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高??蒲泄芾聿块T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中的作用
馬陸杰
摘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這不是現實的生產力,它只有通過轉化,與生產相結合,才能使科技成果變成新產品,來促進生產的科學化和產品現代化。
關鍵詞高??蒲泄芾沓晒D化
1高??蒲谐晒D化低下的原因
高校面臨的任務是要培養21世紀的高級建設人才,同時高等學校也是我國科學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比較集中地方,在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方面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高等學校往往單純重視承擔科研項目,不重視強化科研成果轉化,雖然有一些成果轉化方面的課題立項多,實際研究成果轉化較少,轉化以后能形成現實生產力的更少去年。據統計,我國高校目前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約有67萬人,占全國科研力量的22%,但經過千辛萬苦研究后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術專利,只是擺在那里,來之高閣,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能和作用。造成各種成果轉化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1.1高校科學研究成果本身存在著脫離社會市場的需求
成果本身的先進性、創造性、成熟度、可操作性是科研成果轉化的前提。部分高等學??茖W研究人員申請科研立項、發表論文僅僅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科研工作量,滿足于評獎、提職稱、分房子,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認識。由于長期以來受經濟辦學模式和研究模式的慣性所致,一部分從事科研人員在研究選題時,只注意文獻的檢索,專為學術而研究,成果遠離市場需求,遠離市場,因此這種潛在生產力的轉化便無人談起。另有一部分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者,很少或限于條件只是坐書房,從概念到概念,從原理到原理去推演,去思考。科學研究的成果只有社會生產實踐中不斷地接受檢驗,才能逐步準確化、科學化??茖W研究失去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生產的進步也能促進科學研究的深入。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本身存在著脫離社會市場的需求,這種狀況如果長期發展下去,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必將走向一個死胡同。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必須要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斷成長,才能真正發揮鄧小平同志所講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高校的科研工作人員如果長期脫離實際、脫離市場,不深入到社會生產實踐中去,不了解市場行情,一味地鉆到“象牙塔”中,是絕對不可能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
1.2企業等科研成果的受體不了解高等學校的科研情況
“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推動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1999年8月20日下發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里的重要內容。技術創新,是指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前提。企業應進一步重視對高??萍汲晒南?、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最后必須通過企業的行為才能轉化為生產力。一方面企業需要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高校也有許多這方面科研成果,但由于許多企業缺乏對高等學??蒲星闆r的深入了解,特別企業是對高等學??蒲羞\行機制了解的更少,對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對企業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所以二者很難結合到一起。一些企業熱忠于所謂的“概念”炒作,不愿意真正投資于高新技術,致使許多高新技術的轉化中途夭折。
1.3高等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缺乏正確引導高校科研方向
高??蒲谐晒墓芾聿块T承擔成果的組織、協調,管理成果的立項、研究與推廣運用的職能。這涉及到高等學??蒲泄芾砣藛T的素質和高校科研的目標和理念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今天,高等學校要有與此相適應的科研觀念、科研思路、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高校的許多科技成果存在著“含金量低”、離市場及企業要求有較大差距等問題,這同高??萍家訌娮陨淼膭撔鹿ぷ饔^念有較大的關系。高等學校缺乏高素質的科研成果管理和經營人才以及有些高校領導對科技產業化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等因素,是影響當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1.4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是高??萍兼満彤a業鏈之間缺乏有機轉化中介
