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突破車輛鍛壓零部件同質化競爭的創新與管理
付國濤
論文摘要:對我國傳統的工程機械零部件管理及同質化競爭進行分析,介紹突破傳統同質化競爭的具體做法,闡述新的管理方法的優點,證明新的管理方法的可行性。
論文關鍵詞:車輛鍛壓零部件;同質化競爭;創新與管理;實施效果
一、背景
南陽市紅陽鍛造有限公司由中國兵器河南北方紅陽工業集團控股,由原集團所屬鍛造、沖壓、機加等相關車間為主體整體改制而成立,依托軍工技術致力于民用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經營的股份制企業。公司成立于2001年,擁有固定資產1.3億元,其中各類鍛造、沖壓、機加設備400余臺套,擁有多條全機能數控柔性化生產線和機械加工中心,具有國內先進的熱、冷擠壓技術工藝和較強的機械加工、鍛造、精鍛、模具制造和熱處理能力,年鍛件生產能力達5萬噸。成立伊始,公司即以工程機械、車用零部件鍛壓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為核心。公司在該行業的大背景下,難以形成自身的品牌優勢,銷售收入多年來在5000萬元關口的左右徘徊。自2006年來,公司提出以愿景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標準為牽引實現同質化競爭企業轉型超越的發展模式,經過幾年的努力,將自身打造成為工程機械支承軸產品的國內領軍企業,闖出了一條同質化競爭企業的突圍之路,實現了車輛鍛壓零部件同質化競爭企業的轉型超越。
二、基本內涵
以愿景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標準為牽引實現同質化競爭企業轉型超越的發展模式的基本內涵是: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切合企業所處行業和自身實際,選準自己在細分市場中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特色,以技術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為著力點,把握住產品行業標準制定的主動權,規范行業準入門檻和發展秩序,全面提升企業在細分市場中的話語權、影響力和控制力,使企業成為細分市場的開拓者、收獲者和領先者。
三、主要內容、做法
(一)企業愿景策劃和戰略定位選擇
同質化競爭是目前各行各業所存在的一種普通態勢。在這種大環境中,企業首要關注的關鍵就是以行業環境和企業自身條件為基礎,因地制宜地選擇自身的發展愿景和戰略定位,選擇參與競爭的角度和方式。公司認為,企業發展愿景和戰略定位是適應于企業發展階段和內在品行的自然要求,是滿足市場需求,保持價值增長,實現更大跨越的新的著力點。
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提出了“堅定不移的貫徹實施名配角戰略,做好自身的細分市場,創最可信賴的鍛件供應商,做最受尊敬的行業領先者”的發展愿景,著力提升產品在行業細分市場的影響力,打造車輛軸類鍛壓產品的國內領軍企業。在企業發展定位的選擇上,一方面根據公司的產品發展歷程,公司將自身定位在為主機廠提供配套鍛件產品的配角;另一方面公司提出要著力于發展和鞏固與國內外行業領域內知名企業的合作,即所配套的企業要守信用、有名氣;同時,公司致力于將自身打造成為所處行業的名角,做細分市場的行業領先者。公司認為,隨著行業發展的逐步成熟,產業集中化發展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快,勢必會出現在相關產品的市場上占有率最高,在新產品開發、營銷等方面處于主導和領先地位的行業領先者。如果我們不能充分認識這樣的行業發展規律,不樹立爭當行業領先者的遠大理想抱負,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群雄逐鹿中加快發展,將自身打造成為行業領先者,血雨腥風過后的命運必然是被吃掉的“小魚”。
以公司發展愿景和發展定位為導向,公司提出了“抓市場、調結構、降成本、擴產能、育人才”的工作方針,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公司可持續發展與員工收入水平穩步提高為目標,以差異化經營、專業化發展為發展主線,在公司發展上更加注重調整優化結構、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使公司逐步由規模效益型向效率效益型轉變,實現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的統一。
(二)創新是動力
創新包括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組織模式等的開發、引入和開拓,也包含將所有創新轉化為實際商業成果和經濟績效。企業有效創新活動是一個以核心技術創新為基點、以技術的產業化生效為導向、以驅動產業整體協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為根本目的的系統性過程。在創新點的選擇上,南陽市紅陽鍛造有限公司著重抓了以下三點: 1、技術創新市場化是技術創新的立足點和根本歸宿。技術創新的起點和終點是實現創新技術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創新技術能否實現其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在于它能否滿足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市場的需求是變化的,企業處在市場的最前沿,對于市場及其變化的理解最為深刻,因此在技術創新的選項和立項上,就應從一開始就緊緊扣住市場的需求。