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期刊論鄧小平教育思想對成人教育發展的影響
佚名
本文主要論述中心內容如下:
深入領會鄧小平教育思想, 對進一步改革和 發展我國教育事業, 促進成人教育的發展具有重 要的現實意義。投稿期刊一、鄧小 平教 育思 想在 成人教 育發 展中 的 體現成人教育主要是對已經走上各種生產和工作 崗位的從業人員進行的教育, 我國的成人教育作 為一種教育制度被確立, 鄧小平的教育思想在成 人教育發展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 )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級期刊 鄧小平在論述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時 候深刻地指出,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解放生 產力、發展生產 力。指出: ! 科學技術是生產 力,這是非常正確的, 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 恐怕是第一生產力。? 1 ! 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 基礎在教育。?
當今世界, 正處于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新技術革命挑戰的時代, 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 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民族素質的競爭, 而從根本上說, 這些又都是一個 國家教育水平的競爭。鄧小平深刻地指 出: ! 我 們國家, 國力的強弱, 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 越來 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 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 3 成 人教育是一條不斷提高勞 動者素 質、發揮人才資源巨大優勢的必由之路。關于這 一點, 鄧小平始終強調成人教育的地 位和作用。 提出: ! 教育還是要兩條腿 走路。就高等 教育來 說, 大專院校是一條腿, 各種半工半讀的和業余的 大學是一條腿, 兩條腿走路。? 4 他的這種教育思 想極大地提高了全黨全社會對成人教育的認識和 重視程 度, 從 而加 速 了 成 人 教 育事 業 的 發 展。
1 985 年中共中央 #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指 出, 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 組成部分;
1 993 年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指出成人教 育是由傳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
教育制度; 1 995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十 條規定國家實行成人教育制度。改革開放以來, 黨和國家還相繼頒布了 #關于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定 ?,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 尤其是 198 7 年
國務院 批轉的 #關于改 革和發 展成 人教育 的決 定 ?指出: ! 成人教育是當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 進步的必要條件, 成人教育主要是對已經走上各種生產或工作崗位的人員進行的教育, 能夠直接 有效地提高勞動者和工作人員的素質, 從而可以 直接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時, 對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成人教育也有著直接的作用。? 1992 年鄧小平視 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以后, 全國掀起了新的思想 解放的熱潮, 黨中央、國務院又頒發了 #國家教委 關于進一步改革和發展成人高等 教育的意見 ?, 從而使我國成人教育在掃盲工作、崗位培訓、學歷教育、體制改革、提高辦學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輝 煌的成就。成人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 科 技進步的必要條件, 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二 )成人教育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一直是鄧小平對教育的 要求。 1978 年, 在全國 教育工作會議上, 鄧小平 指出: ! 為了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 格的人 才, 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在新的條件下, 如何更好地 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 %%這是培 養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一致、全面發展的新人的 根本途徑。 %%更重要的是整個教育事業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不然, 學生學的和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不相 適應, 學非所用, 用非所學, 豈不是從根本上破壞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 合的方針? 那又怎么可能調動學生學習和勞動的 積極性, 怎么可能滿足新的歷史時期向教育工作 提出的巨大要求? ? 5 鄧小平的這些思想, 特別強 調了教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 闡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大工業生產提出的 客觀要求, 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從分離走向結合的 必然趨勢, 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根 據鄧小平的指示, 國家教委在 #關于改革 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 ?中指出, 成人教育要從 我國國
情出發, 堅持直接有效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方向, 把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作為根本目的, 貫 徹學習與工作、生產的實際需要相結合的講求實 效的原則。要按照成人學習的特點, 采取多種辦 學形 式和靈 活多樣 的教 學方法, 不斷 提高 教育 質量。
(三 )成人教育是構建 學習型社會的 有效途 徑。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加強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 形成全民學 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要把我國沉重的人口負擔 轉化為人力資 源的優勢,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思想、科學文化素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是新世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 同奮斗目標。小康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 它 對國民的終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設學習型社會, 實現以成人教育為主的終身教育體系, 鄧小 平引用列寧的話, 對工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他指 出: ! 工人一分鐘也不會忘記自己需要知 識的力量。沒有知識, 工人就無法自衛; 有了知識, 工人就有了力量。這個真理在今天更加顯出它的重要 性。我們要掌握和發展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各行 各業的新技術新工藝, 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 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并且在上層建筑領域最終戰勝資產階級的 影響, 就必須培養具有高度科學文化水平的勞動 者, 必須造就宏大的又紅又專的工人階級知識分 子隊伍。? 6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農業的發展在 我國是至關重要的, 鄧小平認為, 農民不能只靠傳 統的耕作方式, 要學文化、學科學, 實現多種經營, 采用科學種植的方法, 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指 出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學。要大力加強 農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提高農作物單產、發展 多種經營、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決農村能源、保 護生態環境等等, 都要靠科學。不但工人、農民要不斷學習, 用科學指導勞動生產, 干部更要加強學 習, 提高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對此鄧小平指出:! 當前大 多數干 部還要 著重抓 緊三 個方面 的學習: 一個是學經濟學, 一個是學科學技術, 一個是學管理。學習好, 才可能領導好高速度、高水平的 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 7 ! 科學技術發展了, 國 際交流發展了, 我們的經濟一定要在國際上有競爭力, 要拿國際水平的尺度來衡量一下。在不斷 出現的新問題面前, 我們黨總是要學, 我們共產黨 人總是要學, 我們中國人民總是要學。誰也不能 安于落后, 落后就不 能生存。? 8 鄧小平對 全黨、 全國人民、各級干部提出的學習要求, 正是今天構 建學習型社會對全社會提出的要求, 是他的高瞻 遠矚所在。
