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印刷企業向知識經濟管理的轉型
佚名
論文導讀:知識經濟是基于知識和創新的經濟形態。一方面,知識經濟大大增添了印刷企業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尤其在企業知識管理突顯重要之際給印刷企業的管理帶來了挑戰:企業只有盡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企業知識管理的思想、特點和方法,才能在新時期快速多變的經營與管理環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知識經濟,企業知識管理,轉型 1.知識經濟的內涵和基本特征 知識經濟是基于知識和創新的經濟形態。它不是簡單地對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的否定或改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對傳統經濟的根本性的革命。知識經濟和農業經濟不同。農業經濟是以土地和勞動力為基礎的經濟形態,勞動管理是社會管理的主要形式:知識經濟也和工業經濟不同。工業經濟是隨著產業革命而產生的經濟形態,是對農業經濟的革命,其主要生產要素是資本、勞動和土地,資本管理和資源管理是社會的主要形式。其中最根本的是資本,可以說,沒有資本的積聚就沒有經濟的出現和繁榮。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創新的源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完全依賴于知識和創新。 2.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征 與傳統經濟相比,知識經濟有其不同的特征,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科學和技術的研究開發日益成為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具有高知識含量的高科技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其最直觀和最基本的特征是知識成為知識經濟的核心內容和發展的資本,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免費論文參考網。并且,知識不再是資本生產的附庸,相反,隨著信息處理、傳輸成本和效率的提高,越來越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支配力量。 ⑵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基礎。在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時代,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特征越加明顯。在經濟領域,經濟在全球范圍的密切聯系也日益促進體化局面的出現。免費論文參考網。目前,世界經濟體制市場化已基本形成,世界經濟高度信息化為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提供了寬厚的基礎和條件,金融國際化、跨國公司的積極作為也在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日益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脈絡正日漸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隨著世界交通運輸的高度發展,為促進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在全球范四日益頻繁的交流提供了技術的便利,人們共同生活在仿佛跨越了國與國之間界限的“地球村落”里。 ⑶人力的素質和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由于所有的經濟部門都變成了以知識為基礎,并以知識作為增長的驅動力,以先進技術和最新知識武裝起來的勞動力—知識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能就成了決定性的生產要素。在制造業和服務業中的技能水平顯著提高,產業更新向勞動力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3.知識經濟對印刷企業管理的影響 知識經濟是現代科學技術和不斷創新推動的結果,其中當然也包括千萬個企業爆發的知識能量。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學與經濟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作用越來越強勁,因此,知識經濟的興起既是企業驅動的結果,又同時為企業的變革形成一股不可逆轉之勢。它對企業作為一種制度的內容和操作方式產生著巨大的沖擊力,給新時代的企業管理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 3.1知識經濟對印刷企業內涵的影響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的內涵將發生深刻的改變。第一,決定創辦企業首先要考慮的不再是資本,而是知識和技術。對于企業而言,知識將超越傳統的生產投入要素—勞動力和資本而成為關鍵性的資源,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企業的關鍵資產不再是固定資產和金融資產,而是知識資產,這些資產主要表現為:(1)使公司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力的資產,如信譽、服務、商標等;(2)體現智力勞動的資,氣如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3)體現企業內在發展動力的資產,如企業管理和經營方式、企業文化和企業信息支持系統等;(4)體現人力資源的資產,如員工的知識能力、工作技巧等。這些資產同時也包含在高新技術內,儲存在數據庫中,且均為無形資產。第二,在企業里,擁有專門知識和技術的人才迅速上升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另外,企業的成功在于企業擁有的正確的知識和技術和合適的知識人才。這三點,將深刻地動搖原有企業內的所有權基礎,深刻改變企業的內涵。 3.2知識經濟對印刷企業管理方式的影響 知識經濟在改變企業內涵的同時,也將改變企業的管理方式。首先,創新和服務將替代傳統的控制和管理。在工業經濟時代,生產是以龐大的規模和集中的管理來更好地控制市場和原料供應,以此來獲得較高的效率。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它是依靠不斷找出需要以及解決辦法之間的聯系。成功企業所提供的價值多來自于問題所需要的專業研究、工程和設計服務,以及把上述兩方面連接起來的專門化戰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務。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和服務將替代控制和管理成為新的增長點。第二,網絡型管理將替代金字塔型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計算機及其網絡的廣泛運用,管理層次必然減少。中層經理的作用由于計算機和網絡的運用而被削弱,因此,加快了信息的反饋速度,更消除了官僚作風。在中層管理削弱的同時,網絡型管理應運而生。免費論文參考網。第三,企業的柔性管理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技術創新要靠人來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為新產品也要靠人的智慧和雙手來實現,人是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將更汁重人的因素,更強調以人為中心。通過實施各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智慧和潛能,發揮人在科技創新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巧妙地利用這種積極性、創造性,有效地協調生產組織、生產群體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來實現企業的目標。 4.企業知識管理對中國印刷企業的啟示 應該說,在過去的兩個多世紀里,中國無論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科技文化和軍事方面都落后了西方發達國家很多。假若整個世界的經濟形態依然保持在過去的工業經濟輪廓下發展,對于中國來說,要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知識經濟的到來改變了這條延續了200多年的游戲規則。新經濟既給全世界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能量,同時它也為一些在傳統經濟時代落后的國家點亮了一盞新的希望之燈。一方面,知識經濟大大增添了印刷企業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尤其在企業知識管理突顯重要之際給印刷企業的管理帶來了挑戰:企業只有盡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企業知識管理的思想、特點和方法,才能在新時期快速多變的經營與管理環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知識經濟的到來也為無數企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企業只要將管理重心轉移到知識戰略管理方面,努力實踐,積極創新,便有希望在新的歷史時期塑造自己的競爭優勢,從而獲得生存空間和超常的發展能量,在新經濟中保持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