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營銷已死:取悅“粉絲”當道
佚名
:對于一個“80后”而言,如果想留住你童年的記憶——肯德基吮指原味雞,那你就要參加“誰能代表肯德基由你來投票”的炸雞PK活動;而對于一個“90后”而言,如果要想留住你現在的最愛——黃金脆皮雞,也要通過投票的方式實現。將一個產品的去留完全交給消費者去決定,這在一個傳統餐飲品牌的營銷歷史上是很少的,而肯德基的營銷創新也算是融入了當下最熱門的互聯網思維——讓粉絲參與決定產品的走向。
提到當下最熱門的互聯網思維,人們幾乎都可以聯想到那些熱門的名字:馬佳佳、雕爺牛腩、黃太吉,然而這些品牌能否成為真正的品牌現在還很難下結論,但是用互聯網思維做營銷確實給了很多企業以啟發,互聯網思維也正在改變傳統營銷的模式。
消費者話語權時代到了
只有到了互聯網時代,企業才發現,如果所有的努力不能取悅于粉絲(消費者),那一切投入就是打水漂,市場的話語權回到消費者手中了。
對于互聯網思維的定義,眾說紛紜,有的說“免費、互動、高速”,有的說“平臺、互動、開放”,還有的說“平臺、互動、多元”。盡管說法各有側重,但是都繞不過去的一個特點就是“互動”,也就是說,要想凸顯互聯網思維的特性,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互動,更關鍵的是如何互動。
為了這次與消費者親密的互動,從來不請形象代言人的肯德基,為了這次大PK,破天荒地請來陳坤和柯震東分別為吮指原味雞和黃金脆皮雞代言,為的就是借助明星的號召力,吸引更多的粉絲選出他們心中最能代表肯德基的產品。最終吮指原味雞獲得了1078萬張選票,而黃金脆皮雞獲得了983萬張選票,吮指原味雞得以保留,而黃金脆皮雞可能短期內要與粉絲們說“再見”了。
對于兩款都很成熟的產品,讓消費者和粉絲決定其中一款產品的去留,這確實激發了消費者的參與,超過2000萬張的投票也確實顯示出這個活動帶來的效果。
雕爺牛腩前期的成功也離不開互動。據說,雕爺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盯著大眾點評、微博、微信。用戶只要有對菜品和服務不滿的聲音,都會立刻得到回饋。比如,粉絲認為哪道菜不好吃,這道菜就可能會被新菜取代,粉絲就餐過程中哪里不滿意,則可以憑官微回復獲得贈菜或者免單等。
作為互聯網思維下最典型的代表——小米,早把互動融入到產品中的品牌。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對于小米的互聯網思維的總結歸結為四點:首先是消費者參與,通過消費者參與的設計洞察了消費者的需求;二是互聯網渠道;三是互聯網營銷手段,小米的廣告費用只占0.5%,渠道成本又是1%以下,而通過營銷小米贏得了40%的性價比;最后是盈利模式,小米盈利模式的核心在于,他是靠小米云所提供的增值服務而不是通過硬件銷售來獲利。
不管是基于產品層面的消費者參與,還是基于營銷層面的與品牌互動,在營銷專家志起未來營銷咨詢機構總裁李志起看來,這都符合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只有到了互聯網時代,企業才發現,如果所有的努力不能取悅于粉絲(消費者),那一切投入就是打水漂,市場的話語權回到消費者手中了。
做出令人尖叫的產品
“偉大企業的成功都是因為產品創新的成功,產品是企業最大的戰略。因此,對于每一個企業而言,如何打造自己的戰略新品,是提升銷量的關鍵。”
黃太吉的“成功”既突然又愕然!
