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制造業十大特色產業盤點
佚名
經過20多年的,溫州已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制鞋、制革、服裝、電器、塑料制品、打火機、眼鏡、鈕扣拉鏈、印刷包裝、制筆等特色產業。這些特色產業基本上已形成了以區域為軸心,以市場為依托,以名牌產品或強勢為龍頭,眾多中小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實行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的發展格局。
1.制鞋業
制鞋行業是溫州規模最大的傳統產業。全市現有制鞋企業4500多家,其中皮鞋企業3000多家,童鞋企業900多家,膠鞋企業600多家;鞋類產品有皮鞋、膠鞋、童鞋、運動鞋、工藝鞋、雨靴等。2000年全行業從業人員35萬多,產值達283億元,出口交貨值58億元;皮鞋產量6億多雙,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0%;童鞋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0%左右,而且6成出口海外。
溫州制鞋行業現擁有國內外先進制鞋流水線1800多條,在裝備、工藝、技術、質量等方面均居國內領先水平。1999年,溫州首開全國制鞋技術職稱評定,設有鞋樣設計、制鞋工藝兩個專業,溫州擁有制鞋專業技術人員5000余人。至2000年底,已有70家企業獲準佩掛“真皮標志”,(占獲準佩掛“中國真皮標志”企業總數的55%),4家企業產品成為國家首批免檢產品,25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名牌產品和強勢企業眾多。全市年產值超億元的制鞋企業18家,擁有2個“中國馳名商標”、3家“中國十大真皮鞋王”、2家“中國五大真皮名鞋”;奧康、吉爾達、康奈、東藝等企業迅速崛起成為全國性行業龍頭企業。2000年,奧康的皮鞋產量為500萬雙,產值達6.7億元,已躍居溫州制鞋行業首位;吉爾達皮鞋外銷量占其總量的70%以上,平均每天有6000雙皮鞋走出國門;東藝皮鞋外銷量占其總產量的98%。同時,榮光集團已躋身全國膠鞋行業三強,其生產的“榮光”牌系列膠鞋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分工協作程度高,輔助配套能力強。鞋樣設計、鞋底、鞋跟、鞋帶、面料、飾品、墊料、鞋膠、鞋盒、鞋油、鞋刷以及各種制鞋機械和信息、運輸、銷售等等,都有專業廠家和服務機構,從而加快了溫州制鞋業創區域品牌的速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溫州制鞋機械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已擁有大小鞋機企業190多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76家,2000年實現產值近4億元,鞋機產品已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0%以上。
2.制革業
溫州制革行業現有企業2000余家,年產值超1000萬元企業50多家,2000年全行業實現產值130億元,主要產品為合成革、牛皮革和豬皮革。目前,溫州合成革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30多家(正常生產的90多家),生產線近200條,2000年產值達60億元,占有國內市場份額的60%以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合成革生產基地。促進制革業快速發展的一大原因是溫州有4500多家制鞋企業和頗具規模的服裝業和箱包業。由于制革技術的發展,目前溫州市生產的合成革手感接近真皮,價格低于真皮,以較強的質量和價格優勢占領了國內市場及南非、東南亞、俄羅斯、韓國和越南等市場。
3.服裝業
溫州服裝行業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形成規模,現已成為全市的重要支柱產業。現有服裝企業2500多家,年產值233.9億元,占全國服裝內銷總產值的10%;年產5萬套西服的企業200多家,有8家企業年產值超億元,4家企業進入全國服裝企業“雙百強”。
1998年以來,溫州服裝行業大量引進國際最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如日本自動拉布裁床、意大利全自動系列整熨機等等,使生產設備的整體水平居于全國前列,市場競爭力大為增強。至2000年底,報喜鳥、美特斯邦威、莊吉、法派、華士、金萬利、金三角等18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39個品牌達到國家最高質量等級標準。溫州服裝行業的產品以西服為主,而休閑服、女裝和童裝正在異軍突起。西服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0%以上,已成為國內公認的與寧波齊名的兩大西服強市。我國新聞界評出的九大西服品牌中,溫州的報喜鳥、莊吉、夏蒙3個品牌榜上有名。目前報喜鳥已具60萬套高檔西服的年生產能力,年產值達8億元。在休閑服行業,美特斯·邦威、高邦、拜麗德、森馬等企業采用外包加工、特許連鎖經營等虛擬經營方式獲得了超常規的發展,其中美特斯·邦威已成為國內休閑服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女裝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已涌現出十大品牌,開始在溫州服裝行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驪谷、好日子、菲姿、莊吉等女裝品牌均達國家質量優等品標準。
4.服裝輔料業
