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怎樣實行全程成本控制
高如升
4.實行歸口管理的原則 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在成本控制中的職責,并建立嚴格的考核激勵措施,在年終對各部門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對積極參與成本控制,效果明顯的予以表彰,工作不力,出現差錯的予以通報,并將考核結果與個人獎金、職務任免相掛鉤,以此促進成本控制工作。 三、加強成本控制,必須建立健全有關的基礎性工作 1.建立分級控制和歸口控制的責任制度 為調動企業各環節成本控制的積極性,企業必須明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責任制度,確各級組織(廠部、車間、班組等)和各歸口職能管理部門(如財會、生產、技術等)成本控制方面的權限與責任。因此要將成本計劃所規定的各項經濟指標,按其性質和內容進行分解,落實到各個車間、班組和各個職能科室,實行分級歸口控制。各個歸口職能部門,既要完成其他部門分配下達的各項費用指標,也要負責完成企業下達的歸口指標,并進一步把歸口管理指標分解到有關執行單位和部門,從而形成一個上下左右、縱橫交錯、環環相扣、人人負責的成本控制體系。 2.建立嚴格的費用審批制度 一切費用預算開支前都要經過申請、批準手續后才能支付,即使是原來計劃上規定了的,也要經過申請和批準。這樣有利于費用在將要發生前再進行一次深入研究,根據新情況,確定費用的合理性,以保證費用的使用效果。 3.加強和完善成本實際發生情況的收集、記錄、傳遞、匯總和整理工作 要把費用發生情況與成本控制標準進行對比分析,這就需要要進行數據收集、記錄、傳遞、匯總和整理工作。數據收集和記錄必須準確、齊全,需要有科學的收集方法和記錄方式,符合監督程序的需要;數據的傳遞迅速及時;匯總和整理工作要有統一規定。 4.開展各種降低成本的活動 如“小指標競賽”,降低成本技術攻關活動等。這是成本控制中帶有根本性的基礎性工作。開展這方面的活動,讓成本控制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因為成本有效控制是一個全員參與、全方位控制的過程,企業的每一員工都會影響到成本控制的結果,因此要采取多種措施讓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形成“人人參與成本控制”的氛圍。 四、財務人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1.要對成本進行事前預測和控制 包括:(1)成本指標分解。成本預算中的各類費用要有專人控制。如:直接原料、直接輔料、燃動力由廠領導主管,各車間、部門控制,具體指標年初下發至各工序;制造費用指標分解到各月,同時確定控制者及主管領導。(2)月度成本計劃。實行年預算指導下的月度成本計劃管理,即根據每月的生產計劃制定出月工序成本計劃及各項消耗定額,進行控制,使預算置于強有力的過程控制之下。
2.要加強現場成本的事中控制 包括:(1)協助班組長控制現場成本。年初各車間把預算指標分解到班組、崗位,使人人有指標、有壓力、有動力。各車間以班組長為責任人提出各工序2~3項重點控制項目,進行事中控制,每月進行檢查,并拿出獎金進行獎勵(如按節約額的5%提獎)。(2)主抓班組長控制班組成本。各班組分解指標、落實責任人、制定考核辦法。車間按月對直接材料、機物料、低耗品的責任人進行考核并與獎金掛鉤。(3)資材員控制物資領用。以月度成本計劃為基礎,領料員上報計劃,車間主任簽字確認;領料員作好物資的驗收工作,及時登記臺賬,并對當月消耗情況進行分析。 3.組織成本的事后分析 要建立成本分析例會體系。車間內由車間主任牽頭召開車間班組長成本分析會。主要分析:產量、產品結構變化產生的影響;直接材料成材率、廢舊物資回收量產生的影響;產生差異較大的直接輔料產生的影響;直接燃動力能耗與目標值相比產生的影響;分析可控制造費用總額和各單項超支的原因;對與預算相比上升或下降項目進行分析;單位成本量差、價差分析;總結本月工作,下月工作打算。財務人員每月組織召開一次成本分析會,由廠長與財務、車間主任面對面地進行差異分析。直接核對一些數據,及時更正差錯,并研討解決成本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此外,每年進行兩次成本工作研討會,使車間主任除了關心本車間成本外,還注意橫向協調配合,避免造成成本“此消彼長”的情況,便于從全局出發合理制定成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林靖.加強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淺析.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0) [2]王運玲.淺談如何加強企業成本控制.中國外資,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