不知道在2013年的哪個時間點上,一家叫作黃太吉的煎餅店迅速走紅互聯網。黃太吉被廣泛關注則是因為被網友津津樂道的“黃太吉老板開著奔馳送外賣”的故事。通過不斷的網絡炒作,黃太吉不經意間就成為都市白領都想一嘗的“時尚煎餅”。
然而,大眾點評網上的評論卻將黃太吉“打回原形”,多數網友認為黃太吉煎餅用餐環境不錯、服務也好,但口味的確一般。“黃太吉裝修服務都很好,東西本身不行,完全沒有再去一次的欲望。估計最后和馬蘭拉面似的吧,火一陣子,然后店家喊累了人們也聽煩了,湊合存在著。”大眾點評一位網友評價道。
過度重視營銷炒作以及噱頭的制造,卻忽視了產品本身的口味,這成了黃太吉煎餅的先天性短板。
對于雕爺牛腩的質疑聲也多半因為產品。盡管雕爺對外表示,雕爺牛腩只有12個SKU,雖然相比傳統餐廳是少了很多,但是這是基于他自己的消費體驗和理論支撐。消費者姜小姐在消費了幾次雕爺牛腩之后,就對產品種類的“匱乏”深表擔憂,“盡管口感還不錯,但是總是這幾個有限的菜品,也太容易讓人厭倦了。”
作為植物醫生的總裁,解勇對于互聯網思維有著自己簡單直接的見解:做出可以讓人尖叫的產品,然后就是粉絲傳播。解勇認為,只要做好這兩件事就可以了。為此,植物醫生的產品和服務理念就是所謂的“量膚現配”。
有別于日常所熟知的4大肌膚類型,植物醫生對肌膚進行了精細化分類,特別關注12類肌膚的細微差別,針對這12類肌膚類型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產品系列和護膚方案?!耙簿褪钦f,進到我們專賣店的兩個顧客,購買到的化妝品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皮膚是一樣的,因此,適合他們的產品也不一樣,這是因為我們有上千個SKU,可以做到‘量膚現配’?!苯庥抡f。
“偉大企業的成功都是因為產品創新的成功,產品是企業最大的戰略。因此,對于每一個企業而言,如何打造自己的戰略新品,這是提升銷量的關鍵?!崩钪酒鹫f。
經營好你的粉絲
“傳統企業最應該學習的是,對于自己的核心用戶群時刻保持巨大的吸引力,并且盡可能提高這些核心用戶的活躍度以及轉換率?!?/p>
《哈佛商業評論》最近發文:廣告傳播、公共關系、品牌管理以及企業傳媒在內的傳統營銷手段都已經失效。你也許還沒有意識到,但是營銷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營銷已死。
傳統營銷到底死沒死,現在下結論也許為時過早,但有一點,如果不融入互聯網的營銷思維,對于企業而言,要想贏得“90后”消費群將變得越來越困難。看看小米是怎么做的吧?今天小米論壇有1000萬用戶,空間有1500萬,在微博和微信都有450萬~500萬用戶,MIUI的用戶已經有3000萬人。小米的論壇流量非常大,每天超過100萬,發帖量達到25萬以上,10倍于同類廠商。
這是小米精心打造的“粉絲經濟”?!皞鹘y企業最應該學習的是,對于自己的核心用戶群時刻保持巨大的吸引力,并且盡可能提高這些核心用戶的活躍度以及轉換率。甚至更進一步,像小米一樣,把這些用戶打造成自己的粉絲,這需要讓你的用戶獲得真正的極致體驗?!币苿踊ヂ摼W專家沈拓強調。
“互聯網最有意思的是粉絲文化,往往某個產品做得不錯時就會形成‘死忠’,一個產品越有人罵,‘死忠’就越堅強?!钡駹斨赋?,小米手機從誕生第一天開始就不停有人罵,而米粉們總是奮起反擊。一旦有了一定量的粉絲,那些提出批評的人就容易與粉絲形成罵戰,罵戰的結果就是流量的大漲,產品大賣。
蘋果、小米手機的粉絲經營基本是這個套路。而雕爺牛腩在微博傳播過程中也培養了一些忠實的粉絲。例如,如果粉絲認為某道菜不好吃,可能這道菜就會在菜單上很快消失;雕爺牛腩每個月都會更換菜單,其中變化或者不變的依據一定程度上就是粉絲的聲音;雕爺牛腩上新菜,一定會通過微信發給老用戶,有圖片、有文字、有口味描述,而這個不能在微博上發,以體現對老用戶的專屬性。
李志起認為,互聯網思維對于營銷的價值在于:依托互聯網做傳播,找到目標客群,也讓目標客群認識你,進行參與、互動;以用戶為核心進行產品開發,根據找到的目標客群做精準型“窄眾產品”,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微小改進、快速迭代、以互聯網手段收集粉絲的反饋,迅速改進產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