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陰影下的企業生存術
薛勇
這是一個比較大而且比較難以回答的題目,不同的通貨膨脹狀況下,不同企業的生存之道是不同的,很難一概而論。
其實在一般的通貨膨脹條件(價格增長在20%)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和生存手段與正常狀態時沒有質的區別。通貨膨脹會為企業創造了一些投機的機會,某些企業抓住這些機會可能會改變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而在價格增長超過20%的通貨膨脹條件下,企業的所有經營目的可能是生存,而這個時候的經營一定是趨于保守的。
要想度過通貨膨脹期,企業應做好以下幾件工作:
1、減少對長期投資項目的建設。
長期投資項目占用資金大,建設周期長 ,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十年。在通貨膨脹時期,將加大投資費用的貨幣名義值,直接影響到項目資金籌措。在通貨膨脹率不高的情況下,一般是在投資估算中增加不可預見費用。但是在通貨膨脹率較高的情況下,除增加一般的不可預見費用 (基本預備費 )外 ,還要增加一項考慮通貨膨脹影響的價差預備費。通貨膨脹率越高,建設年限越長,則建設費用上漲愈多,項目建設費用也就越來越大。這又可能會使原來項目的資金預算失去控制,花費企業大量的資金,甚至可能將企業拖往死亡的邊沿。
2、適量提前購買、囤積生產必需的原材料。
通貨膨脹期,產品的原材料價格會不斷上漲,為了避免承擔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企業可以在現金流量許可的條件下,適當提前購買囤積一定量生產必需的原材料。因為通貨膨脹期間,庫存帶來的費用有可能要遠低于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成本。如果在通貨膨脹期,企業仍然堅持零庫存,可能反而會極大地增加產品的成本,從而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獲利能力。
3、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
對于跨國運作的公司來說,海外市場的運作將為企業降低運作風險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條件。一方面,海外市場銷售帶來的收益,相對是比較穩定可靠的,不會隨著國內的通貨膨脹而貶值,另一方面,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部分原材料在海外市場的采購成本會更低,這樣,企業通過海外市場銷售帶來的收益在海外進行采購會緩解國內生產和采購的壓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
4、清理應收賬款和存貨,確保企業現金流的健康。
通貨膨脹帶給企業最大的壓力莫過于隨著貨幣貶值導致的對貨幣面值需求的大幅增加。企業在正常運營的條件下,原有的流動資金無法適應通貨膨脹后企業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加之銀行對資金借貸的收縮,從而使企業陷入資金短缺的狀況。情況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企業破產,這也就是通貨膨脹時期,企業大量倒閉的原因所在。在通貨膨脹來臨之前或初期,對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追繳和對一些產成品存貨進行處理,盡可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現金流量,將能夠為企業抵御寒冬創造多一些棉衣。
5、抓住機會,進行購并重組。
通貨膨脹時期,必然會有一些企業因為資金的短缺或者無法適應市場的競爭狀況而面臨倒閉或破產的局面,對于一些優秀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購并和重組的機遇。有一些企業,正常時期可能根本無法進行的購并,在這一時期就成為可能。或者有些在正常時期進行購并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而在通貨膨脹時期的購并過程中,購并的成本相對要低得多。
但是在通貨膨脹時期購并,前提是自身的經營比較健康,有可用于購并的資金,否則,一旦不慎可能會將自己拖入倒閉的泥潭。■(作者為北京新華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