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完善我國環境成本會計若干問題分析

石桂英

摘要: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揭示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既是國民經濟宏觀管理的需要,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現代企業需要樹立“綠色”生產經營觀念,進行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產品、開展綠色營銷、披露綠色會計信息,從而保證企業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 關鍵詞:環境成本會計信息環境成本會計信息披露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理論研究滯后,缺乏理論指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需要理論的指導,但由于環境會計在我國起步較晚,理論研究不夠成熟,在環境會計的計量、成本確認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識,理論認識還不一致,這成為了企業全面、系統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制約因素,導致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全面,缺乏可比性。 一、我國企業環境成本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1.披露比例不高、我國現行會計制度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污染嚴重的企業,而且對這樣強污染的企業披露得也不夠理想,大多數企業不會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這樣很易造成大多數企業逃避社會責任。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企業主要以上市公司為主,披露比例低。而現階段我國只對上市公司做出了披露環境信息的要求。且單就上市公司來說,其環境信息披露情況也不盡人意。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企業相對較少。 2.內容不全面、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要反映的是歷史性的信息,如企業對過去環境治理進行的投資,費用的支出以及一些因污染環境產生的賠償損失等,并沒有對不確定性信息給予反映,而這些信息可能對企業未來產生一定的財務影響。有些企業即使披露了,數據也不完全,也無相關標準去衡量其信息質量,滿足不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者和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如環境支出項目,排污費、按現行法規要求的對原有設備改造和重置的環保支出、新投資項目的環保設施支出和臨時性或突發性環保支出這四個項目是企業最常發生的“環境支出”項目。而大部分企業僅對排污費單獨立賬,但對于企業的其他環境支出項目單獨立賬的比例很少。且企業披露的大部分信息是企業可以輕松獲取的,但是對于隱形成本和有形成本,如企業形象和關系成本等則少有披露。 3.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以強制性為主。一項關于企業環境報告原因的調查表明,企業編制環境報告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管理機構的強制要求。我國政府的有關法規規定,企業應定期向地方各級環保部門提供“三廢”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污染物檢測與治理等方面的環境統計報告。而上市公司中,重污染行業的總體披露比例比非重污染行業的總體披露比例高,主要原因也在于國家環保總局強制要求重污染行業對其環境事項進行披露,由此看來,我國目前的環境信息披露主要是強制性披露,而非自愿性披露。 二、加強企業環境成本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1.健全有關會計準則。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使環境會計有法可依,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統一的標準。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彌補會計準則、制度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缺陷和差距,正確反映企業環境問題,是當前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會計工作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更是環境會計發展的關鍵。因此應該建立有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會計準則及相關財務制度,讓我國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有制度可依,有規范可尋,這樣才能更好的完善我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2.環境財務信息報表的設計。環境財務信息報表設計的指導思想:在現有財務會計框架體系內,形成一套賬二套表,可以將與環境財務信息相關的貨幣金額按照規范格式填列于報表項目欄內,減少環境信息披露的隨意性,特別是增加貨幣性項目披露的規范性。 (1)環境資產與環境負債項目表設計。環境資產是指企業用于環境治理與環境保護的資產,屬于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因此企業在日常核算中,屬于環境資產的部分,在一級科目下增設二級科目,如企業購置治理污染的機械設備廢氣凈化裝置,則記錄“固定資產——環境固定資產——廢氣凈化裝置”。環境負債指企業因過去的環境事項所形成的,需在未來以資產的流出或勞務的提供來履行的義務。同樣,環境負債屬于負債的一部分,按照負債的確認標準,對于已經發生的可以確認和計量的環境債務納入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中予以詳細列報,對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通過合理的方式予以報告。環境負債的日常核算方法與環境資產相同。對于環境所有者權益項目,也可以按明細劃分包括環境資本、環保基金(屬于盈余公積)、環境利潤等項目,但考慮到環境所有者權益項目不如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的直觀與關注,表中不予列示,鑒于此考慮將其稱之為“環境資產與環境負債項目表”以區別于常規的資產負債表。環境資產與環境負債項目表設計采用報告式,最后增加一列備注欄,可以簡要說明環境資產或環境負債各項目產生的原因等。 (2)環境支出與環境收益表設計。環境支出是企業當期發生與環境相關各種支出,包括計入各項費用的支出以及計入各項資產的支出。同樣,企業在日常核算損益的過程中,注意明細科目。如“管理費用——環境管理費用——排污費”等。環境財務費用是企業因環境治理而借入的借款發生的利息支出,當屬于資本化利息時則計入相應的環境資產。對于當期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環境支出計入相應的資產科目,列示于表中。 環境問題給企業帶來的并不完全是支出與損失,開展環境工作也能給企業帶來一部分收益,包括直接收益、間接收益。一方面企業通過加強環境治理帶來直接收益,如企業利用“三廢”生產產品的銷售收入,因環境治理帶來的稅金減免、接受捐贈收入等,這些容易計量應反映在環境收益中。另一方面,由于企業實施環保措施帶來的間接收益,如企業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和預防工作提高了企業形象而增加產品的銷售收入,基于謹慎性原則及其本身計量的不準確,間接收益不予披露,因此環境收益僅披露直接收益。日常核算中,環境收益一般計入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中。對于環保稅收減免收入,除日常核算還應設置備查賬簿做輔助記錄。環境收益包括四部分,如“計入營業外收入的環境收益”應設置“利用‘三費’生產產品的銷售收入”等明細項目,以此類推。 3.加強社會和政府監督。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往往不會全面、如實地披露對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因此,應加強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包括行政管理、監督和專項環境審計。其中,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國家審計機關進行的專項環境審計,可強化對環境會計的再監督,有助于環境會計的創建和不斷完善。會計事務所或國家審計機關應根據國家有關的環保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會計法規、制度和準則,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實性進行審查與鑒定,以取信于社會公眾,強化國家宏觀調控,并促使企業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我國應當一方面對環境會計信息向社會公眾公布提出要求,提高社會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的積極性,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象由單一的政府轉向企業所有的利益關系人。 4.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加強環境保護教育,轉變思想認識。首先通過宣傳和教育,要在全社會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其次要使企業充分認識到他們的行為是環境和資源破壞的直接因素,督促他們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樹立企業綠色意識。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到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密切聯系,他們才會考慮建立健全企業環境管理和檢測機構,才會在做出一些經濟決策時考慮到環境因素。企業管理人員也只有充分認識到會計工作與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認識到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可在環境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環境會計才能得到真正的推行;同時要對廣大會計人員進行環境再教育,使他們對會計在環境保護中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有正確的認識,學習有關環境會計的核算披露方法等,在實務中做好環境會計工作。樹立綠色文明理念,大力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強化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使得企業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主動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使得公眾認識到環保的與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要求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參考文獻: [1]顧曉,封嘩.中美日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差異研究[J].經濟經緯,2006(03). [2]黃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初探[J].企業經濟,2007(04). [3]耿閃清,方麗娟,王天東.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研究述評[J].財會月刊,2007(08).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