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如何用小米思維打破傳統教育成本結構
佚名
()教育行業的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是傳統的教育行業做線上教育有優勢還是互聯網做線上教育更有優勢?縱觀如今的教育行業,已經由一枝獨秀,到三足鼎立,再到現在的百花齊放。細數2013年至今,不論是傳統的教育機構還是互聯網巨頭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在線教育,在線教育業也接二連三的迸發了幾個標志性事件:百度和阿里巴巴分別推出百度教育和淘寶同學,騰訊推出QQ教育和騰訊大學;網易、新浪、360、金山等互聯網企業亦推出自己的在線教育產品。
51Talk在2012年年底獲得DCM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在2013年年底又完成了1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其中小米CEO雷軍旗下的順為創投基金是本輪的領投方。一下子51Talk無憂英語也被期望成為英語培訓領域的小米手機。不走“貴族式”英語培訓路線的51Talk也有其自己的創辦出發點和運營優勢。誓言要做產品為王的品牌商的51Talk無憂英語接受了創業家雜志的采訪,在創建團隊和教學管理方面為廣大教育行業創業者分享了自己的寶貴經驗。
以下為51Talk無憂英語創始人黃佳佳口述:
清華的互聯網氛圍激發了我做在線教育的想法——最初做日本市場的對外漢語
我在清華讀的日語專業,同時清華本身的互聯網氛圍還是挺濃的,加上我是學語言的,所以理所當然就想到了用互聯網推廣語言這回事兒。一開始我們還不是做的英語,而是日語,因為對日語比較熟悉。
還沒畢業,我們就已經開始做日語的在線培訓了,不過那個時候規模很小,幾個人有點想法就開始做了,做了Talk China網站的前身叫Special Chinese online。其實邏輯跟現在的51Talk很相似的。因為清華離北語很近嘛,于是我們當時就在中關村那邊租了個辦公室,當時的規模很小,我們招聘了很多北語的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在線教日本人學中文。
據我了解,在日本,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線下的語言培訓機構都是中國人到日本去教學,留學生會講日語但不一定會教日語,所以我覺得會說和會教是兩個事情。后來我們在日本有了一個partner,幫我們改善了整個在線的培訓,主要依賴Skype來教日本人學中文。當時在日本的online教授中文的市場份額中,我們大概能排到前兩名,成績蠻不錯的。而且我們沒有做任何的廣告,純粹就是靠口碑,因為我們的老師請的是國內最好的師資。
國內剛性需求帶來市場機會,引發回國做英語線上教育的出發點
從2007年畢業到2009年,我們一直通過online的形式教日本人學中文。但我發現,在日本我們做的這個領域還屬于一個小眾市場。從這幾年的經驗我們看到,在日本,學習中文的需求不是很高漲,沒有剛性需求。就像很多在華美國人只需在飯桌上會講幾句“你好”,“干杯”就行了。我自身覺得自己英文不夠好,所以有想學英語的需求。那時我自己也跑了幾家像華爾街,英孚的這樣的培訓機構,我當時對國內的這一塊市場并不了解,僅覺得外資的這種培訓機構更注重營銷。后來徐小平老師評論現在國內的一些培訓機構的說法更貼切,這些機構采取的模式是健身房模式(就是通過強大的銷售模式先讓你一次性消費很多,然后賺不去上課的人的錢),這個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我當年在日本學英語,就是在一個在線的網站學的,大概在2009年,當時他們就很先進的采用菲律賓外教,我當時學了一個月,花了500多元左右,學完后覺得效果很好。而且總體來說日本人的工資大概是中國人的4到5倍吧,但,中國人學英語的花費反而是日本人的4到5倍,換算過來兩者的相對成本比可達到20:1。
所以2011年的1月我們正式開始試水國內的英語在線教育。我在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發現不知道具體從哪年開始,學英語在中國變成了奢飾行為,但、而在像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學英語就是一個很大眾化平民化的事情。所以讓我開始思考,可不可以用在線教日本人中文的方式來做在線的教中國人英語,來改變這個市場現狀。
我個人認為只有將“聽說讀寫”四部分進行提升,學語言有了輸入才會有輸出。因此我們想做一個以語言應用為目的的在線英語培訓機構。
公司運營首先解決師資問題——找到優質的菲律賓外教不容易
我們從2011年的7月開始找老師。一開始也是通過一些朋友的幫忙在菲律賓找老師。我們最開始在菲律賓設立了一個很小的辦公室,也在網站上發帖,有一批菲律賓老師愿意嘗試,而經過我們的層層選拔后,最后召集了最初的5到10名老師,同時在國內進行online的講課。
