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歐·如賓:《婦女的交換:性的政治經濟學筆記》
沈睿
在六十年代興起的西方女權主義理論和運動中,有很多十分具有影響的理論觀點在當時不是以
書的形式,而是以單篇文章的形式發表的。有的文章成為我們學習、研究女權主義理論的必讀名篇,
女權主義者蓋歐~如賓的兩篇文章《婦女的交換:性的政治經濟學筆記》(1974)和《對性的思考:
性政治的激進理論筆記》(1984)一發表就成名篇,就成了學習女權主義的必讀篇章。出版第一篇
文章的時候,如賓只有二十四歲,還在大學讀研究生。如今任何人要對女權主義有基本常識,就不
得不要讀如賓的文章,而對女權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術語有所了解。我可以大膽地說,沒讀過如賓的
文章的人,沒有資格探討女權主義理論。我自己是先讀到如賓的《對性的思考》一文的。人生中有
多少次一篇文章可以改變我們對社會的現象和事物的看法?如賓的《對性的思考》一文,改變了我
對性的思考方式。我和很多人一樣,經驗了對如賓的理論的震驚和恍然大悟。我將在另一文中仔細
地介紹該文。這里,我將評介如賓的成名作《婦女的交換》。對這篇文章的名稱翻譯,我有很多猶
豫,交換這個詞,具有交通的意義,《婦女的交換》這個題目,實際上暗示的是婦女在經濟政治交
換中如交通一樣走來往去,卻是不得已為之,是被交換過來過去的。我由于自己的語言笨拙,找不
到適當的詞來表達這個意思,希望有認真的讀者給我更好的建議。
《婦女的交換》一文,被女權主義哲學家朱蒂-笆特勒 (Judy Butler ) 譽為對自然與文
化的對立的“最有影響力的記述”之一。這篇文章以分析婦女受壓迫和社會服從的起源為己任,試
圖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對馬克思在論述生產,再生產,所有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遺漏的婦
女作為交換的物質資料和再生產本身的生產力進行發展和補充。如賓提出了在女權主義理論中具有
根本意義的概念:性和性別的區別。如賓論述,性是天生的,是被男女不同的生殖器標志的,但是
性別實際上是社會和文化構建的,而不是天生的。這篇文章借用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人類學理
論,心理分析學等等,從這些理論角度對婦女受壓迫的根源進行一一的清理,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理
論,那就是婦女的受壓迫與婦女在“再生產過程”中的地位的有直接關系。如賓著種分析性的自然
與性別的文化的關系,論證說,正是因為家族的再生產即婦女的被交換,產生了男性權力,結構了
家庭中的男女性別身份,女性被強制和教育成“女人。”這個過程逐漸發展成為婦女只能在家庭領
域中活動,成為受壓迫的階級。 文章的一開始,如賓就慷慨陳詞的說:“大自然和婦女受壓迫以
及社會從屬地位的根源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對此問題的答案將決定我們對未來的設想,決定性
別平等的社會這個希望是否現實。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一個沒有性別等級的社會,對婦女壓迫的
原因的分析將構成社會如何改變的評估的基礎。”本著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如賓陳述自己的設想:
“我將簡述對此問題的一個不同的答案的各種要素。”如賓是從馬克思的觀點角度入手的。她引用
馬克思的話:“什么是黑奴?一個黑人種族的人。另外一個解說比這個好不了多少:黑奴就是黑人。,
事實是,只有在某種關系中,這個黑人才成為黑奴。一個棉織機是一個機器,用來紡棉花的,只有
在某種關系中棉織機才變成資本。從這些關系中剝離出來,這些都不是資本,就象金子也不錢,糖
也不是糖的價格一樣。”根據馬克思的邏輯,如賓問,那么家庭中的婦女呢?同樣,婦女也是各種
關系定義的產物:妻子,有體財產,大玩家的玩物,妓女等等,在這些關系中,婦女是怎樣成為受
壓迫的婦女的?如賓指出,馬克思討論了階級壓迫,但是沒有討論性別壓迫……因為在馬克思的對
社會的描述中,人是工人,農民或資本家,雖然他們也是男人女人,但是,馬克思沒有看到性別的
重要性,馬克思忽略了男女的不同社會地位。如賓相信她的結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補充。
解剖性別關系體系,如賓認為,列維~斯特勞斯和弗洛伊德的理論的相互交叉處是出發點。如
賓說,婦女是怎樣被家庭化的,在他們兩位的著作中都有很多論述。列維~斯特勞斯和弗洛伊德對
社會的描述,深刻地認識到了性別在社會中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男女的社會經驗的深刻的不同。閱
讀這兩位的著作,一個人就會開始對制度化的社會對男女的規范要求有很系統的了解。這些規范把
婦女當成原材料,制造成家庭化的婦女。如賓指出,雖然這兩個人都沒有從這個角度看他們自己的
著作,我們今天可以看到他們著作的這個意義。要看到這個意義,必須以馬克思閱讀古典經濟學的
方法,以發現新的意義為宗旨。在這個意義上,如賓說,列維~斯特勞斯和弗洛伊德提供了分析婦
女受壓迫的概念方法,用這些概念方法,我們可以描述社會生活的某一部分,這部分正是婦女受壓
迫的所在,蓋歐~如賓稱社會生活的這個部分為是“性/ 性別制度。”她說,性/ 性別制度的是把
