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物理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
高寒燕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自主學習”、“自主性創新”、“學會學習”等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教學改革在全國各地迅速展開,許多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借助不同的教育媒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了開拓性研究與實踐。可見,如何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近年來教育界關注、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那么,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培養興趣,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動機,使學生愿意學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一旦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進其感官,包括大腦,處于最活躍狀態,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心理學認為: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可以使人們積極地觀察和認識事物。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是物理教學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的一個原則就是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不失時機地鼓勵、賞識學生,使每個學生總是在興趣盎然的情緒中,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發展的全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具體的、生動的問題情景,能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以旺盛的精神、積極的態度去主動探索,不斷創新。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是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動機的激發。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傳統的學習觀念使他們養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習慣于聽老師的。如果這種消極、被動、缺乏自主性的學習觀念和方法不加以改變,學生就很難適應和完成自主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三點:第一,課堂上多給學生留出一些讓他們自主學習和討論的空間,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獨立思考、相互討論,并發表各自的意見。第二,利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教師主動作用主要在于教學生去學,既要幫助學生學會,也要幫助學生會學。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和發展,進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第三,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發生、形成和發展過程進行探究,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逐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使學生從思想上產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真正實現主動參與。
二、轉變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建構物理知識
物理學習最終要落實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上,所以,我們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基于問題的學習是指圍繞真實世界中的問題的解決而建立起來的學習行為,它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吻合,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建構隱含于問題背后的新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因為實際問題通常具有結構不明、解決途徑多樣的特點,學生在實際解決問題時很容易從不同角度入手,因此,基于問題的學習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還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是進行有效的基于問題的學習的必要手段。教師可以使用資源更豐富、表現更直觀、教學方法更全面的電子教案,除了傳統的口頭講解之外,綜合了聲音、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實現互動式教學,讓學生不再被動接受教師用語言所表達抽象的知識點,而是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輔助信息更加準確詳實的了解內容,提高學習效率,進一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高學習效果。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整理相關知識,以彌補教師課堂講授時的不足,也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對知識的渴求,變被動的聽講為主動的自主學習,掌握了更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很容易就能明白教與學的內容和實質,目標明確,職責分明,課堂教學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物理學習方式不止這一種,它要求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使學生發掘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三、加強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策略的指導是物理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特點,根據學生不同的個體情況、學習對象與任務、學習手段、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條件提供學習方法建議,如指導學生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學習,調節學習情緒,做讀書筆記,進行復習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完善學習策略。
不要把學習當作是一種負擔,而是積極生活的一部分。開始學習前,可以閉目靜坐一會,做做深呼吸,放松自己,集中精神,以使自己盡快進入較好的情緒狀態。了解自己生理和精神上的最佳狀態,應該盡可能在最清醒、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學習,避免在疲倦時學習。如果感覺疲倦,卻仍繼續學習,可以嘗試做一些不用動腦筋的事情,如查查單詞,整理資料等。保持適量的休息和運動,休息和運動不僅讓你保持良好的狀態,也是消除壓力的好辦法。鍛煉和提高注意能力是有效利用學習時間,使學習活動有效的重要保障。確保四周的環境有助于學習;為了避免學習時分心,有必要設立一個能夠使你不受干擾的學習場所;為了縮短學習時段,每次的學習時間不要太長,當你的精力開始不集中時,就休息一會。
四、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
自我監控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對其所從事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節與控制的能力,它包括學習過程中確定目標、制定計劃、選擇方法、管理時間、調節努力程度、執行計劃、反饋與分析結果、采取補救措施等能力。自我監控學習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自己學習的事先計劃和安排;二是對自己實際學習活動的監察、反饋和評價;三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調節、修正和控制。倘若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能力弱,極易半途而廢,失敗氣餒;對于自我監控能力強的學習者,他會嚴格自律,積極調控學習行為,服從社會發展和自我發展的需要,自覺制訂學習目標、擬定學習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
五、改革物理教學評價方式
先進的教學評價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心理發展。因此,物理教學評價方式改革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學評價應具有針對性、民主性、互動性。重點應抓好兩項工作:一是實行多元化評價: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如讓學生到黑板上演算物理習題,然后自說解題思路與自評答案,再讓其他學生評價解題過程與結果,最后教師再點評,使答對的學生增加成功感,使答錯的學生明白錯在何處,并有改錯機會。二是實行多種評價方式,解決學生都為考試奮斗的問題,如開展三評:教學過程評價、課外活動評價和期末考試評價有力地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