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簡析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癥結與出路

薛敏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與政府投入的逐漸縮減,大學資源變得愈來愈緊張。高校該如何面對經費緊張的問題不僅是國內高校面臨的頑疾,同時也是國外高校發展中的頭等大事。美國當屬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資體制的典型代表,通過梳理高等教育成本的概念與歷史演變過程,結合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投資體制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一些相應的策略,以期為豐富我國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提供啟示。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成本;財政撥款;學費;融資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格局,然而,相比發達國家的機構還有許多不規范之處。本文旨在為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籌謀獻策,能夠使得各高校依據自己的特點走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新路子。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概念界定

1.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概念的提出與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是息息相關的,國內關于教育成本的概念有著不同的解釋。如王善邁認為,教育成本是通過貨幣來體現的,是由社會和受教育個人或家庭直接或間接支付的、用于培養學生的全部費用。靳希斌認為,教育成本指培養一名學生所支付的全部費用,指在校學生上學期間所消耗的直接和間接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總和。范先佐認為,所謂教育成本,是指培養學生所耗費的社會勞動,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其貨幣表現為培養學生由社會和受教育者個人直接、間接支付的全部費用。綜上所述,這幾種觀點本質是一致的,都認為教育成本是一種培養學生所消耗的資源綜合,不僅包括實際成本,也包括機會成本。 2.高等教育成本 顧名思義,高等教育成本即是指人們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既包括高等教育的社會成本,也包括高等教育的個人成本。其社會成本主要表現為社會捐贈,個人成本是指為接受高等教育而承擔的在學期間的所有費用。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理論支撐與歷史演變

美國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資體制之所以如此成功,也是因為其有深厚的理論基礎為依據的。充分理解人力資本理論與成本分擔理論有利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1.人力資本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人力資本理論”中提及,人力資本是對人力的投資,表現為凝結在勞動者身上的資本,具體可以通過人工作的智力和技能來表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人力資本投資得到的收益要遠遠大于對物質資本的投資。可以說,投資人力資本是有生產性意義的,以對高等教育的投資為前提。因此,教育投資同樣是一種生產性投資。高等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最佳途徑,生產出大批具有生產能力的人力產品。而且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還可以通過開發科技成果、轉讓知識產權等渠道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這成為了高等教育成本多元化中的“一元”。 高等教育是具有收益性的,而這種收益性主要體現在個體身上,基本上是接受教育年限越多的勞動者獲得的報酬也會相應地提高。因此,個人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擔中必然要占據一定的比例,主要以收繳學生的學費為手段。 2.成本分擔理論 高等教育是通過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的,然而其中得利的不僅是國家和社會,更直接的是個人受益。根據市場機制中的“誰受益誰承擔”理念的基本原則,受益方都要承擔相應的高等教育成本。高等教育不屬于純公共產品,受益方不僅有政府也有個人,其作為準公共產品,就應當由政府和個人共同承擔其成本,政府主要是對高等教育進行財政撥款,個人表現為向高校繳納學費。高校學生從業之后,受益的就有社會和企業,因此它們也應該為高等教育成本進行分擔,可以以社會捐贈的形式體現。 約翰斯通認為,無論什么體制的國家,高等教育的成本都必須由以下四方來分擔:國家、家長和學生、社會(雇主和納稅人)和高等院校。 3.美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形成的歷史演變 1862年《莫雷爾法案》的頒布開創了私人與政府共同投資辦學的局面,州立大學逐漸興起;二戰后,1945-1974年,美國為了提升經濟與軍事實力而加大了對高等教育的投入;20世紀70年代,由于美國的經濟衰退,聯邦政府對高等教育資助力度的下調,使得其成本走向多元化。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擔中的癥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逐漸擴大,質量與效益方面也有明顯的進步。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經費也形成了多渠道籌措的模式。多元化高校辦學經費來源主要有政府撥款、教育附加費、學雜費、校辦產業和經營收益用于教育的經費、個人和社會組織的捐贈、教育基金、承接科研課題或與企事業單位進行科研合作所取得的收入、學校貸款和從資本市場上取得的利息收入等。 1.財政撥款機制現有的缺陷 政府的財政性撥款嚴重不足已經對高等教育的發展造成了影響,然而在經費使用分配時又出現了分配不科學的現象。各高校獲得的撥款數額主要是依據該校的在校生數與生均撥款的乘積進行計算的,學生多的學校得到的撥款數額就多,這樣的財政撥款只是單一地為學校輸送資金,對高校之間的競爭以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2.高校內部經費使用不合理 高校的經費不僅要用于教學與科研上,還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保證行政與后勤的正常運作,大批退休工作人員的養老金也是較大的一筆費用,單靠政府的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高校的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失衡,重行政輕學術的現象比比皆是,在多數經費使用上都出現了尋租的現象。 3.高校收費標準不合理 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高效收費制度以來,我國高校的學費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然而作為農民數量居多的我國,學費的快速提升明顯超過了人們的經濟承受能力。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低于500元的占2.64%,低于1500元的占32.1%,低于2500元的占64.56%,低于3500元的占81.96%。同年我國高校的學費平均為3550元,也就是說我國有82%的農村家庭無法承擔一名大學生一年的學費,再加上高昂的住宿費、生活費、交通費及其他學習用品支出,無力負擔子女高等教育費用的農民家庭會占據更高的比例。 4.社會捐贈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的捐贈機制 1999年,我國高校收到用于辦學的社會捐贈經費16.4億元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辦學經費的不足。但從總體上看,沒有形成社會捐贈的特定規模,在教育經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較低。然而,社會捐贈已經成為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主要力量。高校的內外部管理方面都沒有足夠地注重社會捐贈的作用。

