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參加高血壓俱樂部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狀況的影響
唐紅利 肖燦 陳勁
【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高血壓患者參加高血壓俱樂部接受健康教育后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 對125名高血壓患者以俱樂部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并在參加俱樂部前后采用自我管理狀況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結果 社區高血壓患者參與俱樂部活動后自我管理問卷各項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較參加前有顯著改變(P<0.01)。結論 參加高血壓俱樂部不僅是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知識有深刻認識,同時也明白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增強了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整體提高。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病,也是我國人群腦卒中和冠心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極度缺乏,預防觀念比較淡薄,僅1/3左右的人能有意識地進行疾病管理[1]。我衛生院2009年5月成立社區高血壓俱樂部,由一名資深內分泌科副主任醫生、兩名主治醫生以及兩名主管護師負責管理,凡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均可免費加入,成為會員。俱樂部為每位會員建立健康檔案,每月開設1-2次高血壓自我管理方法的健康講座,就診時免費掛號,提供免費健康咨詢,至2011年5月底已有會員500多名。通過參加高血壓俱樂部的方式,我院所轄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擇2009年2月-2010年11月參加俱樂部的初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25例。其中男72例,女53例,平均年齡(65.3士12.7)歲,文化程度大專34例,高中61例,初中以下的30例。入選對象均為進行高血壓篩查中發現及在社區醫院就診和治療高血壓。且除高血壓外無明顯慢性并發癥,均符合中國高血壓聯盟1999年提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病程0到1年,均自愿參加高血壓俱樂部活動。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①一般資料問卷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高血壓病程等。②自我管理狀況問卷。依據相關文獻自行編制,該問卷從以下9個層面對自我管理狀況進行評價:飲食控制、服藥依從性、情緒管理、堅持運動[2]、血壓監測[3]、隨訪情況[3]、不吸煙、限酒/不飲酒、體質量控制。其中堅持運動、血壓監測、隨訪及飲食控制、情緒管理中的條目根據按很少、偶爾、經常、都/總是四級評分,粗分1~4分,再折合成每個層面1分,≥0.75分認為管理佳;不吸煙、限酒/不飲酒、體質量控制則為二級評分,回答“是”得1分,“否”則不得分。服藥依從性根據戴俊明等[4]編制的4個問題判斷,1個答否得0.25分,≥0.75分為依從性好。該問卷每個層面總分為1分,共9分。總分≥7.20分為自我管理佳,6.30~7.19分為自我管理較好,5.40~6.29分為自我管理一般,<5.40分為自我管理差。
1.2.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形式,由主管護師在患者入俱樂部前、及參加高血壓俱樂部1年后分別進行調查,在排除第三者干擾的情況下,采取面對面的方法收集資料。
1.2.2.1 高血壓的基本教育: 本組高血壓病人均接受高血壓的專題知識培訓很少,真正理解、掌握并用之防治的更少,大多一知半解。我俱樂部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高血壓生理、病理、危險因素、后果、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強化保健意識等全方位進行宣傳教育。
1.2.2.2 膳食指導: 國際公認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是超重、高鹽膳食及中度以上飲酒[5]。俱樂部組織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制定膳食原則,指導平衡膳食。①減少鈉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要超過6 g。②指導患者積極改善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高的肉類,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及魚類。③注意補充鉀和鈣。研究表明,鉀與血壓呈明顯負相關,故而應增加含鉀多、含鈣高的食物,如綠葉菜、鮮奶、豆類制品等。④多吃蔬菜和水果。試驗證明,增加果蔬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其降壓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纖維和低脂肪的綜合作用。⑤限制飲酒。飲酒和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之間呈線性相關,大量飲酒可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發生。另外,飲酒還可降低降壓藥物療效,因此應提倡高血壓病人戒酒。
1.2.2.3 運動指導: 俱樂部根據會員的不同的身體狀況協助制定適合不同個體的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時間,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研究證實,散步、慢跑,太極拳是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病有效的運動處方[6]。俱樂部免費提供運動場所,每周組織會員運動3次~5次,每次持續20 ~60 min。
1.2.2.4 心理干預: 大量研究證實,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俱樂部采剛心理疏導、認知療法、行為治療等心理行為干預形式結合放松訓練、音樂治療、興趣培養、氣功等方法以放松病人的緊張情緒,有效降低血壓。 1.2.2.5 生活方式指導: 本組125例患者有58例作息時間不規律,大多因退休后無事可做,便以打牌、看電視消磨時間,經常一坐就是十幾小時。針對這些情況,利用俱樂部組織參與集體活動的優勢,寓教于樂的良好氛圍,指導患者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1.2.2.6 遵醫行為干預: 高血壓是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疾病,但很多患者因“血壓正常,就可停藥”的錯誤認知導致遵醫行為依從性差。俱樂部采取集體講座和個體講解的方法,加強對病人用藥依從性的教育,使病人充分認識到遵醫服藥對治療高血壓、防止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性,堅持長期服藥,使血壓下降并穩定在正常范圍以內。
1.2.3統計學方法采用Excel軟件錄入數據,SPSS 11.5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果
社區高血壓患者參與俱樂部活動后,自我管理九個層面的得分、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佳的人數均較參加俱樂部前有較大改變,經統計學處理,(P<0.01)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表2)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社區護理干預的基本形式,成立高血壓俱樂部是開展社區健康教育的科學、實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通過患者親力親為參與集體活動,相互交流治療方法和保健經驗,顯著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轉變不良生活方式,逐漸形成健康行為。
本研究表明,參加高血壓俱樂部患者的9個層次自我管理評分均較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有顯著改變。高血壓患者中以中老年居多,掌握知識能力有限,且承擔主要家務活動,屬于自己的業余時間很少。參加高血壓俱樂部后,集中人力物力,高效節時,既學習了知識,又參與了活動是具體符合患者需要的健康教育,時間上也循序漸進,保障了患者能全面的掌握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并保證患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了一般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能保證等缺點。每次俱樂部大課堂活動后,讓患者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彼此鼓勵加強信心。充分調動和發揮了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自律性。由被動的接受治療護理變為主動的自我管理,自愿維護和促進自己的健康,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和延緩了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彭新民,謝多雙,章衛,等.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態度與行為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7):534—536.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1(8):94-102.
[3] 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共識專家委員會.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10(9):641-652.
[4] 戴俊明.傅華.沈貽諤.原發性高血壓藥物依從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9,8(3):143-146.
[5]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7.
[6] 陳希萍,潘杰,李子萍等.高血壓病病人社區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8,5(22):12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