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案例】途家:房地產互聯網創新和轉型
佚名
()去年,萬科郁亮的集體出訪,給地產圈帶來一股學習互聯網思維的浪潮,緊接著,今年政府高度重視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結合使用,大力推進互聯網+的戰略布局。從實際房地產企業的布局結果來看,尚未有突出的開發商徹底完成互聯網思維以及互聯網+的改革,更多的還是停留在討論層面。
8月3日早晨,途家網創始人羅軍在朋友圈和微博宣布,途家完成了D及D+輪融資,新一輪融資3億美金,估值超過10億美金,途家對于所有地產行業人士而言,都非常熟悉,因為創始人羅軍同樣是地產行業資深人士,到底這家估值10億美金的公司,重度垂直在旅游行業,她的成功融資給傳統房地產行業帶來哪些思考呢?
顛覆:互聯網+的必選項如何完成
對于開發企業當下最重視的,還是快速去化項目回籠資金,這是最典型的傳統思維,從拿地、規劃、開工、建設、出正負零、銷售、交付等各個環節,都是看似無懈可擊的環節,卻是一個相當重的產業鏈,并且多年并沒有實際改變。
互聯網+的核心是提升效率,我們看途家是如何完成的?傳統的酒店預訂,在沒有互聯網時代,我們可能通過廣告、電話預訂,這樣的服務是點對點,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錯。互聯網時代,我們習慣于在專業垂直網站,進行酒店的篩選和評論,預訂平臺提供技術,客人和酒店之間可以實現多點到一點的連接,且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當下技術完全能實現精確到房間號的預訂,相比傳統預訂方式,互聯網帶來的效率提升可見一斑。
如果從酒店預訂角度,途家完成了全國儲備房源60萬套,正在洽談的房源項目高達5700個,途家不僅僅是自建平臺,類似于攜程等旅行網站都有入口,除了傳統的預訂方式,客戶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迅速挑選到自己想要的房源,且途家會用酒店標準化的服務細節,全程服務客戶,而途家的模式會更加經濟,因為途家選擇的是“共享經濟”模式,即房主閑置房屋可以委托給途家管理,途家平臺接受預定,收益與房主進行分配。
從這一點來看,相比傳統酒店業,途家極少自持重資產,符合互聯網公司的“輕量化”標準,用酒店的服務,在熱門目標地區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吸引有差旅需求的客人入住,甩掉了酒店的高成本,獲得同樣的收益,途家迅速在酒店行業,用規模顛覆了這個領域。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發現,互聯網技術是最基礎的傳統企業選擇變革的首選,表面上途家建立的是網站、手機APP、流量渠道,實際上,這么大規模的房源管理、客戶線上體驗、房源推薦、線下房源拓展、管理、服務人員管理等等,都是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聯網解決,也就是對于房地產行業首條顛覆的必選就是進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如果沒有強大的信息化平臺和管理平臺,途家在全國完成如此規模的非標準化的房源搜集,幾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途家顛覆的就是酒店業嗎?
房地產的互聯網+四大機遇與痛點
酒店業,僅僅是途家通過“共享經濟”體現的互聯網+的一面,實際上,地產行業的人都知道,途家反而是一個緊緊與地產行業緊密相連的互聯網平臺,這恐怕也是互聯網領域人士很少知道的。
途家已經完成與國內170個政府機構簽約,并且大量與國內房地產開發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簽約管理資產1000億人民幣,當然,也包括大規模的房源。從這條線,我們看到的是途家對房地產行業做出的產業變革。
首先是幫助開發商快速去化項目,開發商的項目大賣,會有很多因素決定,由于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除了簡單的商品屬性,更有資產屬性,但是這種投資行為很難快速變現,開發商的銷售也并非前幾年站著數錢到手軟的年代。途家的互聯網號召力,以及“共享經濟”讓買房人享受到了除了地產本身產品增值另外的資本收益率變現可能。
對于開發商而言,途家的互聯網元素和品牌效應,能很好的與自有項目形成互補,除了快速去化項目之外,在定價上有了好的賣點,對于買房人而言,這樣的組合又獲得了住宅價值的提升,通俗點講就是買的房子,買了就升值了,這是一種開發商、買房人、途家三贏的局面。
從這方面,我們可以深刻的認識到:房地產的互聯網+,帶給行業的,是行業的延展收益,我們細觀行業本身,除了類似途家的模式之外,開發企業的延展收益還有可能來自于:
一.開發項目的營銷升級
1.互聯網的深度應用,改變了房地產行業營銷的傳播鏈和傳播方式
2.互聯網的應用,改變了獲取客戶的數據來源,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3.互聯網應用,用互聯網語言、銷售氛圍打造、拓客手法,提升了項目賣點和形象
4.互聯網的營銷升級,應該形成可以縝密步驟的策劃并且實施
二.房地產的互聯網金融
途家也剛剛完成了對房地產互聯網金融平臺無憂我房的投資。
1.互聯網金融讓房地產項目回歸到資本的本質,資本可以增值
2.互聯網金融提升了產品項目的附加值
3.互聯網金融幫助項目產品轉化為投資理財產品,銷售的形式發生了變化
4.幫助項目提前鎖客
5.幫助項目快速去化
6.幫助客戶解決購房資金周轉問題,還是幫助去化
7.降低融資成本,有可能降低一定幅度房價
三.房地產的社區O2O及延伸產業鏈
1.物業服務的互聯網化以及移動互聯網化的應用提升
2.物業服務的互聯網端應用以及服務延展
3.大數據的搜集和利用
4.利用社區O2O建立自身的社交化社區,建立項目互聯網文化生態圈
5.依據社區互聯網文化生態圈進行的互聯網化、媒體化運營與管理
6.依據社區進行社區電商等網絡經營行為
7.二次銷售的營銷應用等
四.互聯網+變革后的資本提升
1.社區O2O的延展增值
2.基于互聯網營銷帶來的項目增值收益
3.基于互聯網概念的資本市場收益
盡管有途家如此成功的案例,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傳統房地產行業進行互聯網+改革中的難點
需要完成和使用的:
1.對于互聯網文化、生態的深度認知
2.了解目標客戶的網絡生存狀態和使用習慣
3.對于相應傳播媒介的作用和使用方式有深度的研究和認知
基于互聯網的營銷使用,需要改變和提升一些對互聯網的認知
互聯網流量的認知
1.現在的流量已經不能簡單的認為是單一的點擊數、UIP等參數
2.流量的分布,基于O2O方式,已經不局限于線上平臺
O2O渠道導流
中國式O2O更加適合與offline to online的線下到線上的方式,值得關注的是一般具有區域屬性互聯網網站或者PC思維下的互聯網公司,在近年來流量下滑嚴重,多采用這樣的方式
基于online to offline的方式,更注重傳播應用,包括但是不限制o2o2o2o2o的方式循環使用,即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等情況,反之也一樣。
互聯網的線上和線下渠道的深度應用
用多維度、多渠道的方式,不局限在線上或者線下,也不限渠道,注重互聯網文化的植入(因為適合對應的消費人群)。
對于互聯網+,對于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話題,對于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最核心的不是簡單利用或者被利用互聯網做工具,而是能切實有效的通過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提高自身行業的效率。對于自身行業的變化是顛覆式的,微創新僅僅是開始,途家已經給房地產行業樹立了標桿,但行業依舊需要更多的顛覆者!(來源:億歐網 文/王新宇 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