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議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確認與核算
佚名
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是企業在使用職工的過程中而發生的成本。具體包括以下幾項: (1)維持成本。保證人力資源維持其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所需的費用。 (2)獎勵成本。為激勵企業職工,使人力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對其超額勞動或其他特別貢獻所支付的獎金。 (3)調劑成本。調劑職工的工作與生活節奏,使其消除疲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滿足職工必要的需求,穩定職工隊伍,并吸引外部人員進入企業工作而發生的費用。 4.人力資源的保障成本 人力資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資源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具體包括以下幾項: (1)健康事故保障成本。企業承擔的職工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健康欠佳不能堅持工作而需給予的經濟補償費用。 (2)勞動事故保障成本。企業承擔的職工因工傷事故應給予的經濟補償費用。 (3)退休養老保障成本。社會、企業及職工個人承擔的保證退休人員老有所養和酬謝其辛勤勞動而給予的退休金和其他費用。 5.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 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是由于職工離開企業而產生的成本。包括以下幾項: (1)離職補償成本。企業辭退職工或職工自動辭職時,企業所應補給職工的費用。 (2)離職前低效成本。職工即將離開企業而造成的工作或生產低效率損失費用。 三、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 人力資源成本是為取得和開發人力資源而產生的費用支出,包括人力資源取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和離職成本。成本計量的研究是建立在傳統會計計量的基礎之上,將其作為當期費用核算,而人力資源會計將其作為資產人賬,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方法有以下三種: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機會成本法。 四、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 傳統會計將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支出都當作“期間費用”來處理,都直接列入“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或“生產成本”賬戶,但由于這些支出并不是完全為當期服務,傳統處理方法不完全符合會計中的配比原則,使企業會計報表中相關的資產、收益數據失真。因此,需要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單獨核算。 五、人力資源成本的披露 人力資源成本按上述說明進行賬務處理后,在期來還要進行充分的披露。我認為應當分兩部分:對外報告與對內報告。 在對外報告方面,首先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可以將。“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攤銷”列示在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之后。“人力資源收益”列在利潤表的營業外收入之后,“人力資源損失”列在營業外支出之后其次應在附注中,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詳細揭示人力資源成本的狀況。從動態方面,應揭示報告期內追加的人力資源投資總額、投資方向、占本期總投資的比重等數據,從靜態方面,應報告人力資源占企業總資產的比率,企業員工的學歷構成、職稱等情況,以展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全貌。 在對內報告方面,內部報告的內容應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非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現在的人力資源組成,分配及利用情況,特別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重點揭示。另一部分是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各責任中心人力資源的現值,人力資源投入產出比。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單獨分析成本與其創造的效益,以確定其投資收益率。 當然,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問題并不一定要在短期內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新問題,只有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理論才能日益完善,人力資源會計才能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