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實現扭虧為盈的突破口——發展競爭性業務
佚名
當前導致郵政虧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郵政居于微利企業,各項業務的創利水平不高,還要承擔普遍服務的義務;二是我國郵政正處于傳統郵政向現代郵政發展的轉折時期,傳統業務下滑,而新業務發展的格局單一,沒有形成規模;三是除集郵以外,大部分傳統業務和新業務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四是郵政業務受市場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較大,業務收入具有不穩定性;五是在以往郵電合一的體制下形成了冗員過多,人員素質偏低,網絡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等。
根據以上原因分析,郵政要想走出虧損必須依靠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主要措施有加快自身發展、降低運行成本、減員增效等。其中降低運行成本、減員增效既是當務之急,又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措施。但這只能是在短期內見效的措施,隨著網絡發展,新業務開發以及工資水平的提高,企業運行成本將不可避免地增長,降低成本和減員增效對扭虧的作用將隨之弱化。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郵政加快自身發展才是提高創收能力和經濟效益的首要條件,也是實現扭虧為盈的根本所在。而郵政加快發展的重點,應該放在那些富有市場潛力、利潤率較高的商函、快運包裹、商品銷售等競爭性業務上。通過迅速提高郵政的創收水平、創利水平和經濟效益來實現扭虧。
一、發展競爭性業務,必須堅持商業化經營的方針
郵政是企業,企業經營尤其是對競爭性業務,必須遵循市場規律,按照商業化經營的方式來運行。商業化經營要求郵政企業要面向市場,主動競爭,注重效益。根據不同業務參與市場競爭的情況,充分發揮郵政網絡優勢;各項業務的發展管理要導入成本效益觀念,在網點布局、設備投入、運行方式等方面都要算經濟帳;徹底扭轉不管產出、不算成本、不講效益的粗放經營思想。例如對于特快專遞、郵購、音像等業務,在管理體制上就要實行專業化的經營,在財務上實行單項核算,以保證盈利。
二、發展競爭性業務,必須突出重點,規模經營
郵政經濟屬于網絡經濟,網絡效益必須達到相應規模才能顯現出來。所以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挖掘網絡潛能,突出發展的重點。郵遞類業務是郵政的基本業務和今后發展的主攻方向,市場潛力巨大。其發展的關鍵是要抓住郵遞類業務向商用轉變這一契機,加大市場營銷力度。要抓住一批重點用戶,形成區域內統一運作的經營格局,然后再逐步打破區別的限制,建立更大的經營網絡,定規模經營的發展之路。郵政網具有信息傳遞、物品傳遞和金融業務三大功能,而信息傳遞業務隨著電信業務的發展,其中的民用信函不可避免地出現下滑,而且這種下滑趨勢還會繼續下去。所以在信息傳遞業務中應該著力培育新的生長點,也就是商函業務。商函業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電子信息高度發達的美國,商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郵政能夠從1993年開始實現扭虧為盈,主要是依靠了商函業務的發展。商函業務包括很多種類,如有名址和無名址的商業信函、帳單、企業拜年卡、信函廣告等,每一項都可占有特定的市場;帳單類業務可以作為金融業務的補充服務而躋身于金融領域;企業拜年卡、明信片可以起到鞏固原民用信函市場的作用;信函廣告一方面可以加快業務發展,同時也能夠滲入廣告經營市場,形成一種新的廣告媒體和廣告文化,在廣告市場中打出一片新天地。在發展初期,商函業務要認真選擇目標市場,以高品位、高質量的服務來打開局面,可以選擇一些學校、大型企業尤其是外資或三資企業等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作為目標市場,并認真做好商函發出后回函反饋的統計工作,搞好售后服務。與使用單位建立連鎖式的合作伙伴關系,分析商函在其經營中發揮的作用、產生的效益,從而對商函發展的市場選擇、覆蓋范圍、經營方法做出及時的調整,達到用戶滿意,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物品傳遞市場是一個非常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市場,而且隨著信息傳遞的加快,會引發和擴大更大的物品流。郵政是企業,企業經營就要看市場,而且要敢于面對競爭、參與競爭。郵政的物品傳遞業務是要到原本競爭已十分激烈的社會運輸業市場中去擠占市場份額,越是競爭激烈的市場,越說明這一市場存在很大的潛力和利潤。郵政發展物品傳遞業務,首先要發揮自身網絡優勢,并不斷發展和完善網絡,建立覆蓋更廣、收寄種類更多的新型物品傳遞網。其次是要研究如何滲透到市場中去。社會上的個體運輸戶為達到贏利目的,采用多接快跑的原則,而多數配貨為整噸位的物品,在競爭中使市場價位下降到了極低的水平。郵政形成運輸網絡后,通過班次調整,快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而且可以通過發揮固定班次的優勢,發展和占領那些少有人問津的零擔市場。通過地區性的全網攬收,合在一起的散件零擔業務的噸公里單價會遠遠高于整體的價格,從而獲得贏利。第三是要注重郵政業務的綜合利用,謀求更大的綜合效益。如郵政的快運包裹業務可以同自身的代理保險業務結合起來,動員用戶在使用快運業務的同時,使用保險業務、入帳匯款業務等,產生綜合效益。
三、發展競爭性業務,要堅持多元化發展的方針
郵政依靠提高經濟效益改變虧損局面,要面向現代郵政的發展,大力開發新業務,推行多元化經營,提高自身的創收水平和利潤水平。首先要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能力加快各項傳統業務的推廣和延伸,改變以往郵政網點經營項目上“單打一”的局面,要立足建立綜合的郵政通信服務網絡,推行多元化經營,提高網點單點創收水平。其次要充分依托通信主業的優勢,發展商品銷售業務,組建規模化的商品銷售網絡。郵購和代銷、代售的商品,要突出精、新、特、奇的特點,首先占領特定的市場,待形成規模和產生較大影響力后,再進一步擴大經營領域和市場領域,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些業務具有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空余能力、投入少、創利水平高的優勢,能夠有效提高郵政綜合利潤水平。第三是要注意新業務發展的穩定性。郵政扭虧不是一時的事,而是徹底擺脫虧損走上盈利之路,所以在業務發展上,必須著眼于郵政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發展競爭性業務.要確立自己的目標市場
確立目標市場就是要找準服務對象,開展重點和有針對性的服務,而不是普遍服務。如特快專遞業務,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工商企業、大公司、金融機構及外事機構使用。但在東北三省、尤其是在黑龍江,工商業不發達,大公司企業少,對外經貿往來不多,而特快專遞業務又已經開辦多年,因此其目標市場必須定位于同城特快業務上,注重開發一些納稅申報單、銀行票據等同城特快業務。一方面保持特快專遞業務的市場占有份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穩定的用郵群體,使業務收入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累積性。又如商函業務的市場定位,一定要有較高的標準,著眼于高品位、大商家的商函業務所產生的市場效應。郵政部門要以廣告商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并依托自身網絡優勢,以信函廣告的高品位、高質量、低價格、宣傳面廣的特點去搶占市場。信函廣告相中郵政專遞廣告一定要有別于街頭小報,給人以正規商家的形象。合理的市場定位一定能夠使廣告信函業務得到快速發展,郵政企業可以增加廣告和信函兩項收入,而且成功地以一個廣告商的身份在市場上站住腳,必定會提高郵政的品牌信譽,增加無形資產,這對于郵政實現扭虧為盈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