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我國通貨膨脹的研究與思考

劉冰

摘要:通貨膨脹是當今密切關注的話題。我國經濟近幾年盡管獲得快速增長,但是由于外匯儲量增多及人民幣的大量投放給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沖擊。本文通過對通貨膨脹的概念介紹和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得出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是成本推動結構型,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應該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和提高百姓的預期來對付當今的通貨膨脹。

關鍵詞:通貨膨脹;貨幣;經濟增長;預期

一、通貨膨脹的內涵

對于通貨膨脹的定義各國經濟學家眾說紛紜,尚未形成統一意見。上世紀50年代以來,經濟學界對通貨膨脹的定義大致可以分成兩派:“貨幣派”和“物價派”。“貨幣派”強調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認為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超過實際需要量時就發生了通貨膨脹;“物價派”又叫“成本推動論派”,側重通貨膨脹造成的結果,認為通貨膨脹是指一般物價水平持續性的普遍上升的過程。主張各自觀點的西方經濟學家形成了各自的定義:貨幣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定義:“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數量變動直接影響國民生產總值。所謂的貨幣現象是指實際經濟是內在穩定的,貨幣供給增長可以使它變得不穩定,通貨膨脹率完全由貨幣供給增長率決定,而且只有在貨幣數量比產量增長得更快時才會發生”,“無論何時何地的通貨膨脹總是個貨幣現象”。“物價派”主要以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為代表,如斯蒂格利茨,曼昆薩繆爾森都以價格上漲來對通貨膨脹進行了定義。如新古典綜合派代表保羅薩繆爾森闡明通貨膨脹是物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的普遍上升的時期。通貨膨脹意味著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

二、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仲大軍教授認為: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些年里我國實施過度的重商主義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動員全球的資源涌到中國來,壞處是中國的資源和國民財富大量廉價流失,發展的結果被外人所利用。

中國社科院的金融學專家李楊指出,通貨膨脹的特點是流動性過剩,源自內在經濟機制失衡。過剩,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基本含義就是失衡。在貨幣流通失衡的情況下,有些人感覺錢太多有些人感覺錢太少。一種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書定義的觀點是,通貨膨脹屬于成本推動型結構性通脹。所謂結構性通貨膨脹,就是說不是貨幣普遍貶值,而是一部分商品大幅度漲價;成本推動型的含義,就是商品漲價不是因為市場需求出現異常增長,而是因為商品成本現意外增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也是主張成本推動論。

而第二第三產業的成本提高主要是初級產業以糧食為龍頭的食品價格上漲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的為重要因素。糧食價格的上漲,已經成為影響2008年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因素。2008年糧食價格上漲較2007年仍繼續:第一,全球糧食供需仍較緊張。導致國際市場糧油價格的上漲,這是對我國糧食價格上漲將繼續產生直接影響。第二,近兩年我國糧食雖然增產,但工業用糧也大幅增加。

從目前的糧食供求關系上看,我國糧食供給還沒有達到明顯供大于求的寬松狀態,僅僅是偏緊狀態下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糧食供求的結構、時間和空間上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別是南方產糧大省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災,將影響夏糧產量。根據國內外糧食供求的變化情況分析,國內糧食供求仍然處于緊平衡狀況。

三、通貨膨脹的對策思考

第一,采取緊縮型的貨幣政策,通過減少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來減少總需求,降低物價水平;提高利率,收縮信貸,縮緊銀根,減少市場的流動性;提高貼現率提高準備金率和減少信貸總額;同時,現階段人民幣升值預期比較大,熱錢會想方設法進入中國,如果熱錢的流入只是套利,損失的只是匯率。那么對于貨幣需求沒有影響。但是如果熱錢涌向房地產等行業,就會增加貨幣流通速度,拉動貨幣需求。我國政府要么繼續加強資本管制,防止熱錢涌入;要么加快人民幣匯率改革,讓其快速回歸均衡匯率。否則,貨幣政策會失效。 第二,穩定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通貨膨脹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貨膨脹預期。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的房地產銷售情況,跟1988年和1989年時發生的嚴重滯銷類似。當時的通貨膨脹率很高,企業里的存貨增加,但是商店里面沒人買東西。這是由通貨膨脹預期所導致的。當時人們預期通貨膨脹會來,就把貨囤著等漲價。現在房地產市場上賣方的觀望有些類似于當年的情況,賣方對通脹有預期,對政策調整有預期,所以囤房不賣,買方也在觀望政策,形成了滯銷。當然,房地產還有其他方面的情況,包括前幾年投資增長太快,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對于房地產領域的通脹預期,只能慢慢地進行調整。政策方面要堅決,政策的反復會把通貨膨脹預期培養成貨幣政策最頑強的敵人。

第三,高度關注農產品價格,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糧價是百價之首,我國的物價問題,說到底還是糧食問題。因此,我國糧食、豬肉等農產品減產、漲價問題不可小視。目前,不僅全社會對糧食的需求在明顯增加,全球糧食供需缺口也在日益擴大。這種情況十分明確地給了我們一個信號,即今年我國糧食供給和糧食市場必須謹慎地應對國際大環境和國內小環境的各種挑戰。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進一步鞏固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良好勢頭。同時,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努力實現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不大漲大落,要貫徹落實往年的支農、惠農政策,對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進行宏觀調控。此前,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也指出,2008年將動用財政政策抑制通脹,對于生產成本中農資價格的過快增長,政府將加大補貼投資力度進行調控,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良性互動機制。

第四,消除民眾對通貨膨脹的恐懼心理,防止此次通脹從結構型通貨膨脹演變成全面通貨膨脹。我國雖然現階段是結構性通貨膨脹,但食品價格上漲引起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隨著產能過剩的現象逐步消失,一般消費品的價格必然因生產成本上升而上漲,而這又會帶來物價的全面上漲。所以,現階段存在由結構性通貨膨脹轉變為全面通貨膨脹的可能。實行穩健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能保持我國經濟穩中求進,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周新普.治理當前通貨膨脹的思考.上海城市管理學院.2008

[2]易憲.通貨膨脹威脅中國經濟[J],董事會.2008.1

[3]周其仁.毫不含糊的反對通貨膨脹[J],金融博覽,2008.2

[4]唐毅亭,白靜.目前通貨膨脹的性質、特點和趨勢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07.9

[5]王文寧.現代通貨膨脹的定義.貨幣理論研究.2005

[6]石良平.《結構性通貨膨脹論》[M].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