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車間組織”管理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改革
王莉 董春利
論文摘要:探討了基于“車間組織”管理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改革。借鑒企業生產管理經驗,以項目為中心組織開展課程實踐教學;構建“教學工廠”實踐平臺,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引進企業管理制度,采用“車間組織”的實踐教學模式等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
論文關鍵詞:實踐教學;教學工廠;車間組織;通信技術;CDIO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一些專業課程的教學仍是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教學難度較大,課程教學內容包含多方面內容,實踐教學僅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由于遠離職業工作環境,不僅給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同時由于脫離實際,學生在課程學完之后實踐動手能力存在很大不足。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浪潮的到來,對高職技術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必須充分反映當今社會企業的生產實際。通過學習掌握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崗位職業能力。我們借鑒企業生產管理經驗,以項目為中心,以“教學工廠”為平臺,引進企業管理制度,采用“車間組織”的實踐教學模式,以“通信技術”課程為例,對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教學改革。
一、以項目為中心,開展課程實踐教學
項目是指一系列獨特的、復雜的并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活動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或目的,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預算、資源限定內,依據規范完成。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種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學習。我們在“通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中,注重以項目為中心開展“做中學、做中教”,實施先會后懂的教學邏輯,注重培養學生的工作過程性知識;以項目的運行過程為評價的重要依據,注重學生能力的評價。CDIO代表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為此,我們以CDIO項目為“通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的主線,設置一級項目(課程綜合訓練項目)、二級項目(課程模塊訓練子項目)。將實踐教學內容分為通信基礎、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移動通信、通信業務網和接入網等6個二級子項目,2~3個課程一級綜合訓練項目。例如:我們先后開展了以收音機的組裝和調試為學習領域構造項目,涵蓋了通信系統基礎、模擬信號基帶傳輸、頻帶傳輸等內容。以數字移動電話的組裝和調試為學習領域構造項目,涵蓋了模擬信號數字化和數字信號基帶、頻帶傳輸等內容。以GSM、WCDMA手機的拆裝與測試為學習領域構造項目,涵蓋了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系統的內容。以電信網、有線電視網和計算機通信網的相互滲透、互相兼容的光纖同軸電纜混合網,即“三網融合”作為一級綜合訓練項目。通過與北京達盛科技公司、中興通訊等企業的合作,采用企業中真實工作項目為學習載體,運用企業生產性項目作為實踐教學內容,以項目為載體承載知識、技能和素養的訓練;通過項目的“設計—制作”,鞏固、運用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的硬技能與軟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CDIO教育模式要求學生基于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學習與實踐。根據學生學習的程度將大項目細分為一系列小任務,然后共同制訂實踐項目的教學目標,通過實踐教師的正面引導有效地指導學生完成作品,最后形成企業產品。在整個項目完成過程中,讓學生全程參與,使學生從中掌握“通信技術”課程的技能,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將企業項目作為實踐內容運用到“通信技術”實踐教學中,能使企業業務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學生作品與企業產品相互統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將企業的項目任務作為學校教學資源,同時,將學生的練習作品作為企業的產品資源,有效地實現了“資源共享,校企雙贏”的目的。
二、構建“教學工廠”實踐平臺,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教學工廠”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把國際先進的校企合作辦學理念本土化的成功嘗試。通過“教學工廠”模式使學生通過工作完成項目來學習專業的技能,院校實現了教學環境工廠化,教學管理的企業化和教學過程的工作化。我們將校內實訓室通過企業與學院共建,形成與企業緊密合作的“教學工廠”,一方面可開展校內學生的實踐教學,另一方面可開展社會培訓,為社會培養企業所需員工。學生通過在項目組中與教師、企業工程師一起進行通信產品研發,掌握相關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提高工程實踐能力。
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傳感網)等概念的提出和實施以及3G的全面推廣、4G的研發使用,無線通信產業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我們積極與南京江寧涉及無線通信產業知名企業合作,開發的項目包括無線通信WCDMA手機、TD-SCDMA手機、新一代RFID機頂盒生產項目等。通過與中興通訊等企業共同建設現代綜合通信的“教學工廠”,在“教學工廠”里將可以完成通信類實訓項目幾十項,為學生在校園就可以感受了最先進的3G應用技術、三網融合技術。綜合了程控交換、光傳輸、電信項目工程實施、數據通訊和3G、Epon光接入等一系列網絡通信功能,使其成為學生培養、師資培訓與交流、對外服務及教科研活動的重要基地。“教學工廠”給學生提供了程控技術及寬帶接入技術驗證性、觀測性、指標性的實訓項目,同時也提供了程控及寬帶接入設備操作方面的課題。也可以做一些相關工程設計和組網方面的內容,系統測試、維護和管理,可以對學生進行程控及寬帶接入技術方面的助理工程師職業技能培訓。
