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人為本促進殘疾人事業與農場經濟同步發展
佚名
摘要:文章結合江蘇省連云港市東辛農場對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際做法,闡明了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本質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使殘疾人事業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殘疾人的素質,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殘疾人的生命質量和生存價值,才能營造一個“助殘、愛殘、扶殘” 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以人為本;殘疾人事業;農場經濟;同步發展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east Sim Farm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people with actual practice, sets out the n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dhere to the core of which is people-oriented, so that the cause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ynchroniz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disability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value in order to create a "disabled, the residual love, Fu Can" so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the cause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farm economy; develop at the same pace
前言
殘疾人事業是人道主義事業,也是人權保障事業。它的服務對象是殘疾人這一特殊困難群體,因此更要體現人文關懷。發展殘疾人事業的本質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提高殘疾人的素質,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殘疾人的生命質量和生存價值,營造一個“助殘、愛殘、扶殘”的社會環境。近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東辛農場民政辦公室在灌云縣政府和東辛農場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全心全意為東辛農場殘疾人謀福祉,為加快殘疾人事業與農場社會經濟同步發展,確立了新的理念,明確了新的目標。實踐使我們感到,要促進農場殘疾人事業的快速進步,必須實現與東辛農場社會經濟協調統籌發展。
一、 領導重視,組織到位
為了貫徹國家、省、市、縣殘聯有關文件精神,東辛農場民政辦在縣民政局、縣殘聯和農場領導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視全場殘疾人工作,優先解決殘疾人的特殊困難,為殘疾人盡快走上致富路鋪平道路。為了完善殘疾人事業,充分關心殘疾人弱勢群體,讓全農場所有殘疾人家庭都能減輕負擔,都能享受到農場改革發展成果,享受到農場黨委對他們本人及家庭的關愛,以朱明湘場長為首的東辛農場場領導一班人以“助殘愛殘”為原則,以關愛弱勢群體為己任,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果斷決策,在東辛農場職代會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增加殘疾人生活待遇,成立了殘疾人服務組織,為做好殘疾人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同時,農場領導在召開的全場殘疾人事業工作會議上指出,殘疾人工作光靠農場黨委不行,光靠殘疾人不行,光靠殘疾人工作者也不行,全社會必須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一起來做才能做好。殘疾人扶貧工作更是如此,只有通過相關部門相互協作、齊抓共管,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規律和時代的要求,采取社會化的工作方法,才能將殘疾人扶貧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有成效。
二、廣泛宣傳,維護合法權益
《殘疾人保障法》是殘疾人維護自己權益的根本依據,為使《殘疾人保障法》家喻戶曉,農場民政辦公室每年在全農場范圍內利用廣播電視、新聞、墻報等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宣傳《殘疾人保障法》,宣傳殘疾人需要,引導人們關愛殘疾人,同時,結合“助殘日”活動,大力宣傳幫殘、助殘、尊殘,普及康復知識及殘疾預防知識,在全場產生廣泛的影響,使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禁止歧視、侮辱、侵害殘疾人。強化了公民的法律意識,提高了殘疾人的地位,弘揚了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營造了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當前,東辛農場殘疾人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農場受所轄區域限制,加之農場是企業,財力有限,僅能量力而行,國家《殘疾人保障法》沒有得到更好地貫徹落實,有些基層干部、群眾和一部分殘疾人,還不清楚殘疾人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不明白國家對殘疾人優惠政策的具體條款。二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受到市場經濟負面因素的影響,道德水準下降。因此必須強化扶弱助殘這一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再教育,弘揚人道主義,堅持依法辦事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讓全場各級領導干部清醒地認識到,幫助解決殘疾人問題,保障殘疾人的最基本生活,是各級組織義不容辭的義務,是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文明的基礎工作。讓殘疾人懂得,依法生產經營,履行社會義務,是每個公民應該遵循的準則和應盡義務,殘疾人也不例外。讓殘疾人家庭的健全成員及其其他親屬明白,虐待殘疾人,遺棄殘疾人,不給殘疾人平等待遇和特殊關照,不僅僅是家庭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必須予以糾正和查處。
三、殘疾人事業應與農場經濟統籌協調發展
目前,東辛農場有682名殘疾人,其中在農場場部小城鎮居住的殘疾人68人。殘疾人生存狀況之間不平衡,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殘疾人中90%的人生活在農場各基層管理區居民點,他們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處于劣勢。他們中的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技術專長少,貧困問題相對突出。少數人一戶多殘且疾病纏身,有的連溫飽都難以解決。這幾年,盡管農場黨委采取了很多舉措,各管理區、居民組為殘疾人辦了許多好事實事。但仍有聾啞孩子因戴不起助聽器,難以告別無聲世界;仍有肢殘人因買不起輪椅、假肢,無法走出戶外享受陽光;仍有盲人因配不起助視器,做不起手術,伴隨他們的只能是黑暗和寂寞。在農場場部小城鎮居住的殘疾人境況稍好一點,他們基本上做到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只是較健全人生活水平偏低。
要實現殘疾人事業協調發展,今后幾年,東辛農場民政辦工作的重點:一要加大對殘疾人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殘疾人的素質,使殘疾人能與健全人一道共奔小康;二要利用政策優勢,給殘疾人以特別的扶助,如實施生活救助、醫療救助等;三要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運用多種形式安置殘疾人就業,保障他們有一份相對固定的職業,努力使這些弱勢群體同樣擁有美好的生活,有一個溫
暖的家庭,實現殘疾人事業與農場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此外,殘疾人事業是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工作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目前我們民政辦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以恢復殘疾人部分身體補償功能,幫助他們逐步康復,使他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以幫助殘疾人就業,使他們中的大部分能自食其力解決溫飽,小部分能走上小康之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殘疾人工作的內容涵蓋面廣,它涉及到殘疾人的扶貧、教育、康復、就業、文體、維權、基礎設施建設等。在整個工作中,我們民政部門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統籌協調全面發展。殘疾人扶貧是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的主要形式。近幾年,農場黨委采取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結對扶貧、臨時救濟等多種方法幫助其改善生活條件,今后要想辦法逐步建立起參與者多、救助面廣、救助方式多樣化的社會救助體系。但總的看,殘疾人文體、殘疾人維權、殘疾人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仍未到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建立無障礙設施仍是工作中的薄弱點。綜觀農場殘疾人工作,工作內容上存在前后好壞的區別,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有些基層領導重視一點,有的殘疾人生活好一點,有的民政工作者的責任心強一點,有的某項工作成績顯著一點。因此,要使殘疾人工作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工作內容上也需要統籌協調。
改革開放以來,農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得到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日益富裕。這也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明顯改善。但改革和社會轉型使各種社會關系發生深刻的變化,社會成員處于分化、定位、整合過程中。作為改革開放社會轉型期的代價之一,身為“弱勢群體”的殘疾人開始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工作、生活、就醫、教育等生存問題。再則由于受傳統習俗的影響,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健全人在觀念上對殘疾人還抱有歧視、偏見或只是出于對殘疾人的憐憫之心,不是出于人道和社會責任,不是以人格上的平等看待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要使東辛農場殘疾人事業與農場經濟、社會同步發展,要使全場殘疾人與健全人同步奔小康,需要長期而艱苦的努力。第一,廣大殘疾人要自強。要努力克服各種生理、心理障礙,揚長避短,奮發有為,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力爭做品行端正、人格健全的人。第二,建議農場把發展殘疾人事業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總體規劃。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