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稱“工業管理”專業的湖南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務器自建“英文國際論文網”,一年內在全國收取
佚名
一名自稱“工業管理”專業的湖南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務器自建“英文國際”,一年內在全國收取50多人“代發”論文費約200萬元。被騙者竟然很多是國內科研機構研究員、大學副教授、講師或醫生。
買賣論文“一條龍”
近期,重慶一家科研單位研究員付某向重慶警方報案稱,自己被“英文國際”以“代發”論文的名義,騙去人民幣4萬元。警方順藤摸瓜,最近在湖南將該網站負責人王某抓獲。
初步查明,王某于2011年初通過境外網站免費提供的服務器注冊“英文國際”。網站運行一年,有50多人像付某一樣被騙,主要來自四川、浙江、山東、重慶等省市的高校和科研單位。
“我只參加過自學考試,根本沒有能力,交給被騙學者的論文都是從網上拼湊的。”王某在看守所告訴記者。為了讓“客戶”上鉤,王某編造謊言稱:“網站可以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網站跟多個學術期刊合作密切,即使被編輯發現抄襲,也能發表……”王某坦言,有的謊言連自己都難以相信,但那些高學歷者卻深信不疑。
案件破獲后,警方根據線索核查到受害人的真實身份了解情況。但一些人不愿承認,聲稱“怕影響到工作前途和學術聲譽”。一些受騙人也向警方坦言,花幾萬塊錢能辦成一件“自己沒能力做,但為評職稱又必須做”的事情,太有誘惑力,僥幸心理讓人忍不住一試。
“論文買賣”有監管空白
記者追蹤調查發現,這只是國內“代發論文”市場的一角。隨意上網查找,像“英文國際”一樣自稱可“代發論文”的網站,在互聯網上可搜出10多萬條信息。甚至在淘寶商城,“、代發、代投、代修改”各類期刊論文的店鋪有10多家,有的店鋪顯示最近成交超過百筆。
令人吃驚的是,面對龐大的論文“代發”市場,目前工商、教育、科研等部門因其“違規不違法”,竟然尚無明確的管理清查辦法。
重慶辦案人員郭躍強說,警方以“經濟詐騙案”對王某立案的依據,是王某在明知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向受害人承諾可以在SCI期刊等雜志上發表論文。如果是單純的論文和買賣交易,雖擾亂學術研究和教育秩序,但難尋管理和清查依據,警方也很難立案。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鄧卓明說,“買賣論文”的行為有悖學術道德,嚴重違反科研、教學、職稱評定等國家相關規定。為此,有關專家呼吁國家出臺新規,盡快專項治理明碼標價的論文買賣市場。(新華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