召集好老師就開始招募學員了。最開始也是發動身邊的朋友,讓朋友推薦,也有在滬江上打廣告來獲得流量獲取。最開始的一個月我自己也是親力親為,親自去做銷售和客服。
用系統化的課程加上有體系的晉級培訓來保證老師的教學效果
通過一些渠道獲取了用戶,用戶通過在線上的引導,就可以自己約課了。我們當時還沒有Call Center,因此我們是第一家用戶在線上自己完成課程整個流程的培訓機構。從用戶看到廣告,到網站,再到注冊,有流程引導,進行約課,然后體驗課程。當時的價格是499元包月,30節課。當時的課程也只是選擇了第三方的教程“新概念”“劍橋英語”等。
在運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師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們組建了一個幾十個人的團隊,用超過500個小時的研發時間,研發了我們自己的教學方案。我們現在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在用我們研發自己的課程。老師講課會用51Talk研發的教材配合一套固有的教案,按照規定的模式講課。此外,對老師我們也有系統的培訓,比如說入職培訓,晉級培訓,從而保證老師的優勝略汰。
我認為對老師的管理和課程的模式化是很重要的,先有體系課程,再有體系的培訓。具體的過程我們也摸索了很久。因為在當下中國有產權研發教程的培訓機構是很少的。
51Talk老師的上課模式是標準化的,比如課程最開始的Warm up,不能超過三分鐘,單詞拓展也具體寫在教案上,同時,我們也鼓勵老師因材施教,在標準化的課程體系上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教學。我們也有一個團隊做老師的監測管理,QA團隊,每個月都會抽取老師的錄音進行監測,同時也參考學員的反饋,從學生的角度給老師評分。
用“短時間,高頻率”的方式來保證學員的課程體驗并進行追蹤跟進
老師每周上課的時間我們是有入門規定的,所以上課時間有保證。我們一直以來只做一對一教學。盡可能保證讓學生張口說英語,而不是一直讓老師說。
51Talk一直以來注重“1個W,3個H”,W——who,誰來教?所以外教這種沉浸式的教學是很重要的,而且不對老師中文水平做要求。全程英文教學,當然前期也會有學員的不適應,但這是語言學習的必經階段,堅持下來就能提高。我們對學員也會有最初的診斷,現在有一套很系統的考測標準,就像查視力一樣,課程的第一節課就是學員的英語程度測試。我們現在有16個級別,全部學完需要上千個小時。我們會結合,咨詢客戶的目標來規劃他的時間,學語言本身就是耗費時間的,我們強調短時間,高頻率。我們還會設立周目標,有學習顧問來進行電話跟進。
我們的16個級別是學員的晉級體系,相當于考試。也有一個標準的體系和雅思等應試的分數對應。我們的顧問會及時跟進學員的學習進程。
我們自己研發了適合和在線教育的CRM系統,有策略地緊跟學員。對缺課的學員,系統也會進行跟蹤提醒,幾天不上課會有短信提醒,很長一段時間不上課會有菲律賓的外教直接電話聯系學員。
我們的用戶大部分是年輕的白領,還有部分少兒用戶。少兒的課后反饋是最好的,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效果沒有那么功利。
菲律賓外教是特色也是優勢
用菲律賓外教首先不存在教學時差的問題,用歐美的老師就會有時差。其次菲律賓老師的服務意識很強,很熱情,像朋友一樣的教學方式,這一點也是菲律賓這個國家的國民性。第三就是人力成本低,互聯網的優勢就是為用戶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和服務。
英語是菲律賓人的官方通用語言,因為老師自身也有學習的系統經歷,教學反而會更加認真。而且菲律賓老師在韓國等亞洲國家已經很普及了。從互聯網層面來看,我們選擇菲律賓老師也是對的,因為我們做在線教育,營收一半是靠口碑。
在線教育三大優勢“高效性”“更便捷”“更實惠”有望打破傳統教育市場成本結構
在線教育的三大優勢,第一個優勢是高效性。在線教育的產品能不能存活就是看他是不是高效。我們注重英語學習的時間頻率,短時間,多頻率。第二個是更便捷。第三個是更實惠。我們覺得互聯網的價值觀就是打破信息的不對稱,面對大眾,更加實惠。線上教育對成人教育而言可能會有一個革命性的意義。
從時間和價格因素出發,在K12領域,家長會考慮孩子的時間付出。但成人領域,高性價比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i黑馬認為:在整個采訪中,創始人黃佳佳反復提到的幾個詞“短時間”“高頻率”,是51Talk區別于其他在線教育的特別之處。“更高效”“更便捷”“更實惠”既是51Talk的優勢,也是無憂英語小米思維的體現。今后,51Talk表示也會繼續熱情擁抱其他的平臺,將在線教育做得更深入。(來源:i黑馬 作者:趙凱琳 編選:免費論文下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