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進口瓷磚形態格局及趨勢淺談
楊明通
一直以來,進口磚與國產磚相互形成,既獨立發展又與家居用途中通過設計師結合。2015年9月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展成了進口磚中國市場格局的分水嶺,并引發了新一輪進口瓷磚在中國擴張的機遇!
一、進口瓷磚形態與格局
2015年7月開始,中國國內陶瓷經營者都在討論一個問題:中國除了拋光磚之外幾乎都是歐洲產品的翻版,現在這些正版都準備進來,而且價格相差不大,甚至比國內生產的價格還有低,還有比這個更要命的嗎?
歷史退回十多年前,有國企背景的企業引進了最早一批意大利、西班牙瓷磚產品,后期得益于海關的政策放松和國內投資者的視野拓寬。十多年前意大利蜜蜂瓷磚(現為IMOLA)等開始耕耘中國市場,憑借著最早的一批別墅用戶做起,積累了第一批進口業主和裝飾設計師。
現在,中國市場進口瓷磚目前的格局,一為品牌投資者:如馬拉齊、蘭博基尼、獨角獸、范思哲、IMOLA、加德尼亞、GET、銳思、埃米、雅素麗、CK等;一為機構投資者:如早期的名家,現在的明和吉利、優舍、美蒂奇等;還有第三種分類為進口磚批發者,包含“進口+國產”模式的一批企業。
分布格局也從早期的“北—上—珠”到今天的“北—上—佛—深”,重要的分水嶺應該是佛山板塊的加入,蘭博基尼、銳思、CK和馬拉奇分部落地佛山,這個國產瓷磚最強勢的產區,亦是營銷政策和經營思路最靈活的板塊,可以想象:過去由“北—上—珠”等地的操作者,優雅地爭取高利潤,甚至經銷商坐店模式就能吸引設計師主動推薦。
那么,佛山板塊的經營者和操盤者加入,將在中國市場引發一輪進口磚的廝殺,結果是進口磚的經營模式將出現佛山模式,進口磚價格下行,競爭將更加激烈,部分進口瓷磚經銷商和中國總代理將被直接淘汰或被轉型的國內瓷磚經銷商替代(資本、、資源、團隊、運營能力均無法與國內早已形成巨頭的經銷商相競爭)。
二、進口磚發展趨勢
現象級事件:2015年9月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展中國經銷商和中國廠家代表一度人數超出2000人,借用參與者的話說,好尷尬,到處是國內同行。
博洛尼亞展上,到處是國內經銷商,比國內工廠的人還大的比例。
博洛尼亞展上,那些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強國的展位不再像盯住小偷一樣對待中國觀眾(盜取創意及樣板),而是在歐洲經濟危機的壓力下第一次大范圍擁抱中國觀眾。
博洛尼亞展上,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部分國內瓷磚經銷商竟然開始和意大利工廠談中國總代理(盡管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失敗)!
以上種種情況說明:進口磚在中國市場的格局開始發生180度的轉變,關鍵是大家是否準備好迎接此種改變。
1、進口磚迎來佛山操作模式,蘭博基尼、銳思、CK的表現將更加靈活,更加強調自身和經銷商的運營能力;
2、歐洲經濟危機將使得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磚品牌數量大大增加,銳思、CK、明和吉利等品牌的大規格亮光產品從某個角度來說,是迎合中國市場的行為;亦將導致中國市場的進口瓷磚加速進入價格戰階段;
3、國內經銷商被逼轉型(沒訂單沒利潤)一是去山東轉型,一去意大利轉型,優質經銷商將直接搶奪和贏得優質進口瓷磚的經營權,下一階段的進口磚經營將結束“坐店”的自然銷售階段,進入深度運營階段。同時,國內經銷商的大規模轉型將引發進口磚的虛胖時代(實際上進口磚的份額增長并未達到真正的預期)。
4、由于進口磚可能出現的價格混戰,有血統的,有清晰定位的品牌將在中國市場有更長遠的前景。
目前市場部分進口品牌分布:
1、 北京世紀美生經貿公司——美生.雅素麗、希德.美思、立星、皮切奧利
2、 佛山市萬流建材有限公司——意大利蘭博基尼瓷磚
3、 天津市杰富通商貿有限公司——蜘蛛、西姆瓷磚
4、 深圳義尊建材有限公司——范思哲(在加德里亞生產)、
5、 北京加德尼亞建材有限公司——加德尼亞(合作品牌OEM:范思哲、施華洛世奇
6、 北京眾信利華經貿有限公司——蜜蜂
7、 北京明禾吉利——艷昉達、阿特拉斯、西班牙ABK、波爾加
8、東鵬控股——代理REX 銳思瓷磚
9、 香港:GET、豪宅、寶路莎(寶益)、明基
10、青島梅蒂奇家居有限公司——萊芬、德拉.康卡、艾迪邁斯瓷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