高等學校中的廣大科研工作者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更缺乏這個方面的社會經驗,這就需要中介機構來擔負這方面的工作。長期以來,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者不重視自己的成果的經營,思想不解放,視這種事為不務正業,導致自己的成果長期得不到轉化。目前一般的成果轉化中介依賴于會議,新聞出版等。缺乏專門從事高等學校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中介機構和中介人員是導致我國高??蒲修D化率低又一個重要原因。專門從事科研成果轉化的中介機構人員,目前在社會上十分稀少,它與科研自身特點有很大的關系,直接導致科研轉化率低下。
2充分發揮高??蒲泄芾聿块T對科研成果轉化中的作用
2.1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體制,積極引導高校教師進行科學研究
高校要根據各個學校的具體制定相應政策,合理安排工作量,使具體教師和科研人員可以利用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專門從事科研工作。包括深入企業調研,到企業兼職合作研究,進行產品開發,作工業性現場試驗,創辦高科技企業,促進科研和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具體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第一,高校教師在超額完成一定教學和科研工作量的情況下,可以實行帶薪科研休假制度,在一定的時間內,自由的進行科學研究,做好科技成果不斷完善和推廣轉化工作。第二,科研人員在承擔科研項目,任務比較繁重時可以提出申請暫不承擔教學任務,工資和各項統籌由本人負擔,可以在科研經費中列支。第三,支持科研人員創辦科技企業、到企業兼職、技術入股??蒲腥藛T可以申請留職創業,工資和各項統籌由本人承擔,并向學校交付一定費用,使用學校知識產權的支付相應費用。主要工作告一段落后,允許他們回到高校,競爭上崗。高校科技管理部門要建立適當激勵機制,既有利于大學寬松的、自由的研究環境,又有利于隊伍的整合和學科的交叉,能產生新的生長點。要考慮高?,F在這種科研處的管理方式進行體制和機制創新。如何來整合隊伍,如何來組織一些重大的項目。把各種力量組合在一起,用什么杠桿來實現。
2.2高校科研管理部門要積極引導高??蒲忻嫦蚴袌?/p>
要加強高等學校與企業、科研機構的聯合協作。高??蒲腥藛T積極從事技術發明,并通過專利許可和技術轉讓等形式,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高??蒲信c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在開展科技創新的同時,不斷為社會提供經過嚴格科研訓練的各類專業化人才。根據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雙邊、多邊技術協作機制,通過相互兼職、培訓等形式,加強不同單位科技人員的交流。目前,我國高??蒲谢顒优c市場和生產是脫節的,導致其成果在應用價值的局限性,而生產企業又多是沒有強大技術開發能力的生產車間型的企業,所以他們希望的是完整成套的生產技術和產品。要以產業化為目標,確定科研課題,轉化科研成果,這就需要我們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工作,一方面深入了解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應用方向,進行成果產業化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場前景預測;另一方面,對一個需求技術的企業要進行實地調查,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等。只有這樣高校和生產企業之間才能產生紐帶。
2.3高??蒲泄芾聿块T應該加強成果轉化的“售”后服務
高??蒲泄芾頇C構在轉化成果的中,不僅是連接高??蒲屑夹g人員和企業的橋梁,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同時,要幫助企業進行人員培訓,對企業職工進行繼續教育,提高其素質。再者對轉化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現場指導,不要以為成果“售”出后便萬事大吉。要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建立自己的“售”后跟蹤服務隊伍,不斷地開發出新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斷地為企業進行技術服務。
2.4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校科研管理隊伍
管理是一門科學,身為科研管理人員,首先就要懂得科學研究,最起碼也要對本領域科研的基本知識、發展動態、發展前景以及國家對該領域的方針、政策有所了解。這是干好該項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同時科研管理人員還必須具有一定的綜合素質,要有明確的目標,具有綜合分析能力,重在創新;把握全局,具有起草文件的能力,重在嚴謹;獨當一面,具有處理問題的能力,重在落實;科學管理具有綜合協調能力,重在靈活。科學思維進而產生科學決策;善于理解新的觀念,與人探討新的問題,交流是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習新理論和新經驗。科研部門要自己走向市場,所以要求科研管理人員不僅要作好內部工作,而且注重對外宣傳本單位的科技成果等工作是必要的一環,這對于增強本單位的信息流量、整體活力很重要。具有一定的公關和交際與社會溝通能力,是將科研成果向企業推廣過程中應該具備的一項個人能力。
(責任編輯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