迅速,初步實現鏈式發展,產業集群與產業鏈逐步形成;工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企業大量涌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的潛在基礎逐漸形成,形成工業化與城鎮化雙輪驅動的良性增長機制。但也應看到長吉圖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大多數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高級人才,制約產業做大做強。除個別重點企業具備較好的發展潛力外,大多數企業尚不具備行業發展優勢,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絕大多數企業經營都是按傳統模式進行,缺乏現代管理人才和技術研發人才及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和方法,對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強,難以承接產業技術轉移的需要。第二,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外部拉動力量利難度較大,經濟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長吉圖周邊國家因政治體制不同、地區安全等因素的影響,未來的全面深度經貿合作存存諸多障礙。長吉圖與黑龍江綏芬河等沿邊開發開放重點地區相比,在跨境貿易合作、市場發育程度、經濟管理體制上存在一定差距;與遼寧沿海經濟帶相比,在經濟運行的市場化、社會管理的規范化水平上亟待提高。第三,區域內部工業體系整合難度較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有待完善。區域內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互補能力較差,相鄰地區政府間的經濟聯系較少,沒有經濟與行政方面的重要合作,地區經濟行政一體化基礎不強,缺少外部拉動力量。短期內政府在體制改革、職能轉變、提高效率等方面面臨一定挑戰。第四,地方財力較小,發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尚未建立,對地區工業發展支持力度不足。雖然長吉圖地區是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但由于吉林省整體經濟實力較弱,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等建設性支出資金緊張。并且創業投資基金及其相關的評估等投資服務企業發展滯后,不僅對高科技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夠,對工業發展的技術支持不足,進而導致區域內工業經濟一體化整合難度加大。 二、長吉圖先導區工業發展環境 長吉圖先導區的工業發展已成為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傳統工業升級與重點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點,建設長吉特大型城市綜合體也迫切需要長吉圖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支持與推進。一方面,長吉圖先導區具有堅實的工業基礎和較強的科技支撐,具備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利條件。長春市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綜合生產基地,一汽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整車生產企業,擁有與從事汽車研發工作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40多家,有國家級技術中心2個、省級技術中心17個。吉林市石油化工產業已形成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化肥、農藥、涂料、化學試劑、燃料乙醇、化工儀表等多門類、千余種、較完整的生產體系。另一方面,長吉圖地區是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具備成為東北地區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東北亞區域經濟技術合作重要平臺的優勢條件。通過實施圖們江大通道建設,可實現區域內各種要素的流動與優化配置,充分挖掘開發吉林省乃至東北對外開放合作的潛力,從而形成具有重要發展活力的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促進東北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區域。隨著圖們江區域合作逐步升級,東北亞地區的合作將向深層次拓展,日韓等國加工業向我國大陸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促使長吉圖地區成為東北亞區域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區域。 三、長吉圖先導區工業發展戰略 (一)重點發展戰略 選擇確定長吉圖工業發展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基礎產業、重點產業、先導產業,結合產業鏈特征與產業所處周期的不同,確定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支持程度及重點發展和扶持的產業,特別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二)高起點發展戰略 利用重大項目對產業集聚的作用,積極引進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從根本上決定吉林省存國內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力。 (三)高科技支撐戰略 新興產業主要通過技術突破、價值鏈分解、內需擴容產生,實際上就是技術、價值鏈及市場細分的結果。存產業細分的過程中,新興產業獲得發展空間,集中創新資源,進而實現增長。 (四)內外資兼重發展戰略 密切關注央企及其他大型企業的發展,重視國外與國內資本投資,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注重吸引投資投向基礎設施、交通通道等硬環境和人力資源、政府政策體制等軟環境建設。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建立發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金融業的重要作用,實現商務服務業與T業企業協調發展,在建設長古圖現代工業產業聚集區的同時建設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五)協調發展戰略 重視環境保護,實行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建設現代產業生態園區,加強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促進經濟與環境、人與陽然的協調發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四、長吉圖先導區重點發展領域及對策 (一)汽車工業與新能源汽車 加快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和吉林汽車工業園建設,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積極參與國資委牽頭組建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申報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發基地,以純電動汽車作為吉林省汽車工業轉型和保持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主要戰略方向。把長吉圖地區建設成為新能源汽車重點發展基地。推進一汽大眾、一汽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