溫州服裝輔料行業的主要產品有鈕扣、拉鏈、花邊等,其中鈕扣和拉鏈行業是頗具特色的產業,產銷量堪稱全國之最。
永嘉橋頭鎮享有“東方鈕扣城”之譽,是我國鈕扣行業的主要產銷基地。1984年,橋頭鎮建成了第一個占地830平方米、有298個攤位的鈕扣交易市場,從而誕生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小商品專業市場。市場建立初期,80%的鈕扣來自外地廠家。從1985年至1994年,橋頭鈕扣生產到774家,從國外引進160條生產流水線。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初,市場銷售的鈕扣本地產品所占比重達80%以上。如今,橋頭鈕扣的市場交易方式已發生了質的變化,客戶上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交易方式已下降到40%,有10%以上的交易在互聯網上完成。至2000年底,橋頭80%的鈕扣生產企業已擁有自己的商務郵箱,20多家企業還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雖然從表面上看,橋頭鈕扣生產企業數已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800來家減少到2000年的561家(但比1999年的513家增加了48家),有形市場的鈕扣銷售額也在下降,但鈕扣行業的產值和銷售額實際上仍在逐年增長。
溫州拉鏈行業集中于永嘉橋頭鎮和龍灣狀元鎮。從1982年溫州有了第一臺拉鏈生產機器,至2000年底全市拉鏈生產企業已發展到200多家,年產拉鏈20億米,產值8億多元,占全國總產值的20%;品種有樹脂拉鏈、金屬拉鏈、尼龍拉鏈等。同鈕扣行業相比,橋頭鎮拉鏈行業增勢強勁。1999年生產企業為122家,2000年增至175家,現在已超過200家;2000年產值為5.48億元,比1999年的3.65億元增長了50%。橋頭鎮拉鏈行業近年來之所以發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批在外的經營能人回橋頭鎮創辦企業。而這些經營能人創辦的企業,往往投資規模較大。,溫州拉鏈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是溫州和合實業有限公司,是溫州首家拉鏈生產企業,也是國內拉鏈行業五強之一,2000年實現產值1.5億元。其主導產品強化拉鏈為國內獨家生產,全世界僅有5家。
5.電器業
溫州工業電器行業是頗具區域特色的重要行業,主要集中在樂清市柳市、北白象鎮,其中柳市鎮是全國最大的低壓電器產銷基地。現有生產企業近1000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130多家,1000萬元以上企業115家,5000萬元以上企業23家,超億元企業9家;企業集團26家,其中無區域集團15家;股份有限公司17家;從業人員10萬多;2000年實現產值130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3強。正泰集團和德力西集團是溫州工業電器行業的龍頭企業,2000年的銷售產值為42億元和36億元,是溫州市最大的民營企業,兩者分別居我國500強民營企業的第七和第九位。
目前全市工業電器產品有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等100多個系列上萬種規格。1999年,樂清市擁有部頒生產許可證約800個,電工委員會CCEE產品安全認證約150個,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企業逾100家,通過ISO14000環保體系認證企業4家,通過國際UI、GE、GS等機構認證的產品達200多個,成為全國工業電器行業持證最多的生產基地。“正泰”、“德力西”兩個商標1999年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在全國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中使用的電器類產品中,樂清市產品占1/3以上。
6.打火機業
打火機行業是溫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崛起的重要特色產業,生產基地集中于鹿城區和甌海區,主要生產防風打火機。溫州打火機企業90年代初曾發展到1000多家,但由于產品質量低劣和仿冒嚴重,該行業一度大傷筋骨,市場聲譽一落千丈。經過一番治理整頓后,2000年,溫州打火機生產企業為3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1000萬元企業20家、超5000萬元企業3家,出口交貨值在1000萬元以上企業15家、3000萬元以上4家;有14家企業為省、市、區重點骨干企業,其中大虎打火機廠1999年被列為浙江省“五個一批”重點骨干企業,并被國家輕工總局評為全國打火機行業最強企業;有10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溫州是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為世界最重要的打火機產銷基地的。近年來,溫州打火機行業更新設備,配置先進的壓鑄機、注塑機、拋光機、進口檢測儀器等設備,基本上做到打火機關鍵零配件自產自用,有效地保證了產品質量,并以質量和價格優勢擊垮了日本、韓國和等世界三大打火機生產基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防風打火機生產基地和國際銷售信息中心。2000年溫州防風打火機產量4.4億只,產值20多億元,占全世界防風打火機總量的70%以上。目前溫州防風打火機產品70%用于出口,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行業龍頭大虎打火機廠的產品90%用于出口,虎牌打火機已在近40個國家注冊商標,并進入美國、西歐、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精品店。不久前,虎牌打火機通過檢測,獲準進入世界上對打火機質量安全性能要求最高、號稱打火機市場“制高點”的加拿大打火機市場。日本、韓國和臺灣的許多知名打火機生產企業,由于溫州打火機質量提升后在價格上無法與之競爭,于是便利用其品牌知名度高和銷售渠道廣的優勢,來溫州組織定牌生產。
