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打造民辦教育品牌
王麗芹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對民辦教育品牌建設的影響作用,民辦教育進入產業化的今天,整合營銷傳播所扮演的角色,整合營銷傳播中廣告效應對民辦教育品牌建設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整合營銷傳播 廣告效應 民辦教育 品牌建設改革開放以來,與我國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相適應,我國的民辦教育也獲得了極大發展,特別是各級各類民辦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已成為我國教育體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據有關資料顯示,21世紀,教育領域需求穩步上升,這也為各民辦教育集團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目前,我國的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教育的市場化運作使許多民辦教育機構都取得了成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辦學校加入到這個產業中來,競爭也更加激烈,這就要求民辦教育在營銷策略和方式上應像企業一樣進行整合營銷傳播。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曾經說過:“我們賣的是水,顧客買的是品牌。”由此可見,我們已經進入了品牌消費的時代,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民辦教育要想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勝出,必須利用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整合營銷傳播的內涵及意義 整合營銷傳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中,統一運用和協調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使不同的傳播工具在每一階段發揮出最佳的、統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協助品牌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的長期關系。也就是說,整合營銷傳播是以消費者為核心,重組企業行為和營銷行為,綜合協調地使用各種手段的傳播方式,以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傳播形象、傳播一致的產品信息,實現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迅速樹立產品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產品與消費者長期密切的關系,更有效地達到廣告傳播和產品行銷的目的。根據上面的定義,我們不難發現運用整合的營銷傳播策略能夠凸顯企業的品牌因素。因為策略性的整合傳播效果,將大于各種促銷方式和個別規劃及其執行的結果,同時還可避免個別規劃傳遞相互沖突的信息,從而使傳播效果達到最理想化。 首先,不同時空的“同一種聲音”有利于引起受眾的注意。當前我國民辦教育越辦越紅火,但教育項目產品同質化十分嚴重。教育消費者在消費不理性時代所關注的是學校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就業及科研等情況。但現今人們已經趨于理性,選擇學校時很重視學校在社會上的口碑。“最好的廣告就是滿意的顧客”,必須要在各方面使學生滿意,學校良好的口碑才能得以廣泛傳播。要使在校的學生滿意,就必須在教學質量、管理水平、特色教育、素質教育等方面下功夫。這時,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傳播民辦學校的同一種聲音(好的口碑),可增強宣傳信息刺激的強度,引起教育消費者的注意。 其次,整合營銷傳播的綜合效果還源于受眾信息處理的積累模式。人們在接受了十幾年的民辦教育的廣泛宣傳后,在頭腦中已經存儲了大量的信息,在廣告宣傳上,不能指望新信息迅速取代舊信息,而是要使新、舊信息結合。營銷傳播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受眾頭腦中的信息不斷儲存、比較、處理和反思。通過整合營銷傳播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通過不同的渠道傳播“同一種聲音”,便于受眾接受、處理所傳播的信息,提高傳播的效果。 由此可見,整合營銷傳播戰略可以突出品牌因素,它是實施民辦教育品牌形象建設工程的一種有效方法,如果在這一戰略指導下規劃并實施媒體、時機、廣告、資訊的有效組合,就可以使點滴的傳播動作和內容沉淀為民辦教育品牌資產。 二、整合營銷傳播在民辦教育品牌形象建設中的運用 運用整合傳播方法要求我們在做形象宣傳的策劃時進行一種整體性的傳播,集中傳達出民辦教育成果和各種有關品牌活動的統一形象,而且,所傳達的信息必須清楚一致;它要求我們進行多元化的傳播工具組合操作和比例安排,強調綜合傳播效果,為了在受眾心中形成更清晰和出色的民辦教育品牌形象,就要在整合傳播的戰略指導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形象塑造的傳播活動。 1、塑造優秀的民辦學校形象 民辦教育的發展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十多年來,從最初人們普遍對民辦教育不信任,到今天人們主動踴躍地來選擇,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受教育途徑來重視,這其間經歷了艱苦的觀念轉變過程。民辦教育發展初期,因為相關法制的不健全,導致一些民辦學校為了生存,以不規范的辦學行為擾亂了正常的教育秩序,直接損害了部分學生和家長的權益。這種失信的經營行為產生的直接后果是使社會部分人對民辦教育產生了誤解、懷疑,由此,民辦學校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大打折扣,如何扭轉這種局面,這就需要進行全方位的形象重塑。雖然近幾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還需作進一步的努力。這就需要用整合營銷傳播的理論,在實踐中去塑造優秀的品牌形象。 例如,青島黃海職業學校為滿足青島用人單位及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的需求,采取了校企結合的方式辦學,以最快的速度構建“基礎平臺+能力模塊+職業資格證書”的多功能課程體系以及構建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交流能力、汽車駕駛能力、公共關系能力+專業+特長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學校的教育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學生的自身技能與崗位需求的“零距離”,與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因為緊緊圍繞服務社會、服務學生做文章,學生就業率一直處于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 由此可見,民辦學校形象塑造除了利用各種媒介,還可以通過特色辦學而樹立口碑,從而達到塑造品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