通過“教學工廠”的建設與實施,教師和學生可以接觸到許多前沿的現代通信設備,開闊思路和眼界,這樣可以提高老師和學生現代通信應用方面的水平。同時,利用現有平臺進行相關課題開發與研究,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發揮認證與培訓的社會品牌作用。為了使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教師推薦題目或學生自擬題目,在老師的指導下理解如何進行選題、調研、制定設計方案,最終完成系統測試、維護和管理等過程。在課題的設計過程中,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工廠”學習性工作實踐,學生經歷了通信技術領域的產品設計、生產、調試、管理的完整工作過程。通過企業的引進、設備的投入、營造了產學一體化的“教學工廠”環境,“教學工廠”既是教室又是企業的車間,真正做到“教室與車間合一”。 三、引進企業管理制度,采用“車間組織”的實踐教學模式
在模擬通信、數字通信和移動通信實踐教學中,數字移動電話的組裝和調試,GSM、WCDMA手機的拆裝與測試,我們按照電信企業真實的車間產品生產、檢測、驗收等組織過程,我們采用“車間組織”的實踐教學模式,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班組”,讓學生成為準員工,參與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教師充當車間主任、技術主管。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互助地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引入企業管理體系進行教學過程監控與管理。建立了教學督導制度,對教學秩序、教學過程、教學質量進行督導。
為什么要設計“車間組織”教學環境呢?因為CDIO項目的“設計—制作”全過程是以工作過程導向的,要讓學生身為準員工體會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這一點體現了CDIO項目以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通過重新組建班級學生團隊,引入企業管理體系,學生身為準員工能更好地合作完成項目,鍛煉了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和責任心,提升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同時可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1.“車間組織”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
按照企業車間組織模式,我們將學生班級細化為班組。高職院校每個學生班級人數一般在50人以內,我們將其按每組5~6人,將其分成8~10個班組,每個班組和企業一樣,設一位班組長。班組長不固定,由教師和班組學生共同確定。班組長負責組織完成整個工作任務,如組織討論、制訂計劃等,并起到監控督促的作用。
通過企業車間組織模式,教師不再是單純的教師身份,他即是車間主任又是車間技術主管。作為車間主任,他負責車間的生產組織、日常考勤、過程監控與反饋處理;作為技術主管,他要負責車間的技術咨詢、故障處理、技術反饋和質量控制等工作。學生作為班組長和班子成員,獨立完成整個工作任務,提高了每個組員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而且通過擔當班組長還培養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2.學生團隊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
通過實踐教學內容項目化,增強實踐環節的情景化,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依據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教學工廠”為平臺的項目化實踐教學按項目的“設計—制作”完成整個工作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將學生分成班組,每個班組共同經歷整個工作過程,共同完成工作任務,激發團隊智慧培養創新能力。例如:要求學生不只是全面地了解數字移動電話的工作原理,還要求每個班組能編制設計組裝和調試各個流程,還要根據設計方案,班組討論并組織實施。這樣,通過完成工作任務的學習情景,使得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組織能力、協調工作精神、安全意識、敬崗愛業精神等得到充分的演練。
項目匯報活動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完成數字移動電話的安裝后,通過組織項目匯報,培養學生的項目開發能力和語言表達等溝通協調能力。組織項目匯報活動,要貫穿于完成項目的整個工作過程中。在數字移動電話調試項目的實施中,可先構思、設計數字移動電話的射頻電路,再讓各小組代表進行項目設計匯報和討論信號處理過程,讓教師和全體學生共同進行評價。每個班組按照評價意見進行改進,再次構思、設計射頻電路,直到每個班組達到項目的要求。在項目實現、運作后還應進行項目的匯報總結和討論,這樣可進一步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
3.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
數字移動電話的組裝和調試學習情境是按車間產品生產、檢測、驗收等整個實際工作過程設計實施的,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整個實際工作過程情況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課程能力目標的重要依據。由學生參與考核與評價,多方位、多角度對學生工作任務內容的領會和完成情況,工作過程的參與狀況,特別是項目工作過程中的表現等,進行全面考核并記入成績。班組長在班組完成項目任務后,發放項目考核與評價表,要求學生按評分內容細則在組內自評,班組與班組間相互評價,按各項標準分值如實填寫好考核與評價表,由班組長收集上交給指導教師。教師結合每個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對每個教學生進行評價,把學生評分、班組評分、教師評分乘以各自的權重相加得出每個學生的綜合成績,再計入按照項目驗收運行情況的成績,得到該課程考核的最終成績。
這種考核與評價方法加大了日常完成項目任務工作過程考核的比重,注重能力考核,使考核不但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而且成為學生再學習與培養訓練的組成部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四、結束語
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借鑒企業生產管理經驗,采用“車間組織”管理的實踐教學方式,以項目為中心組織開展課程實踐教學,創建“教學工廠”平臺,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技能型創新人才。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該項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