二、鄧小平教育思想對成人教育的指導作用
按照鄧小平的教育思想和他對成人教育的精 辟論述,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成人教育事業得到較 快發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鄧小平的教育思想 對成人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 一 )成 人教育必須適應時代需要。成人教 育作為學校教育之外的教育, 其內涵和外延更豐 富、更廣泛, 教育內容和教育層次、教育形式具有 多樣性的特點, 教育對象是學校教育以外的全體 大眾。成人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成人教育必須符合 時代要求, 滿足人們需要。改革開放初期, 成人教育為失去進入高一級學府深造的數以百萬計的在 職人員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機會, 成人教育也獲 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迅速發展成為我國教
育事業的 ! 半壁江山 ?,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也
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這與鄧小平的成人教育
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1985 年, 他在全國教育工作 會議上指出, 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 教育搞上去 了, 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 不了的。 有了人才優勢, 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 我們 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他認為, 忽視教育的領導 者, 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 就領導不了 現代化建設。 21 世紀的成人教 育要全面提高人 的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為 構建學習型社會、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服務。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做到學以致用是時代賦 予教育的職責, 它既是成人教育的出發點, 又是成 人教育的目的, 也是鄧小平成人教育思想的一個 明顯特點。鄧小平的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
思想以及 1978 年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
!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同志都非常重視 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 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 這是改造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 在無產階 級取得政權之后, 這是培養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 一致、全面發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徑, 是逐步消滅腦 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的重要措施 ? 9 這一科學
論斷, 明確了教育必須適應新技術的發展, 培養時
代所需要的專門人才。 1992 年 鄧小平視察南方 時談到, 經濟建設的步子還應再大一些、再快一 些。而經濟建設的關鍵在于人才, 根據鄧小平的 南方談話精神, 國家制定了 #關于進一步 改革和 發展成人教育的意見 ?, 指出: ! 作為對各類高中 后的在職、從業人員進行多種教育的成人高等教 育, 擔負著直接有效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促進 生產力發展的艱巨任務和重要 責任。?成 人高等 教育要為社會培養、培訓相當數量學以致用的各 類專門人才, 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 為建設社會 主義精神文明, 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重 要的作用。
(二 )成人教育應直接 有效地為社會 主義經 濟建設服務。教育要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經濟發 展必須依靠教育, 而教育本身只有適應于、服務于 經濟建設, 才能發揮它的經濟功效。以經濟建設 為中心要求教育事業必須同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 應, 這是鄧小平對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論斷。成人教育是社會勞動 力再生產特殊形式的教育, 它同政治、經濟、社會 的關系密不可分, 具有普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成人教育必須堅持直接有效地為現代化建
設服務的方向, 堅持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 點, 提高勞動者尤其是廣大職工、農民的素質。成 人教育發展目標的確立和組織實施、發展規模、速 度、結構以及人才培養的規格等都必須與社會經
濟結構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隨著經濟 結構、技術結構和城鄉結構的大調整以及知識老 化周期的加速, 大量職工再就業需要培訓, 為此, 職工教育必須適應并滿足勞動力轉移所產生的教 育需求, 搞好職業培訓, 拓寬就業門路, 推進再就 業工程, 對新增勞動力和在職人員進行多樣化的 教育培訓 (其中包括再就業培訓 ), 培養大批高素 質勞動者和初中級技術人才, 促進經濟發展。針 對農村地域廣、青壯年文盲較多及農村成人教育 較薄弱的狀況, 尤其要加大教育為農業和農村工 作服務的力度, 要特別重視教育為農業和農村工 作服務的問題, 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教育, 深化農科 教結合和各類教育統籌的綜合改革, 對農村地區 義務教育畢業生或肄業生進行生產致富的實用技 術的培訓和創業教育, 為鄉鎮企業和農村產業升 級提供高質量的、合格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鄧小 平教 育思 想對 新時期 成人 教育 的 要求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的教育思想, 對指導新時 期的成人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教育職稱論文投稿鄧小平對成人教育的認識, 不僅只是從當時的國情出發, 而且從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出發, 他對成人教育的重 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 以其獨到的見解與全新的 視角為成人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對成人教育 的發展提出了要求。
( 一 )貫徹黨的教育 方針是歷史賦予 成人教 育的使命。新中國成立以后, 黨和政府非常重視 成人教育的發展,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識字班、掃 盲教育到黨的十一屆三 中全會后的學歷 補償教 育, 再到新時期的以崗位培訓和在職提高為主的 繼續教育, 成人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成人教育 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成人教育實踐在培養專門人才, 培訓從業人員方 面, 對鞏固政治基礎, 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 巨大貢獻。教育是經濟發展的智力基礎, 鄧小平 指出: ! 歷史上的生產資料, 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
請尊重作者版權,本文來于期刊網,查看全文請聯系站內客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