近年來公司在技術創新上下了功夫。公司在企業內部契合公司產品生產流程,圍繞著影響和制約公司成本、效率和質量的沖拔、熱處理和精加工環節,著重推進了產品的降本增效工作。首先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毛坯精化工作,不斷提升單件產品鋼材利用率。面對實際,公司領導班子堅定信念,強勢推行,一方面開展深入的形勢任務教育,并帶領骨干員工走出去,到業內其他企業參觀學習,同時用內外部鮮活生動的事例來教育感化每位員工,促進員工低成本生產意識的提高,堅定上下降本增效的信心;另一方面通過企業自身技術優勢和聘請業內知名專家指導相結合,對現行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和技改,制定科學細致的技術方案和獎懲細則,全面推行;其次是積極推行模具壽命攻關,較好的解決了沖壓模具消耗過大、效率不高的問題。公司技術、管理人員做了大量工作,從模具結構的設計到模具材料的篩選及鍛造、熱處理、機加工采取全方位、多層次的科研攻關,獲得了3項專利成果,使模具壽命相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最高的提高20余倍;最后是采用余熱淬火工藝,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推進企業的進步,降低生產成本。在熱處理工藝當中,采用余熱淬火工藝相比我公司以前采用的常規熱處理工藝所需成本要降低50%左右,但該項技術多年以來公司始終沒有很好地掌握和運用,過去由于工藝裝備等原因,利用余熱淬火所生產的產品沒有達到圖定的技術指標要求。近年來,公司將余熱淬火技術列為重點技術攻關項目,項目組成員吸取過去試驗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設計制作了余熱淬火裝備,通過多次試驗最終獲得了成功。該項技術應用不但能使公司熱處理成本降低50%,并且跟國家提倡的節能環保要求契合,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2、把握好市場營銷的深度和廣度。公司推出了“螞蟥戰略”,要求對市場進行深層次、滲透性開發,做一個市場就像螞蟥吸血一樣,做實、做深、做透,同時圍繞市場進行相關產品的滲透性開發,即針對現有成熟客戶的需求,不斷開發適合公司實際的關聯性鍛件產品。同時,公司要求市場營銷一定要把握好廣度,要處理好爭市場和調結構的關系。爭市場是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加大,產能和市場資源的不匹配矛盾明顯加大時的刺激導向,但一旦市場止跌企穩,就必須適時調整市場結構,使市場擴張建立在結構優化的基礎之上。
3、制定產品行業標準,樹立國內行業第一品牌形象。南陽市紅陽鍛造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工程機械支承軸是工程機械傳動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件,但多年來不僅相關制造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且國家也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在這種背景下公司清醒地認識到,標準是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誰掌握了標準制定的主動權,誰就掌握了市場。我司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與國內工程機械領域柳工、徐工、徐州美馳、龍工、臨工、山工等行業知名品牌全面合作的戰略供應商,有能力也有責任制定相關產品的行業標準,引導行業細分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诖朔N認識,公司勇擔行業發展重任,成立制定專家小組,主動承擔了產品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經過歷時一年的調研、起草、座談修改,完成了該標準的初稿,公司起草申報的支撐軸國家行業標準項目已經于2010年11月底得到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正式批復立項,預定于2011年完成項目,通過評審。
四、實施效果
2010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2.1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7倍,全年上繳稅收550萬元,比2006年增長了5倍,全年實現凈利潤265萬元,在崗員工人均收入突破2.8萬元,各項經營指標再創公司發展史上的新高。幾年來,公司屢次榮獲中國兵器河南北方紅陽工業集團民品生產經營先進單位,南陽市納稅先進單位等榮譽。2010年,公司進入河南省鑄鍛行業50強企業,當選為河南省鑄鍛協會理事單位。
古語云: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公司通過以戰略目標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標準制定為突破口的發展模式的強力推進,有效地聚合了公司內部各項資源,找準了發展的突破口,使企業擁有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步入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實現了車輛鍛壓零部件同質化競爭企業的轉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