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化建設為抓手,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的實踐與思考
權進立
摘要:新時期加強城建檔案館建設是一個關系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及檔案工作創新發展大局的問題,綜合性強,挑戰性大。本文結合實踐,提出了一整套方法,對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強化城建檔案管理職能,激發城建檔案管理活力,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建檔案館; 文明和諧; 制度化
1前言
制度化是群體與組織發展、成熟的過程,也是整個社會活動規范化、有序化的變遷過程。制度化、規范化是法制化社會建設的基礎。只有大量的被實踐反復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規章、條例,才具有上升為法律條文的可能。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據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廣義的法律是其管轄范圍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人們行為規范的總和。法制化建設的目的是維護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提供社會公平。
同理,制度化也是群體與組織通過一定程序制定的,在其內部強制執行的、內部成員行為規范的總和。制度化建設的目的是維護群體與組織內部關系和秩序,建立內部公平。
由此可見,法制化、制度化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進步的必然反映,也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進步的堅實階梯。建立公平正義是法制化、制度化的共同目的。反過來說,法制化、制度化是公平正義的基礎和前提。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公平正義既是人類衡量美好社會的一個標準,也是人們評價社會政治文明的一桿標尺。就當代中國而言,公平正義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處于非常關鍵的基礎地位。換句話說,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靈魂,也是構建文明和諧單位的關鍵。這一基本認識,對加強新時期城建檔案館文明和諧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些年來,太原市城建檔案館緊密結合太原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發展的實際,以強化城建檔案管理職能、激發城建檔案工作活力為目標,克服重重阻力,堅持不懈地進行制度化建設,逐步營造了公平正義的環境,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為單位注入了快速發展的動力,混亂落后的局面徹底改變,出現了全面持續快速發展、構建文明和諧的新局面。
2“立法”一定要切合實際,循序漸進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單位同樣不可缺少完整嚴密的規章制度。不管國法也好,規章制度也罷,通俗地講,都是游戲規則。其目的都是為了提供公平、公正的平臺,營造文明和諧的環境。一個單位在“立法”時,首先要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先易后難,切合實際,把握時機,立一個成一個。“立法”時萬萬不可照抄照搬,不切合實際地追求“高產”,做表面文章。一旦“立”起來行不通,失去的不僅僅是規章制度的尊嚴,還有領導團隊的威信。
太原市城建檔案館的制度化建設是從2002年最初的考勤制度開始的。當時單位管理無序,工作無章,正常上班者寥寥,來訪者茫然。單位急需建立一種秩序,規范大家的上下班行為,為全面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考勤制度實行伊始,是由分管領導親自記錄抓考勤的,但扯皮不斷,效果難顯。首個“立法”在執行過程中面臨“流產”的考驗。為了維護制度的嚴肅性,領導層的權威性,我們頂住壓力繼續推進“立法”。根據當時館里剛剛有了微薄收入的實際情況,我們又連續配套推出了建館以來首個獎金分配制度和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并且將獎金與考勤、工作目標完成情況掛鉤。從此太原市城建檔案館歷史性地告別了“來與不來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分配、考核、評價制度!配套制度實行后,廣大職工精神面貌、工作狀態煥然一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公平競爭干工作、獻計獻策謀發展的全新局面。雖然當時人均獎金僅僅30元!
