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拉勾網給在線招聘行業的四點啟示
佚名
()拉勾網近日公布了B輪融資情況:融資2500萬美金,由啟明創投領投,貝塔斯曼亞洲基金跟投,估值達1.5億美金。這家互聯網垂直招聘網站,從2013年7月上線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估值過億美金,紅海創業,如此火速殺出重圍,讓人在慨嘆到底拉勾是如何做到的之余,也不禁對在線招聘行業進行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新的行業痛點?
以2004年前程無憂上市為一個時間點的話,在線招聘在這個平臺發展期已經走過了10年。曾一度是中華英才、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三國爭霸,在行業日新月異的進步與變遷中,舊的模式開始顯露出弊端,社交招聘、垂直招聘鋒芒顯露,行業拐點已經來臨。在服務模式升級、用戶習慣變遷的新背景下,拉勾網給招聘行業帶來的啟示有如下四點。
啟示一:厚積然后薄發
拉勾網創始人許單單、馬德龍、鮑艾樂(Ella),之前都在騰訊工作過,后來由于籌辦3W咖啡聚在了一起。3W咖啡于2010年創立,重點服務互聯網活動,互聯網宣傳、創業對接,瞄準互聯網公司和人群,聚集了很多互聯網圈子的人。
拉勾網脫胎于3W咖啡,是3W咖啡子公司,3W咖啡為涵蓋創業孵化、投資、獵頭、公關服務和在線招聘于一體的創業服務平臺。拉勾的成功離不開3W咖啡的多年積累,由3W咖啡館聚集的圈子里的人啟示的創業想法,由3W咖啡積累的品牌品質,由3W咖啡導入的大量資源,在3W的基礎上導入客戶和粉絲,并進行口碑營銷傳播。
很多互聯網公司的成功總會給人一個錯覺:一夜之間就能成功。其實不然,看似火箭速度、一年估值過億的拉勾網,背后是三個創始人多年的堅持,是3W咖啡積累與導入的大量資源,是不可略過的、成功路上必備的每一個環節。
啟示二:找準行業痛點
很多外國成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拿到中國來用都是成立的,但是一定要做本土化探索與改造。LinkedIn模式大獲成功之后,很多在線招聘企業紛紛朝這個方向靠攏,被譽為“中國版LinkedIn”,拉勾網一開始也考慮過走這個方向。
2013年2月,第一版即“LinkedIn版”的拉勾網上線,短短3個月即宣告正式關閉。這次失敗的嘗試使創始人認識到水土不服是個問題,中國的強關系商務社交不同于外國的弱關系商務社交,除線上業務外還需要有線下或圈子的支撐。
再結合自身的圈子優勢和互聯網經驗,拉勾網決定轉型成為面向互聯網行業的垂直招聘。目前對新興領域的需求是在線招聘的痛點之一,在互聯網行業,現在全國互聯網從業者有三百萬,有很高的跳槽率,市場規模很大,可謂“紅海里的藍海”.
啟示三:用戶如何為王
創始人許單單認為拉勾網之所以發展地這么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拉勾是用一切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模式在做招聘。拉勾網起源于“互聯網圈子”,更像一個為求職者服務的“社區”.拉勾網產品的設計和服務都是圍繞著求職者來展開的,這明顯不同于傳統招聘。
所以拉勾的很多服務都是為保護求職者利益服務的。比如,薪水必須要求直觀明確、極力保護求職者隱私和信息安全,盡力要求企業信息透明化。要求注明招聘企業的融資和創始團隊的信息,CEO的個人資料、工作經歷,求職者還可一鍵點擊創始人微博。
以用戶為中心,尊重用戶的感受,可以通過一點一滴的功能設計體現出來,每一項產品和服務都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才是真正的用戶為王。
啟示四:產品如何創新
在線招聘產品基本千篇一律,Job Board模式,B端發布職位,C端進行檢索,這造成了網絡招聘市場嚴重的同質化。拉勾網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微創新,使產品更符合互聯網特點。例如,把企業工商名字換做企業為外界所熟知的名字,在網站標明是360,而非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在這樣產品的細節處理上,把公司的主產品放在首要位置,以此提升用戶體驗,直接增加了用戶投簡歷的份數。
“全程透明”概念也是拉勾網引入到招聘流程中的。HR收到簡歷、看到簡歷、是否約見面試、面試時間等,用戶都可以全程收到拉勾微信信息提示。此外,線上線下O2O模式也是拉勾網的一大優勢。(來源:互聯網周刊;文/Mon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