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麻辣游擊隊案例”看整合營銷的應用
張京宏
一、市場調查、市場選擇、市場細分、產品定位的STP技術無意識的應用
老馬2003年從重慶來到上海。剛來的時候,就做麻辣燙。他聽說上海人不怎么能吃辣,所以就把麻辣燙做的和其他人的一樣,非常淡,結果連續(xù)一年多,收支平淡,維持艱難。老馬說,一方面要進貨,原料要有成本,二方面要分析情況,和城管進行持續(xù)的、艱苦卓絕的游擊斗爭,三方面要有開支和向家里支付,因為孩子念大學,需要費用。
一年多的經營雖然沒怎么起色,但老馬和其他人不同。在一年多的經營中他發(fā)現(xiàn):真正來馬路邊吃麻辣燙的,上海本地人非常少,絕大部分是外地打工的人特別是大西南和北方的,而這幾個地方的人都喜歡吃辣,自己提供的不怎么辣的麻辣燙,真正的客戶市場只是一些不怎么講究辣與不辣的人,非常少。可不管怎么說,雖然艱難,但一個月下來也有將近900多塊的純收入,還能做。
老馬好琢磨。他想,既然上海本地人來這種馬路邊的非常少,那我為何還要刻意把川味本來的麻與辣去掉搞的這么淡?干脆恢復真正的川味,給大西南和北方的打工層面的人吃。這個市場選擇與自己產品的定位給老馬帶來了銷售業(yè)績驚人的上升。2004年8-9月,老馬的月平均凈收入達到1300元,比以前提高了大約50%。
在此后半年的經營中發(fā)現(xiàn),當這些客戶吃川味之后,一熱一辣,經常就要求喝啤酒。起初老馬沒有準備啤酒。后來時間長了,老馬分析出來了一個規(guī)律:凡是吃麻辣燙正宗川味的,都熱而辣,都有喝啤酒調和的欲望,這些人中有一些把這些潛在的要求提出來,問有沒有啤酒;有一些則不問,一看沒有就算了;同時,本來一個人能吃兩塊錢的串,一但喝了啤酒,往往能吃到4-5塊(老馬和其他人一樣,價格都是一元四串,0.25元一串)。
從2005年4月開始,老馬開始在攤位上放啤酒,結果下來,絕大部分客戶在吃了熱辣的串之后都要求喝啤酒,喝了又增加對串的需求,啤酒一瓶老馬賺0.7元,加上客人多吃,老馬平均一天晚上凈利在210-220元。到2006年底,老馬還清了借款,能保證準時給孩子學費,生意興隆,當然和城管的斗爭不能放松,隨時提高警惕,準備戰(zhàn)斗。
老馬說,現(xiàn)在孩子快大學畢業(yè)了,自己欠款也還完了,準備積累點錢,過一段時間正式租賃房子辦個體工商戶執(zhí)照進行經營,他掌握了規(guī)律,算了算,可行。
二 老馬的“麻辣游擊隊案例”帶給整合營銷的啟示
一是從盲目經營到仔細分析市場,選擇市場,市場細分和產品定位,實際上使用了STP營銷分析技術。S(Selection)是市場選擇,選擇大的市場層,T(Target)是市場細分,也就是目標市場;P(Position)是產品定位,就是自身的營銷定位。老馬的琢磨過程,實際上就是這三個過程的集合(參見: 沈宗南、張京宏 《藍徹斯特戰(zhàn)略在中國》,第一冊)。
二是充分分析消費行為的關聯(lián)性,進行整合營銷。對經常吃辣熱食物者來說,喝啤酒是其自身身體調和五味的方法,管用也見效。加上成本核算之后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所以老馬進行麻辣湯加啤酒的整合營銷之后,效果顯著。有人可能說,這個那個店都有啊。可您別忘記了,這是針對馬路攤販啊。有人再這條路上賣了十幾年的麻辣燙,現(xiàn)在依然如故。
三是不斷積累,確定良好的目標規(guī)劃。雖然老馬還在游擊,但其立意是追求守法、奮斗目標是通過一定積累成為合法的個體工商戶的。交談中老馬說,你說中國老百姓有幾個真那么壞的要對抗政府的?確實是生活艱辛,生計所迫啊,我們也想現(xiàn)在就遵守法紀,可現(xiàn)在沒有錢,開個門面的成本高,孩子上學,家里也欠帳,一家有一家難念的經。
根據(jù)筆者的調查,有確切的證據(jù)顯示,其實就是在美國白宮邊上,也天天有小販在擺攤,只是要納稅。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邊上,也有乞討者,只是每天要納稅。
三、結束語
本文行為目的,在于通過老馬的經營政策改進情況中的STP營銷分析技術應用,啤酒加麻辣燙的整合式營銷方案的運用及取得的實際成績,來對相關企業(yè)策劃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起到一些參考、啟發(fā)和建議。
以上是筆者的觀點,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