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試析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物理的實驗教學

朱學偉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 實驗教學 科學探究

論文摘要:新課程背景下,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及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重視邏輯推理的學科。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探究學習的重要方式,它能讓學生把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鍛煉他們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讓他們獲得科學知識,而且掌握了科學技能,同時還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

1.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1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興趣是產生動機的重要條件,只有學生對研究的問題產生了興趣,才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物理實驗具有直觀、真實、形象和生動的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提高效率。

例如,在探究“自由落體運動”一節時創設這樣的情景

1.1.1 拿一張紙和一支粉筆頭,使它們同時同時下落,觀察到粉筆頭先落地。然后把紙捏成一團,同時松手,觀察到同時落地。于是同學們就會想到,輕的物體會不會比重的物體后落地呢,就此產生繼續探究的欲望。

1.1.2 在學生產生這種疑惑的基礎上,于是演示“牛頓管”實驗,在讓學生觀察管內各物體的運動情況。同學相信自由下落的物體下落一樣快。究竟有多快呢?

1.1.3 利用打點計時器在實驗室里進行實驗探究,測量重力加速度。在誤差允許的情況下,重力加速度等于9.8m/s2,從而引入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概念。

這一情景的創設,從現象到本質,逐步深入,在問題的矛盾中激發興趣,尋找真理,提高效率。

1.2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實驗教學和自制實驗器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就地取材,達到驗證實驗結論的目的。

例如,在研究失重現象時,可以利用身邊的廢礦泉水瓶戳幾個孔,然后裝上水,從樓房上讓其自由下落,觀察其運動過程中,水是否從孔里流出,并分析原因。

1.3 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1.3.1 觀察能力

觀察是應用各種感覺器官對實驗現象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過程,實驗為學生提供了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有了觀察的直觀,形象的對象,可以看到研究對象從出現、發展、到消失的全部過程,或者測出相應的數據,為實驗提供依據。

1.3.2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理論的學習具有很強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但缺乏操作性。而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動手能力的環境,使之理論與操作有機結合。

1.3.3 培養學生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歸納總計能力

實驗教學停留在想想水平,距離教學的要求甚遠,只有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才能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例如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首先利用手中的粉筆平跑出去,讓學生觀察其運動軌跡,接下來作假設重力突然消失,粉筆的運動軌跡又會是什么樣?可以從受力方向與速度方向間的關系,結合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進行分析。然后呈現平拋運動試驗器,介紹其結構、原理及使用方法,利用配套的器材開展學生實驗,根據實驗描繪出小球的運動軌跡及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課后可用噴水法實驗驗證實驗結論。

這一實驗把學生的觀察、動手、想象力、邏輯推理和歸納總結能力有機結合。 1.3.4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性的學習的能力

合作探究性體現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指導,而不是直接把活動方案或結論性知識現成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需要根據問題情境,提出準備探究的問題,并對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通過觀察獲取實驗數據和事實,并對獲得的實驗數據和事實進行科學的解釋和分析。探究性學習能開闊學生的思路,解決疑慮,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相互間啟發和共同探索來完成探究任務。學生通過互相闡述自己小組的實驗結果和實驗誤差分析的過程中,分享了他人的學習成果,也改進了自己的不足。

1.3.4 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

物理學本身就是遵從客觀事實的學科,實驗就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實驗中的一些結論不應輕易否定,遵從客觀事實,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

1.3.5 實驗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在實驗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激發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物理實驗與社會實踐有著重要聯系

學生在學校相對比較封閉,與社會有較大距離。但學生終究要走入社會,在人海茫茫中尋找自己的位置。而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必須引導學生學會面對社會和適應社會。

例如在講述高壓輸電一節內容時,先對當地電力部門調查相關方面的知識,了解整個輸電線路的相關問題,帶著問題,回到實驗室進行變壓器的拆裝實驗,聯系相關章節的理論知識找到答案。這比純粹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一些社會生活實際問題,提高了他們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主人翁責任感。同時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語:物理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教師自身的素質也要相應跟上。要主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主要環節和過程,培養他們的操作和分析能力,打破教學與實踐的封閉性,體悟實驗的樂趣,喚起學生求學上進的精神動力,教師要做好 “示范性”,要以“一切為了學生”而不斷努力。

[1] 陶洪:《物理實驗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物理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校本行動策略》,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 《物理實驗設計與指導》,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