“護法運動”終于首戰告捷!從此,太原市城建檔案館制度化建設的環境大為改善,制度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幾年來,我們結合單位實際和工作需要,先后出臺了包括考勤管理、用車管理、獎金管理、目標管理、質量管理、驗收管理、收費管理和學術創作管理在內的數十個規章制度,涉及業務、財務、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另外每個年度下來,我們都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修改、補充、完善已有的規章制度,還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新的規章制度。館里制度公開,大家干的明白--明白工作目標,明白應得報酬。在這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全館職工文明工作,和諧相處。如今,太原市城建檔案館文明和諧創建工作成績顯著,和諧城建檔案館的構建已初見端倪。 3“執法”一定要一視同仁,剛正不阿
“執法”是制度化建設的關鍵環節,關系到制度化建設的成敗。制度一旦訂立,就要堅決執行,無論是誰,一視同仁,決不手軟,決不容情!如若不然,再好的制度,再多的制度,只要有一項在執行中受阻不能兌現,所有制度的命運最終都將成為“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貼在墻上”的廢紙一張。整個制度化建設、整個領導團隊,都將面臨誠信危機。
太原市城建檔案館過去的各種制度有一尺多厚,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詳,但群眾譏喻:超不過三個月準“流產”。問題在哪兒?經調查研究發現,問題就出在“執法”上。針對這一難題,我們在首個制度推出時,就橫下一條心抓“執法”、抓落實,堅決邁過“執法”難這道“坎”。仍拿當初執行考勤制度來說,在館領導親自抓考勤難奏效的情況下,及時采用了指紋打卡機。經過艱難地指紋采集后,歷史性地開啟了計算機管理考勤的先河,并將考勤記錄和工作目標考核結果每月公示一次,并與當月獎金直接掛鉤。此項制度執行的第一個月就像捅了“馬蜂窩”!松散慣了的“自由主義戰士”何時受過這等約束?!“你是何方神圣,膽敢拉開檔次發錢?”于是乎,威脅、謾罵之聲不絕于耳,責問滋事時有發生,告狀之風甚囂塵上,檢查人員接踵而至。那段歷史回想起來,歷歷在目,那絕對是對領導改革者神經極限的嚴峻考驗!就是憑著這根堅強的神經,我們堅持“執法”不容情,維護秩序不手軟,處罰一視同仁,“松、散、懶”的不良習慣受到遏制,公平正義得到弘揚。在這一過程中,館各級領導被處罰的并不鮮見。由于我們在“執法”中,敢于動真的、碰硬的,打開了局面,樹立了威信,建立了公平、公正的發展平臺,使大家看到了城建檔案館和城建檔案工作的未來和希望。
4建設過程教育人,構建和諧享公平
制度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對干部職工進行法制化、制度化教育的過程。太原市城建檔案館每一項制度的提出,都要反復調查研究,多方聽取意見,既要考慮現實可行性,又要考慮職工的承受能力。從職工中來,再到職工中去。從職工中來形成制度,再到職工中去規范行為。職工既是制度制定的積極參與者,又是制度執行的維護者和受益者。參與制定的過程,就是職工學習宣傳的過程;制度執行的過程,就是職工自我教育提高的過程,就是職工法制意識增強的過程,就是職工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
在制度建設過程中,各級管理者負有領導的責任,負有制定正確制度的責任,負有嚴格執行各項制度的責任,負有模范遵守規章制度的責任。毛澤東同志講過: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這里的“干部”就是“執法”者。如果說“立法”是建立公平,“執法”就是維護公平。成為“決定因素”的“執法”者,負有維護單位內部公平的重要職責。如其不認真履行職責,就是對公平的踐踏,就是失職瀆職!
廣大職工在制度化建設過程中,不僅是制度的維護者,還是“執法”的監督者。職工可以認真行使監督權,督促“執法”者認真履行職責,不搞徇私舞弊,維護一方公平。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的“執法”者,要實行問責:問他個所以然,問他個1、2、3……直到他汗顏!
制度化建設的上述三個環節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當然,一切好的思路和好的措施,關鍵在于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在實踐中創新發展。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太原市城建檔案館實現了由“亂”到“治”的飛躍,制度化建設和業務工作都邁上了新的臺階。2003年度晉升為“國家一級城建檔案館”,獲得了“山西省城建檔案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城建檔案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躋身于全國城建檔案館先進行列。
總之,制度化建設是建立館內公平正義的基礎,公平正義是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的前提。領導班子承擔著領導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的歷史重任。領導班子只有率領整個團隊,堅持不懈地進行制度化建設,堅持依“法”治館,營造一個制度規范人、制度約束人、制度管理人、制度教育人、制度激勵人的公平競爭環境,才能讓大家共同參與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的火紅事業,才能讓大家共同分享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的豐碩成果,才能讓大家憧憬構建文明和諧城建檔案館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