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地震主動動土壓力計算公式探討

喬裕民 劉樹玉

摘要:水工建筑物地震主動動土壓力計算較為復雜,在現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中提供的計算公式存在一定缺陷。通過大量計算分析及驗證,對現行規范計算公式提出了改進意見,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地震 主動 動土壓力 抗震規范

1前言

水工建筑物地震動土壓力計算問題十分復雜,國內外目前大多采用在靜土壓力的計算式中,增加對滑動土楔的水平向和豎向地震作用,以此近似估算主動動土壓力值。鑒于近似計算的滑動平面假定,在計算被動土壓力時與實際情況差得很遠,使結果不合理。因此,規范規定,地震被動動土壓力計算應結合工程經驗作專門研究。本文只針對主動動土壓力計算公式進行分析。

利用《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 中給出的計算公式進行地震主動土壓力計算時發現,計算的結果與原規范偏差很大。有的文獻曾經分析過其中的取值,但不全面,現對公式中的某些數學符號進行比較分析,供大家借鑒。

2算例

為便于分析,現舉一實例進行分析。

某懸臂式擋土墻,墻后填土高度4.13 m,填土表面單位長度的荷重為0 KN/m,擋土墻面與垂直面夾角為0°,填土表面和水平面夾角為0°,土的重度的標準值取18.0 kN/m3,土的內摩擦角為30°,擋土墻面與土之間的摩擦角取三分之一土的內摩擦角,即10°。

3計算公式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中給出的地震主動動土壓力計算公式如下,其中Ce應取公式中按“+”、“-”號計算結果中的大值。

式中 FE——地震主動動土壓力代表值(kN/m);

q0——土表面單位長度的荷重;

ψ1——擋土墻面與垂直面夾角;

ψ2——土表面和水平面夾角;

H——土的高度;

g——土的重度的標準值;

j——土的內摩擦角;

qe——地震系數角;

d——擋土墻面與土之間的摩擦角;

z——計算系數,擬靜力法計算地震作用效應時一般取 0.25,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取0.35,本計算取z=0.35;

ah——水平向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地震烈度Ⅶ度為0.1 g,Ⅷ度為0.2 g;

av——豎向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v = 2 ah/3;

g——重力加速度,9.8 m2/s。

4計算成果分析

4.1 計算成果

為便于對比分析,土的摩擦角分別取10°、15°、20°、25°、30°、35°、40°、45°,地震烈度分別取Ⅶ度和Ⅷ度,按照SL203-97和SDJ10-78(試行)兩套規范分別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表1、表2。

4.2 成果分析

從以上計算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97規范計算出的地震力是78規范計算值的數倍。

2)隨著土的摩擦角的增大,78規范計算出的土壓力越來越小,97規范計算出的土壓力越來越大,受力趨勢不一致。

3)地震烈度越大,97規范計算出的土壓力越小,這是不符和實際規律的。

從以上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現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計算的地震主動土壓力的計算公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成份。

從地震的作用效應來看,地震豎向分量av有兩個方向,向上或向下,計算地震土壓力時應分別計算,取其中的最大值為選用成果。至于原規范中規定的Ce應取公式中按“+”、“-”號計算結果的大值沒有實際意義。

根據以上分析,修改計算公式如下(此公式已得到原規范主要起草人的答復):

修改后的計算成果見表3。

從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修改后的公式新、舊規范計算結果相差不大,新規范比舊規范結果偏于安全。

2)當θe公式中取“-”號、Fe公式取“+”號時計算地震主動土壓力最大。

3)無論Fe公式取“+”還是“-”號,θe公式中取“-”號比取“+”號計算的結果偏于安全。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用修改后的公式計算土壓力更合理,同時從第3條可以得出結論,θe公式不用取“+”、“-”號,可以直接取“-號”。

5結語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中計算地震動土壓力的計算公式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作者本人于1999年8月曾致信原規范起草單位請教,上述結論得到證實。

與《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一同頒布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1997)已經于2001年被《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替代,該規范中將地震主動土壓力計算公式進行了修正(見上述)。因此涉及到地震動土壓力計算的問題可以參考該規范進行計算。

1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4

2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3

Discussion on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for Active Earth Pressure Caused by Earthquake

Abstract: The active earth pressure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caused by earthquake is rather complicated.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its calculation formula in current seismic design specification. Based on a lot of analysis, test and verification, improvement on the formula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arthquake,Active Earth pressure, seismic design specification.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