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心里苦,但卻說不出口
佚名
你有“敬業福”嗎?
活動上線數天,一場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愛國、富強、和諧、敬業、友善、刷屏洗腦建三觀,“福”氣十足!從QQ、微信、朋友圈到各種群聊,從熟悉的同事好友到家鄉的大姑大姨大爺大媽,到甚至根本不熟隔壁老王,求加好友,無一幸免!
終于,它在除夕當晚爆發,所有的“敬業福”攜著現金紅包,咻咻而來。因為一張敬業福,大量微信用戶投奔到了支付寶!
紅包大戰微信今年心里苦
微信紅包的本質,還是基于微信的一場社交游戲,而微信是與QQ一脈相承的即時通信工具,猶如毛玻璃照片秀表現出來的一樣,朋友圈無疑是把網民內心深處的窺探欲發揮到極致,形成了基于個體的泛社交關系鏈。
促成這周關系鏈的基礎是社交行為,紅包就是這其中的社交行為,比如可以拉近情感、娛樂、交友等,朋友圈、聊天等也是微信社交的方式,這些都是互動,微信具備了很好的社交基因,卻依舊無法篩選出最具含金量的社交關系鏈!
顯然,微信紅包這個現象級產品的誕生,承載了微信支付的夢想。這樣不僅提升了微信的網絡支付用戶數,捆綁了一大批真實的銀行卡數據,給未來用戶的商業變現提供了數據支撐。與之相矛盾的,今年年初,張小龍曾經對媒體表示:應該盡可能讓微信商業化存在于無形之中。張小龍之所以不希望商業因素過重是有道理的,與大家厭惡微商一樣:在微信這種強社交關系下,情感不能被定價出賣,微信紅包以及后續的商業化變現也是如此。
與之相反,集中火力攻入微信腹地的支付寶,以出人意料的集卡方式,讓微信嚴防死守的社交關系鏈出現了破綻:快速導入了大量的微信社交關系鏈。
與微信紅包捆綁銀行卡的方式不同:微信并未嚴格如支付寶實現實名認證,比如拿著身份證不同角度拍幾張上傳,支付寶嚴格審核。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同樣是實名,真正能獲取到實名關系鏈數據的是支付寶,基于螞蟻金服征信系統、阿里電商體系,這樣的實名關系鏈的核心價值這對互聯網金融以及大數據營銷的價值非常高。
反觀微信,雖然有不少用戶在玩紅包,可絕大部分人沒有去做真正的實名認證,不具金融價值。微信雖然利用了加群限制等很多種方式強制用戶去做實名認證,但一直沒能把實名關系鏈建立起來。從金融行業角度,這是致命的,因為無法完成KYC政策(Know your customer即充分了解你的客戶),KYC政策不僅要求金融機構實行賬戶實名制,了解賬戶的實際控制人和交易的實際收益人,還要求對客戶的身份、常住地址或企業所從事的業務進行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這一點微信與支付寶的差距很大。
微信并非不想殺入互聯網金融領域,而是有苦難言,從表面看微信擁有多年的用戶量以及基于用戶的大數據分析,但從實際運營上來看,網絡支付的入門門檻較高,風控體系、信用體系等都非一朝一夕造就,與金融最直接的交易環節是當下微信最缺失的。2015年,騰訊財付通副總經理、騰訊支付風控專家張平以及微眾銀行首任行長曹彤驟然離職,足見騰訊整個金融體系的壓力與囧境。
支付寶:取長補短核心還是金融服務體系
關系鏈的收割是支付寶對于微信的諾曼底登陸,支付寶并非真要在紅包的收發數量上去給微信PK。極強的支付屬性已經很完善的場景支持實名關系鏈,支付寶的場景化金融將快速發展。反觀微信,沒有互聯網金融以及電商場景支持,紅包始終是個游戲。微信紅包撐起的支付筆數只是看起來巨大。
支付寶做這些,并不是為了單純的讓用戶在支付寶聊天。這些實名社交關系鏈,將成為螞蟻金服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各種場景下的催化劑。比如,支付即會員,消費完成后獲得的優惠券,可以發給好友,可以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大的價值。再比如,依靠征信體系下,好友之間的借貸、眾籌、AA首付款,也有了可靠的場景和產品支持。
這些場景的覆蓋與好友關系鏈的交叉傳遞,會進一步促進支付寶以及阿里體系的產品相互催化,在用戶中間的普及與交叉覆蓋,構建一個完整的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比如近期淘寶客戶端的更新加入了類似評價回復、社區板塊,支付寶開通了口碑和服務窗。阿里在做的是深度的基于UGC、PGC以及EGC之下的新電商布局,社交屬性對于電商的促進是在完善生態,擴大用戶的話語權和傳播力,提升用戶體驗。
所以,紅包大戰,支付寶舞劍,卻并非為MI的社交而來,最終目標還是加強自身的社交實名關系鏈的完善補充,把支付寶的支付場景的支持繼續加強,這樣的好處就是支付寶實名關系鏈的價值要優于微信的泛化關系,所以微信紅包的數量優勢對于支付寶紅包之間的戰爭并不是去看數量多少,微信紅包始終還是一個社交游戲,這次微信帝國被阿里撕開了一個不小的缺口,對于微信的挑戰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對于騰訊而言,微信的商業化是勢在必行,跟風依托入口優勢去拼互聯網金融?目前來看,還不到火候!(來源:創事記 文/王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