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人才選拔的職業成熟分析
何曉麗
【摘要】本文旨在提出職業成熟度評估在國防生選拔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職業成熟度評估對國防生的穩定性、未來職業努力程度及職業滿意度有較高的預測作用,提出職業測評工具對國防人才的選拔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軍隊選拔與培養高質量的復合人才。 【關鍵詞】 國防生 選拔 職業成熟度 1 國防生選拔的特殊性 國防生是部隊通過普通高校從高中畢業生中招收或在校選拔培養品學兼優,畢業后定向分配到軍隊工作的大學生,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干部的主要模式。國防生這一群體在歐美特別是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已出現,已經形成了制度化的管理,依托地方大學培養的軍隊人才已成為了美國軍官中的主力軍。軍事素質過硬,高智商,高技能已成為了其代名詞。國防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干部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到2010年,60%的軍隊生長干部將來自地方高等院校國防生。 職業成熟是一個心理概念,是一種心理的成熟水平。作為職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理論概念,它是用于評價個體是否具有做出符合其年齡特征的職業決策能力和態度的一個標尺。作為職業定向為部隊服役的國防生,他們從入校伊始的職業取向就與其他大學生有所不同,進入軍隊這樣的特殊群體,他們的職業成熟度將影響其未來部隊工作的穩定性,工作的努力程度及其工作滿意度。因此在國防生選拔過程中進行職業成熟度評估有利于選拔適合國防建設、增進國防生隊伍的穩定性的生源。 2 國防生職業成熟度評價的必要性分析 國防生是我國依托普通高校培養國防人才的特有形式,加強對國防生選拔機制的科學性,是確保國防生隊伍在政治思想和人才素質上保持先進的保障,是國防生培養工作的基礎,是軍隊人才建設的重要保證。要提高國防生培養的質量,就必須端正入伍動機,樹立報國信念,從思想上較成熟地進入部隊”。從目前的國防生表現來看出現了一系列不容忽視且亟需解決的問題,對國防生職業成熟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有助于促進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的開展,研究的結果將有助于從職業成熟的角度選拔和管理國防生,使國防生的選拔更有科學合理,并進一步為學校與駐校選培辦管理國防生,提高國防生綜合素質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證依據。 3 國防生職業成熟度分析 3.1 職業成熟理論緣起 Super于1955年提出職業成熟度理論,1957年在自己的職業發展理論中認為,職業成熟度的意思是個體完成與其職業發展階段相應的發展任務的程度[1]。在具體評價人的職業發展階段的目標實現程度時,他開始關注到職業成熟度的問題。通過對學生職業選擇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的分析,他認為職業成熟度主要由這樣幾個維度構成:即規劃性、探索、信息、決策。 Crites認為職業成熟度主要包括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認知維度主要指職業決策的能力,情感維度則指職業生涯發展上的態度。Crites(1978)模擬智力的層次模型,提出了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職業發展的模型,進而提出職業選擇過程成熟論。Westbrook(1973)認為職業成熟度的核心就是認知能力,如果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就表明學生職業成熟了。他認為對工作世界的知識和對自我的了解是導致職業選擇成功和滿意的核心,職業認知能力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對工作領域的認識,工作篩選的能力,對工作條件的認識,對工作的教育時間需求的認識,對工作所需的心理特性要求的認識,對工作職責的認識。 3.2 國內職業成熟研究進展 綜合當前國內的研究成果, 對于中國大學生的職業成熟度結構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中國大學生職業成熟度有7個維度,即職業了解、自我了解、準備性、明確性、目標取向、自信心和獨立性[3]。中國大學生在職業心理發展上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對想從事的職業所需專業知識掌握較少,對職業世界缺乏了解,職業規劃實施技巧欠缺,總體職業成熟度及其各因子分均不高。 龍立榮、方俐洛和凌文輇曾指出,如何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開展職業成熟研究,將是我國職業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對中國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研究還應更進一步地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