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職院校旅游地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未知
摘 要:高職院校旅游地理課程肩負著為21世紀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旅游人才的歷史使命。只有創設教學情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建設實踐基地、加快教師培養,才能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變化的應變能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旅游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旅游地理課程;創新能力;培養
一、高職院校旅游地理課程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創新能力是指人類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在社會實踐中通過思維活動去發展和創造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旅游地理課程作為高職旅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時代發展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和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朝陽產業”之稱的旅游業已發展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增長勢頭最強勁的產業之一。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與世界旅游業同步,也呈現和諧、健康的高速發展態勢,并確立了到2020年實現由亞洲旅游大國到世界旅游強國的宏偉目標,旅游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同時急需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了適應現代旅游業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旅游地理課程作為高職旅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更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另外,旅游地理課程是隨著我國現代化旅游業的興起和發展而形成的一門新興課程,尚處于發展和進一步完善提高階段,加強其創新研究和探索也是時代的要求。
2.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迫切需要
旅行社、旅游公司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旅游業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就要有一大批具有寬知識、高技能、高素質、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來支撐。我國旅游教育開始較晚,由于人才培養的相對滯后,造成導游的綜合知識水平較低,旅游行業國際接待能力明顯不足等。從研究內容看,旅游地理課程是研究人類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新興課程,涉及旅游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知識性、理論性和實踐性,對培養企業急需的既有知識、又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有重要意義。
二、旅游地理課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1.創設良好的情景,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創造人格的形成與創造思維的形成,有賴于長期綜合性的陶冶與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諧、安全的精神環境,是創新素質成長不可缺少的背景條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圍當中,才會有人格的自由與舒展,才會有思維的活躍與激蕩,進而才有創新潛能的迸發。因此,創設良好的情景,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激情,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就成為旅游地理課程實施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師生平等地交流,真誠地對話,民主地協商,友善地合作,不歧視、不強求、不壓制,才能實現師生心靈的磨合,情感的共鳴;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無拘無束,學習熱情高漲,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活動就顯得更為活躍。而在那些過分嚴肅、呆板、緊張的旅游地理教學氣氛中,學生就容易出現厭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上課只是為應付教師而被動地學習,效率低,嚴重阻礙了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旅游地理課程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景,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友好、真實的學習氛圍,提供暢所欲言的互動空間,促進學生靈感的火花自由綻放。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囊括了所有現代教育媒體,諸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廣播、電視、語言程序學習機以及電子計算機等,這些現代教育媒體構成了幻燈投影教學、錄音錄像教學、廣播電視教學、語言實驗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一系列教學系統。現代教育技術的各種手段,都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能夠把形、聲、色相結合,把時間和空間結合在一起,把教學內容中的宏觀現象、微觀結構及在變化運動中的形象逼真地反映出來,而且能夠反復地分段獨立使用,這是文字教材所無法比擬的。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運用的信息量大,單靠課堂講授難以滿足學生對知識信息的獲取;把投影、錄像、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可開闊學生眼界,拓寬思路,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如互聯網上搜狐旅游頻道等眾多的旅游地理網站,匯集了豐富的旅游地理資源,把許多難以感知的旅游地理景觀都呈現在學生眼前,降低了學生理解旅游地理地貌的難度。地貌旅游資源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地貌、冰川地貌、風沙地貌、丹霞地貌等多種類型,形態各異,學生平時對這些地貌接觸很少,難以在大腦中想象其各自的形態,旅游地理課程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給學生播放一些介紹各類地貌的光盤。這些光盤形式新穎,內容豐富,聲形兼備,動靜結合,可刺激學生的視覺感覺,形象、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其創新思維。
實踐證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是實現高職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自動化,以及教學內容的立體化、生動化,知識結構的全面化、綜合化,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旅游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
3.提高旅游地理課程教師創新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旅游地理課程必須注重提高教師創新素質。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大對碩士以上畢業生和具有豐富經驗、實踐能力較強人才的吸引力度;其次,學院出資鼓勵現有教師通過國內外進修、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在職碩士、博士培養等途徑來提高學歷層次,改善學歷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和實踐能力,實施以內培為主、外引為輔、內培外引相結合的教師培養計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第三,校企結合,產學研結合,讓旅游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使教師向“雙師型”方向發展;第四,聘用旅游企業的管理者、旅游行業行政官員、現行旅游行業資深從業人員作兼職教師,建立起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
4.建設旅游地理課程創新基地,優化創新型人才培養環境
實習、實訓是高職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作為應用型、實踐性較強的高職旅游地理課程,在教學實踐上有著特殊的要求,必須建設比較穩定的實習與實訓基地。可由專業課程教師深入到實習與實訓基地,就所講授的內容制作出整套的實習項目,如旅游資源調查實習、旅游線路設計實習等,讓學生帶著這些項目參與實習,達到充分利用實習與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目的。旅游地理課程除擁有校內實習與實訓基地以外,還應在一些旅游景點和旅游城市開辟多處校外實習與實訓基地。
5.鼓勵學生參與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
旅游地理課程是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培養的是服務性極強的復合性人才,在理論方面“必需、夠用”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比如直接讓學生參加旅行團,以一個游客的身份對自己所生活的周邊風景名勝進行認識實習,同時也觀察旅行團中導游的工作,并進行模擬導游講解;再如在講授旅游資源的一般體驗性評價時,安排學生到附近著名的旅游景區面對面地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聽取游客的意見,最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對旅游資源做出中肯評價。在這種實際調研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李強.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應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遼寧高職學報,2003(2).
[2]張厚團.論高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1(4).
[3]夏昌祥,楊永鋒.高職院校開展創新教育的實踐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
[4]李勝芬.旅游地理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學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