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后危機時代中國外匯儲備管理之路
杜娟
摘要:中國人民銀行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8 473億美元,同比增長18.7%。2010年全年外匯儲備增長4 481億美元。分季度看,2010年前兩個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分別增加479億美元和72億美元。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則分別出現1 940億美元和1 990億美元的大幅增長。總結了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原因,并對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提出了比較現實的調整措施。 關鍵詞:外匯儲備;原因;調整措施
“十一五”時期中國外匯儲備的“五連冠”,引起了政協委員們的高度關注。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已達到28 473億美元,雄居世界第一。這不僅反映了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也反映了中國在國際經濟、國際支付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但是,外匯儲備的增長過快,積累太多,一定程度上將加劇國際經濟的失衡,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國際經濟秩序。如果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水平不能及時提高和完善、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使用渠道和方式、改變不斷增長的局面和勢頭,必將影響中國宏觀調控的能力和貨幣政策的實施,造成通貨膨脹的壓力,不但影響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而且會帶來直接的危害和風險。 一、中國外匯儲備形成分析 外匯儲備是一國擁有的特殊債權。在反映國家對外債權、債務的國際收支表中,外匯儲備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凈流入,另一個是資本與金融項目的凈流入,這兩者之和構成外匯儲備。 一是由經常項目凈流入形成,即主要由貿易和非貿易盈余形成,其性質相對穩定風險較小,因為它所形成的儲備是靠中國商品和勞務的出口換來的。這部分可 稱作債權型的外匯儲備。二是由資本和金融項目的凈流入形成,也就是說,外匯儲備主要由國外兩個資本流入形成,即外國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國際借貸等項目所形成的盈余 。從根本上講,這部分盈余屬于最終必須歸還的資金,只不過付息方式和還款期限有所不同。嚴格來說,它不是真正具有債權性質的儲備,其性質不穩定風險較大。外匯儲備是國家用人民幣置換來的特殊外匯債權。由于中國基本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可以說,國家外匯儲備都是中央銀行用人民幣從擁有外匯的企業和個人(包括外企和外國人)手中購買的,對央行來說是用基礎貨幣投放置換來的特殊債權。如果誰要用外匯,比如企業要用外匯進口或投資、個人需要外匯出國旅游等,必須用人民幣購買外匯 。 二、2010年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原因 外匯儲備主要來源于外貿順差與外商直接投資額,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外貿順差為1 831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順差額分別為653億美元和623億美元,均遠遠超過2010年上半年553億美元的順差額。此外,商務部數據顯示,在連續兩個月增速放緩后,外商直接投資額自9月份開始持續回升。商務部預計,2010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將在1 000億美元左右。 央行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共計12 530億元人民幣,其中12月新增外匯占款4 033億元,扣除FDI、外貿順差等因素,顯示仍有大量其他資金流入中國。 同時,去年10月份和11月份代客結售匯順差分別為576億美元和453億美元,分別為年內的新高和次高。這意味著,更多的個人和機構更愿意持有人民幣,這直接導致了外匯儲備的進一步飆升??梢?,熱錢的流入對于外匯儲備規模的增長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室主任曹紅輝指出,國內穩定的經濟環境、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國內外利差加大等多種因素并存,導致去年第三季度以來資本大量流入,不管是資本項目還是經常項目,不管是真實資本還是以真實名義進入的資本。 金融專家譚雅玲認為,第四季度人民幣加速升值以及當前持續較強的升值預期,央行兩次加息后進一步擴大的海內外利差,均是推動第四季度外匯儲備繼續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外匯儲備加速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進出口情況恢復較好,貿易順差及外商直接投資均出現明顯增長。同時他還認為,除了正常的進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外,不能排除不明來源、不明用途的資本通過種種渠道涌入中國境內。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和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雖然不能肯定新增外匯中有多少是熱錢,但肯定有這樣性質的資金流入。 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劉薇近日指出,2010年以來,國際經濟持續緩慢復蘇,國內經濟保持良好運行態勢,中國的外匯凈流入壓力有所加大。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主要發達國家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進一步推高全球流動性。新興市場國家因此普遍面臨匯率升值和資本沖擊壓力。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吸引外資流入。三是受國內外宏觀環境影響,境內企業、個人等市場主體外匯結匯意愿增強,購匯意愿減弱。境內市場主體積極調整本外幣資產負債結構,間接導致外匯凈流入增加。此外也不排除套利資金利用各種合法渠道或工具的滲透式流入。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博士表示,近來外匯儲備的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說明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走勢,與中國經濟基本面轉好有密切關系。此外,FDI保持穩定、貿易順差恢復較快是外匯儲備多增的主要原因。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博士指出,目前人民幣升值效應引發熱錢大量涌入國內,造成外匯儲備飆升,這也給央行造成更大的沖銷壓力。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認為,外匯儲備的增加是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這是由中國當前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和特點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