7.眼鏡業
溫州眼鏡制造業形成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從家庭作坊的來料加工起步,現已成為世界眼鏡制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現有眼鏡配件、眼鏡制造、眼鏡電鍍、鏡片生產等企業800多家,從業人員12萬左右;年產值在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30家,6000萬元以上的企業4家;擁有自營出口權企業20余家;2000年產值20多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0%,占全球銷量的1/3,出口歐盟、南非、中東、東南亞、美國、香港等150個國家和地區。
溫州眼鏡業在數量和價格上占有很大的優勢,但在產品質量和檔次上與意大利等國世界一流的生產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溫州目前生產的以出口為主的眼鏡基本上是太陽鏡、眼鏡架和部分老花鏡,并且基本上是低檔產品。
8.制筆業
溫州制筆行業始于1984年的家庭作坊,當時僅生產水彩筆。2000年,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35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40家,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0家,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7家;總產值近10億元,占全國制筆業產值的1/3;年產各類筆65億支,品種有水彩筆、自動鉛筆、圓珠筆、自來水筆等四大類100多種,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制筆基地。
制筆行業創業初期的市場主要為國內,現外貿出口已成為主攻方向。目前已有6家企業獲得進出口自營權;有15家企業獲歐洲CE商品質量安全認證,10家企業獲美國ASTM—D4236產品認證,取得進入歐美市場的資格;2000年出口交貨值為5億多元,主要出口美洲、歐洲、西非、中東、東南亞等;出口比重占年產值30%以上的企業有65家,“愛好”、“登峰”等10家制筆骨干企業的外貿出口交貨值已占本企業產值的90%以上。
制筆行業現已擁有注冊商標55個,愛好、環球、登峰、學子等品牌已在國內外市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愛好”牌已成為溫州市名牌產品和溫州市知名商標。雖然溫州制筆行業的產品質量已開始接近韓國、臺灣同類產品的水平,但由于目前產品開發以樣品仿制為主,且關鍵部件如筆尖等依賴從國外進口,產品附加值較低。這是溫州制筆行業創品牌的一大制約。
9.塑編業
溫州塑編行業主要分布于平陽縣和蒼南縣,其中平陽縣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塑編生產基地。平陽縣現有塑編生產企業450家,塑編生產流水線495條,復合、吹塑等塑編配套加工設備90多套,產品達40多個品種、數百種規格。1999年實現塑編產值40億元,占全國塑編產值的1/3左右。現在,平陽縣已形成了以蕭江鎮為中心,昆陽、麻步、鰲江等為副中心,輻射人口達500萬的省級塑編星火支柱產業基地。平陽縣蕭江鎮現有塑編企業200多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60家,出口比重30%以上的企業10家;2000年產值為20億元,出口1億元。地區開發促進會根據對平陽縣和蕭江鎮的實地考察,認為平陽縣是全國塑編發展最早、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齊全、技術最先進的塑編生產基地。1999年命名平陽縣為“中國塑編之鄉”、蕭江鎮為“中國塑編城”。
10.印刷業
溫州是全國三大印刷基地之一。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溫州印刷業的主要特點:一是數量眾多。到1999年印刷業開展全面清理整頓前,全市共有印刷企業3000家。現在該行業有印刷、制版及材料生產企業2100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3家。2000年產值為75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4.2%。二是技術裝備先進。溫州印刷業經歷了絲網印刷、立飛、普通膠印到01、08膠印機,色調由雙色向十色,設備由國產機到現在引進上個世紀90年代末國際先進的海德堡、羅蘭、小森等,僅2000年溫州就購買了11臺原裝海德堡設備。三是生產基地比較集中。溫州印刷行業分布于蒼南龍港、金鄉、溫州市區及平陽騰蛟、鄭樓等地。其中,蒼南縣僅商標印刷定點企業就有300多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該縣龍港鎮建鎮17年來,印刷業以年平均101.91%的速度增長,2000年產值達30多億元。現擁有“海德堡”、“羅蘭”等國內外先進印刷設備3000余臺,并形成了印刷原材料、輔助材料及印前、印中、印后龐大的化分工、規模化配套、各環節協作的產業體系。,龍港印刷業的所有原材料均可在本地市場直接進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加快了龍港印刷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