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物理教學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羅昭勝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 新課程 中學物理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本文在指出當前基礎教育形勢要求中學物理教學法課必須改革的基礎上,討論了物理教學法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教學管理等問題,對“物理教學技能訓練”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教學目標、教學程序、教學策略作出了初步探討。
一、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為本素質教育
從廣義上講,凡是提高人的素質的教育活動都是素質教育。本文所論述的素質教育主要指學校的素質教育,其涵義是學校為完成一定階段學生素質培養目標所規定的任務而進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工作。可以看出素質教育既體現一種教育思想,又表現為一種實踐模式,它具有廣泛的思想涵義。首先,素質教育著眼于人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質必須得到全面的發展。其次,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最后,素質教育致力于培養人的適應與創造相統一的素質,不僅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視學生潛能和個性的發展。
二、適應課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學應該建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1.必須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觀。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觀要求基礎教育要淡化選拔意識,加強普及意識。有人說,搞基礎教育的同志,不應該當伯樂,而應該去當好園丁,這是由基礎教育的目標與任務所決定的。現在,基礎教育強化了教育的選拔功能,過分重視對少數尖子學生的培養,而輕視對大多數學生的教育,是以犧牲多數學生的發展為代價的。因此,實施新課改,必須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觀。
2.面向全體學生,物理教學的要求應該多樣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觀,不應該是對所有的學生采用統一的教學要求,那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不是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應該承認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學生先天遺傳的智力水平、后天發展的能力傾向與興趣愛好是多樣化的、多層次的。承認差異、依據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并進行組織教學才是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對認知結構不同、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要通過分層指導,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應有的提高,使每個學生在社會所要求的基本素質方面達到規定的合格要求。
三、實驗裝備、實驗方案的改進和創新
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某些物理原理,盡管教材中沒有規定做實驗,也可以設計一些操作方法簡單易行的實驗,對有些難于理解的物理概念或基礎理論除了教材中規定的實驗外,還可以補充設計一些新實驗,如果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及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可設計、開發一些有創意的實驗,通過實驗使學生感受到如何抓住重點,怎樣因陋就簡地設計實驗,能學習設計實驗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創新人才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和手段,也是物理課程體系的一個組成部份,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營造創新氛圍,學會觀察分析,培養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實驗教學環節包括基本理論實驗、綜合性實驗和開放性實驗。基本理論實驗和綜合性實驗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任務性實驗,而自主開放性實驗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自我設計實驗方案、搭建實驗裝置和分析實驗結果的自主性學習過程,例如在做電磁感應實驗時,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學生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明確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步驟,讓學生利用所給的實驗器材,觀察實驗現象,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實驗存在的問題,改進實驗方案,重新進行實驗,學生在不斷實驗中,學會比較,總結規律。同時對實驗數據或相關信息進行比較、處理,在推理和歸納的基礎上,嘗試對探究結果進行描述、解釋,提高學生嚴謹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都能得到培養。這樣不但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也能讓學生自主制定實驗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標新立異的方法給予肯定、支持和幫助,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和獨立地思考,并通過實驗否定錯誤的假設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勇氣、信心。
五、深化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在實施以上兩個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對其加以深化,利用一些很好的例題,把學生零散的基礎思維綜合起來,務求在教學中起到“舉一反三”的教育效果·在例題教學里面,教師要著重選擇一些開拓學生思路、有針對性的例題,且做到放手讓學生找尋一題多解、一題多思的解題技巧,以便促進學生慣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教師在學生陷入解題困境的時候,應該從旁引導他們怎么拆分問題、分析問題,從中發現突破點·精選一些有代表性的習題,而且選擇時要體現高中物理教學的針對性和啟發性·在教師完成每單元的教學之后,可以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以便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透過學生所做的習題,了解到他們的不足之處,再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進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這些習題只要典型,而且難度適中就可以了·在講解的時候,教師要著重使用物理模型,這樣可以增加解題過程的生動與形象性·教師還可以把答案作出“重點”、“考點”、“了解”等標識,讓學生在瀏覽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計劃”提供參考及建議。
結語
物理教學改革任重道遠。物理教學并無一成不變的模式,這就要求每位物理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革、創新。
[1]陸潔清. 新課改下物理教師要重視物理方法的教學[J]. 西江教育論叢, 2005,(03) .
[2]許萬軍. 淺談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 職業技術教育研究, 2005,(07) .
[3]黃汝湘. 淺談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過程[J]. 西江教育論叢, 2005,(01) .
[4]陳貴楚. 在新課標下中學物理教學的發展性評價[J]. 西江教育論叢, 2005,(03) .
[5]郝克輝. 談物理概念的教學[J]. 雅安職業技術院學報,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