生物的性別轉換成人類活動產品的一套安排,在這套安排里,轉換的性的各種需要都得到了滿足。
具體地,如賓是從對馬克思理論的分析入手的。在馬克思全力以赴的對階級壓迫的分析中,馬克思
認為資本是一套社會關系,諸如財產的所有形式等等。在這套關系中,生產把一切都變成了資本,
人們被資本組織,形成階級和各種社會關系。在資本的驅使下,再生產繼續資本的增殖。再生產中
的必需品是由生物需要(人的生存)和文化傳統(社會階級,文化背景等等)決定的。比如,對英
國工人來說,啤酒是再生產的必需品,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對法國工人來說,葡
萄酒就是必需的。這他們的不同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有關,而不是由他們的生理決定的。如賓說,
馬克思忽視了再生產中很重要的因素:女人。她試圖發展馬克思的理論,論述到,馬克思所說的再
生產的決定因素中也應包括工人的“妻子”。妻子作家務間接地幫助工人再生產,妻子生孩子,是
直接的再生產——生產新的勞動力。正是在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過程中,妻子沒有繼承權,沒有與上
帝交談的權力,男女分工有別,發展出一套男性品質和女性品質。這些法律權力和性別品質固定了
人的社會地位,成為婦女的壓迫的根源。 如賓進一步論證,人類的性,性別和生育上千年來都受制于社會活動并因社會活動而改變。性
是我們出生的外部生殖特征,性別,性欲望和性幻想等都是社會的產物。性別是是社會強制給有不
同性器官的人的社會分類,是性社會關系的產物。性別把公和母兩種生物的人變成男和女兩種社會
的人。男女的區別,并不是他們身體外部的區別決定的,而是社會強制給他們的、社會允許的行為
舉止,感情方式等決定的。比如,中國的社會傳統要求男主外,女主內。這種要求強制給每一個男
女,形成了男女的社會區別。另如,中國傳統社會教育女性貶低自己,相信男人的權力,作妻妾的
不許嫉妒,丈夫有權力把嫉妒的妻妾休掉。這種對女性的行為要求并不是根據女性的身體和外部性
器官決定的,而是根據權力實施的強制的社會關系。另外,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性欲望和幻想。舉
例說,男同性戀(孌童癖)在古代中國是被接受的一種有錢人的性生活方式,但是到了近代,同性
戀在中國被看成性錯亂。由于政治原因,過去的幾十年同性戀還受到很大迫害。過去中國很少看到、
聽到同性戀,隨著社會的接受,很多同性戀者都開始站出來。當社會允許不同性幻想的存在時,很
多人可能正視自己的性欲望和性幻想或發展自己的不同性欲望,并不一定以為只有男女的性行為才
是唯一正確的。如賓論述了性欲望的形式是被社會決定的,而不純是生物性的。如賓還討論了很多
的社會是如何以性別,異性戀和對婦女的性欲壓抑來組織社會結構的。
性特征是天生的,但是,性別是構建的。如賓以斯特勞斯的人類學考察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理論仔細地論述了男女性特征是天生的,但是男女的性別不是天生的,而是歷史、社會、文化的產
物。斯特勞斯在其著作《家族的初級結構》一書中考察,家族結構社會是世界上最基本的社會結構
之一。在這個結構中,婦女不是作為人存在的,而是作為物、特別是交換的禮物存在的。在這種社
會結構中,由于亂倫是一個禁忌,于是他們就通過把婦女作為交換的禮物的辦法,滿足社會的再生
產力的需求(生孩子)和男人的性需要(以物而不是人的形式作男人的性對象)。女人在交換中沒
有如何權力,她們的命運被男人決定。弗洛伊德則以俄底普斯情結劃分男女性別成長的不同。在俄
底普斯情結前,男女嬰兒同樣都是戀母的。俄底普斯情結的作用使男孩子與父親認同,戀母情結使
男孩子把對母親的欲望發展到對女人。女孩子則恐懼恐懼成為母親而發展對父親的欲望。正是俄底
普斯情結賦予男孩子男人的權力,迫使女孩子成為權力少的性別。如賓認為斯特勞斯和弗洛伊德分
別從社會結構和欲望形式向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性別的社會歷史挑戰,迫使我們認識到性別的構建
性,社會性,歷史性。
如賓說,僅此理論是不夠的,還要繼續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分析性別制度,認識到性別制度是
歷史性的人類活動,是歷史地發展的。然而,從初級社會婦女是物物交換的禮物,到婦女的今天的
象征性交換,歸根到底,婦女的交換是男權產生的根源,是性別結構的根源。婦女被教育和強制成
為女性,是為了在男性交換的領域成為交換品或增加交換的價值。比如上千年來的中國的婦女纏足。
歷史地看,一百年前,纏足還被看成是女性氣,女性本身的特點,三寸金蓮是女性美的理想。纏足
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女性的交換價值。中國女性被教育和強制接受纏足。如今,纏足不但不會被認為
女性氣,還會被看成是荒謬的,違法人性的。可見,歷史的考察性和性別制度是極為必需的,同時
考察婦女受壓迫的歷史,必須聯系其他經濟的,政治的因素,婦女不是孤立的定義,而是全部的社
會關系。
Gayle Rubin , The Traffic in Women :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 of Sex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