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簡述美國次貸危機與金融理論和實踐的反思

徐科

【論文關鍵詞】次貸危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信用危機

【論文摘要】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就次貸款危機的根源做理論和實踐上的反思。

一、長期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

2000年第四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增長出現停滯之勢。2000年以來,為了防止經濟衰退,提升企業和個人投資意愿,促進經濟增長,尤其是振興 “9·1l”事件后遭受重大打擊的美國經濟,美聯儲又連續11次降息,美元一年期浮動利率從原來的6.5%下降到1.75%,以刺激居民消費和投資的增長。

過去10年的聯邦基礎利率幾乎都在5%以下,減去CPI,實際利率大部分都在2%以下,甚至一度出現負利率的情況。在低利率時代,企業的融資成本低,大肆進行積極的擴張策略,企業財務風險逐步提高。個人儲蓄需求低,消費投資需求旺盛,這些在促使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泡沫。投資銀行除了經營傳統的證券經紀、承銷業務的同時大力開發金融衍生產品,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這刺激了美國經濟的虛假繁榮,使得其經濟泡沫逐步變大,金融風險逐步加大,最終引發了次級危機。

過去10年主要是小布什政府時期,其財政政策的主要特點是:

(1)減稅擴支的財政政策是布什政府經濟政策的核心。布什政府上臺后,為了兌現其大選的承諾,著手進行大規模減稅。2001年夏季,美國國會批準了布什政府提出的1.35萬億美元的減稅計劃和教育改革措施。以減稅為內容的財政擴張政策為高新技術的發展拓展了消費空間。減稅措施從心理上對美國消費者產生了積極作用,通過減稅刺激了就業,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使美國的消費在經濟衰退期間沒有出現負增長,消費推動了經濟的復蘇。

(2)布什財政政策中更多地關注社會福利問題,但局限性仍然很大。布什總統經濟政策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重視社會福利。除了在政策上將此作為一個重心外,在行動上也表現出布什政府將致力于社會保障和醫療改革。如于2001年1月29日向國會提交了一項為期4年、撥款400億美元的計劃,旨在幫助最貧困的老年人購買處方藥等。

從上可以看出,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土壤,但這一政策的長期實施造成了流動性的泛濫,在次貸危機爆發前,全球流動性過剩,全球股票市場屢創奇高,投資氣氛異常火爆,而全球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虛擬經濟最終偏離實體經濟過大,次貸危機爆發,逐步發展成全球經融危機。

二、信用危機

信用因華爾街的假賬而動搖,對財富創造的信仰因CEO的貪婪而墮落。從本質上來講,次貸危機的根源就是金融企業不顧觸犯金融道德風險,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桿,令金融風險無限積聚,使泡沫破裂的災難性后果超出了金融體系所能承受的臨界點,進而引發銀行危機、信用違約危機、債務危機、美元危機等一系列連鎖反應,而這一系列危機的背后凸顯的則是美國出現了整體性的信用垮塌。

第一波銀行危機。信用鏈條的斷裂使更多金融(銀行)機構瀕臨危機邊緣。隨著貝爾斯登和雷曼宣布破產、美林被并購,華盛頓互助銀行(WM),美國國際(AIG)等金融機構日益惡化的財務問題也將對金融市場造成沉重打擊,癱瘓整個銀行體系。

第二波市場危機。還將引發代表未來預期的信用衍生產品市場。作為為固定收益資產提供一種保險形式,信用違約互換(CDS)的違約危機,將帶來交易商如何解除價值巨額美元的合約問題。當前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交易的62萬億美元的規模,也將整個世界金融市場暴露在一個前所未有和無法估量的系統性風險之下。

第三波赤字危機。政府買單將造成巨額財政赤字。之前有預計2008年美國周期性調整后的預算赤字為4070億美元,約占GDP的5.4%,而隨著接管兩房2000億美元的財政注資以及聯邦政府將在公開市場收購“兩房”發行的按揭抵押證券的巨額虧空(如按最終損失率5%來計算,接管兩房的債券損失在2500億至3000億美元之間),美國聯邦政府賬面上的債務和國債負擔將大幅上升,導致經濟惡化。

危機考驗了我們,也警示了我們。從國際金融發展的歷史看,此次次貸危機表明其背后世界經濟深層因素正發生悄然變化。危機發生后,人們總要問責于監管。

三、啟示

第一,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模式需要反思,并澄清政府在這一市場中的地位與作用。考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分離低收入階層到房屋租賃市場和廉租市場。由于低收入階層的信用風險一般較高,且對利率和房價較為敏感,嚴重依賴商業銀行獲得房屋抵押貸款,無疑將增加系統性風險。一方面,為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居住權,急需發展和健全房屋租賃市場和廉租市場予以配合。而這一目標須與其它制度如個人及家庭財產的申報及登記制度與相應的稅收監管制度配合,才可真正得以落實。另一方面,為防范銀行系統的風險,則需嚴格控制商業銀行對房屋貸款的發放標準及比例,限制預售期房的抵押貸款及開發貸款。

第二,房地產金融體系需要重新設計,將遏制房價泡沫與控制銀行風險相結合。當房地產開發、經營、消費活動都依賴于商業銀行貸款時,房地產市場與商業銀行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降低房地產市場波動對商業銀行的負面影響,在轉變房地產融資模式和加強創新的同時,需注重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嚴防貸款質量下降和房地產市場的風險轉移。為此,應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資本市場通過股票、債券進行直接融資;改革各地的住房公積金組織及管理體制,盡快組建政府支持的住宅抵押貸款銀行及住宅抵押貸款證券化機構已經迫

在眉睫。

第三、在設計金融市場體系尤其是發展金融衍生品時,須充分認識到衍生品的兩面性。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風險的功能,也有放大風險的作用因此,金融創新仍需繼續推動。同時,還應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加強監管,嚴控風險,如在制定各種政策時,嚴格控制杠桿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桿效應過度,避免單

一市場風險向其它市場傳染。

[1]《美國次貸危機考察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部

[2]中國證券網http://www.cs.com.cn/

[3]FX168網 http://www.fx168.co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