四、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出路

目前,我國的高校仍然是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大學經費仍以政府撥款為主渠道。《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要對高等教育投資體制進行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的財政撥款為主,以征收用于高等教育稅費、收繳學生學雜費、收取校企合作產業收入、社會捐贈、集資和設立高等教育基金會等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體制。我國雖然形成了多元化投資高等教育的格局,但各渠道間的問題重重,為此提出若干對策。 1.提高財政撥款在高等教育投資中的比例 根據約翰斯通的成本分擔理論,政府作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要加大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撥款力度。高等教育作為公共產品,理應由政府來辦,加大對高校發展的資金投入。 2.優惠減免稅、費 在增加財政撥款(政府撥款的依據為在校學生數和科研服務方向,招的學生越多,獲得政府的撥款就越多)的同時,政府要動員各部門,如工商、稅務等部門,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對教育部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 3.制訂合理的高等教育學費和留學生學費的征收標準 面對著國內外高等教育市場的巨大競爭壓力,我國不得不在練好“內功”上下功夫,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辦學質量方面做文章,這樣就可以有理由提高學費的征收比例,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讓學生負擔一定的教育經費,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補償定額的教育經費已經早已經被人們所認可。 4.增強自主融資意識 (1)大力進行科學技術開發,加速對科學技術的轉化。大學是通過“發明專利,創造出新知識”來為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的。大學可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出讓給企業等。這樣既能給學校帶來運轉經費,又可以省去大學搞市場開發的精力。優勢之一:所得資金可以再一次被投入到新的科研項目中,從而實現學校科研的良性運作;優勢之二:可以使大學集中精力搞科技研究與發明。因此,要積極鼓勵高校進行科技成果轉讓,緩解高校辦學經費緊張的局面。 比利時用科研專利來進行資金籌措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借鑒,具體途徑是:高校的實驗室與產業界進行合作,高校提供實驗設備和科研隊伍,直接開發產品與生產產品。這樣,高校通過出賣科研專利不僅可以得到更高的經濟收益,同時又壯大了科研力量。 (2)發行一定的高等教育債券。國外高校憑借著自身的聲望,按照商業界慣例,發行一定數額的債券來緩解經費緊張的做法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成立高等教育基金會。為了進一步推動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支持,可以成立高等教育基金會。高校要加大對企業界捐款的依賴度。而且在得到捐贈經費后,高校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教學與科研活動。 積極爭取社會捐贈與個人募捐,要使其進一步制度化。如建立相應的大學募捐機構,注意保持與剛剛畢業的新校友的聯系,掌握他們的工作去向。高校可以通過采取各種方式,讓校友們感覺到即使自己已經畢業了,但還是學校的一員,學校是他們的依托。讓校友感受到是母校給他們提供的學習機會,為他們步入社會儲存能量。高校通過舉辦校友聯誼會,邀請校友回校座談、講學,探望領導和老師,和同學聚會等方式,讓他們重溫舊日的美好校園生活。同樣校友也不會忘記母校的恩情,他們通過捐款、捐物來報答母校。

五、結語

雖然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但是有黨和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人民思想覺悟的不斷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高等教育多方力量辦學的格局會越做越好。可以說,目前我國高校正處在向經費籌集多元化的過渡階段,我國大學經費籌措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將指日可待。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