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淺論中學作文教學改革
黃誠
摘要:長期以來,傳統的作文教學存在諸多弊端,去除弊端,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切實做好中學作文教學改革。走出“應試作文”的泥沼,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情感。教會學生積累寫作材料和語言材料。
關鍵詞:作文教學 改革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語文教學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而長期以來,傳統的作文教學不死不活效率低,存在諸多弊端,如何醫治和擺脫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痼疾,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想就此略陳管見,請教同仁。
一、走出“應試作文”的泥沼
大多數語文教師,都清楚文無定法,更深知公式化、模式化是作文的大忌,但真正在教學中又是怎樣做的呢?先讓我們看看教師們在作文課教學中的種種表現吧。
1、只盯著中、高考“指揮棒”而不訓練學生基本功的教學目的。很多語文老師在談及作文課教學目的時,幾乎都不加思索地回答:中考、高考出什么樣的題,我們就教什么樣的作文。于是,單純的考題寫作練習成了作文教學中的主流。
2、“八股式”作文的教學方法。不知從何時起,作文教學中公式化的教學方法興起,寫作教學中的八股文死灰復然。比如寫談論文,許多教師常常用一張相同的“秘方”,授予學生一個應萬變于不變的公式:議論文=提出論點+舉例論證+重提論點。似乎有了這個“秘方”,不管遇到什么題目都可以如法泡制,迎刃而解。
3、猜題押寶投機取巧的教學心理。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教學中猜題押寶現象尤為嚴重,在筆者所在學校,有一位優秀教師介紹了他的先進的經驗,他把近20 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目分門別類地歸納起來,然后教給學生哪類題目要寫哪些事例,如何開頭、結尾,讓學生把這些事例熟背熟記,以應付考試。他說:考試作文具有循環的規律,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一定無往而不勝。如此的作文教學,豈不誤人子弟?作文教學中的弊端還可以歷數很多,摒棄當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走出”應試作文“的泥沼,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二、切實做好中學作文教學改革
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說:“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樣的語言能力呢?需要的是出口成章的口頭表達能力,‘一目十行、過目成育’的閱讀能力,‘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的寫作能力。”可是目前教育狀況下的中學生作文水平令人堪憂,前不久有人在《北京文學》上撰文批評道:“學生的作文幾乎是假話、假感情、假故事之大全,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寫過扶殘疾人過街,給老師送傘,借同學橡皮一類的故事,他們快樂地編著一個個故事,然后套上時間、地點、人物,到老師那里領一個高分。”的確,在教育領域,如果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不思改革,那將有害于整整一代人,甚至不止這一代人。
那么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中,中學作文教學改革應該怎樣入手呢?
(一)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情感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潛能、智力的內在動力。有了這種內動力的驅使,學生就會逐漸地對作文訓練有好感、有熱情、有信心,進而產生寫作的欲望和濃厚的興趣。
俄國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說:“要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學生的感受,不考慮學生的情感,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就不能使他們始終如一地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只有當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和好感時,作文訓練才會有效果。中學作文教學基礎訓練把提高寫作興趣,培養寫作情感作為一項內容,這是遵循興趣性的原則的。寫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使學生由傳統作文教學的被動作文變為主動作文。 1、成立課外寫作興趣小組。做法有二:一是教師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讀寫訓練;二是由學生自己組織小型的“文學性”、“寫作社”,利用節假日開展活動,教師可適當參與或請當地、外地知名人物來講學、輔導,以開闊學生眼界、拓寬學生寫作思路。
2、開發多渠道寫作練習。如舉辦學生自寫自編的《手抄語文報》活動,并由老師來評定優良。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如定期辦好黑板報、學生優秀作文宣傳欄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會極為有利地促進學生練筆。
3、變教師命題為學生自己“找題”。教師不再規定具體的題目,而是只指定作文范圍、題材和體裁。具體的題目,由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定范圍自己去找,以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思考余地和獨立創造的空間。經過這樣大量的反復不懈的訓練,學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寫作能力。(當然也包括以更高起點審視題目統攝材料的能力)
4、有組織地開展寫作評比活動。每學期以學校或年級為單位搞一兩次作文比賽,評出等級并給予適當獎勵。這樣既可激發學生寫作熱情,還會對學生的學習觀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積累寫作材料和語言材料
閱讀、積累、寫作三者關系密切。閱讀是吸收,積累是儲存,寫作是傾吐。要想傾吐得好,就得注重平時的吸收和積累。我國元未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積葉成章”寫的《輟耕錄》就可謂是積累與寫作的成功范例。
1、積累寫作材料
①班級統一摘記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②個人自由摘記,要求分類進行,例如愛國主義的,珍惜時間的,自學成才的,勤奮鉆研的等等。③佳作摘要。如《讀寫月報》、《中學生優秀作文選》中的佳作,讓一個學生朗讀,其余的深重可邊聽邊摘要,或記論點、論據或記人物的語言描寫。
2、積累語言材料
①閱讀教材中的佳段妙語要求學生不但要背誦下來,而且要抄寫到筆記本上。②老師“補講”的名言、成語等,學生也要做摘記。③報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斷也是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教材。在積累材料時要求學生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準確、三要記牢。積累語言時還要注意多摘記有文采的生動活潑的語言。
綜觀當前中學寫作教學現狀,我們不能不承認,應試教育的巨大壓力使一部分教師還存在觀念上的問題。然而,改革在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素質教育的時代真正來臨了。所以,我們更應緊跟時代步伐,大膽改革,勇于創新,敢于和善于打破固有的觀念,為不斷開拓寫作教學新局面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