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探究
衣曉田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以互聯網為主要交易陣地的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并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與采購方式。文章分析了電子商務的內涵,剖析了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并嘗試探究了電子商務模式下優化工商管理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監管難度;管理制度;懲處力度
近年來,電子商務平臺越來越豐富,經營品類越來越齊全,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其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影響范圍也越來越大。但由于電子商務是新興的商業經營模式,相關監管法律法規尚不完善,電子商務過程中各種信用問題頻出,對工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亟需轉變管理理念,探索優化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的對策,以促進工商行業長遠穩定發展,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一、電子商務的內涵
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時代的產物,它以互聯網為市場交易場所,買賣雙方通過通信信息媒介開展信息溝通,并依托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進行市場交易,交易方式更加簡單便捷。尤其是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路徑的不斷增加,電子商務業務范疇越來越廣泛,電子商務的優勢性越發凸顯:政府機構、商戶、個人等都能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采購商品,從而減少了外出采購的時間、精力、交通消耗等;商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商品交易,不再需要專門租賃銷售門面,從而大大降低了銷售運營成本。電子商務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它畢竟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虛擬性與不確定性更強,各種失信事件屢見不鮮,亟需加強對電子商務開展工商管理。
二、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影響
(一)難以及時確定交易者身份
傳統模式下紙質營業執照是商家開展商業活動的前提與準繩,商家只可在線下開展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內的商業活動,而電子商務模式下,交易雙方依托網絡媒介在線上即可完成交易活動,打破了傳統工商管理的時空限制,營業執照對商家的約束性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商家甚至沒有辦理正規的營業執照,使得工商管理部門很難及時掌握交易主體的真實信息,從而大大加劇了工商管理的難度。
(二)工商管理監管難度加大
電子商務模式下商品交易場所與交易行為具有很強的虛擬性,工商管理部門很難對商業交易活動開展商家經營實力資格審查、商品品質抽查等監管活動,而缺乏足夠的工商監管不僅無法保障電子商務平臺能嚴格遵循工商管理相關法律開展經營活動,不能有效為消費者權益提供足夠的保障,也不利于電子商務市場交易活動的有序進行。而且電子商務平臺在管理理念上與傳統工商管理有很大的出入,電子商務平臺更重視商品的項目推廣,更追求商品的曝光量與銷售轉化率,在商品質量管理上偏向自由化,為電子商務假冒偽劣產品銷售泛濫埋下隱患,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還對平臺聲譽有所影響。
三、電子商務模式下加強工商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電子商務管理制度
為優化對電子商務商戶的工商管理效果,首先,工商管理部門應正確認識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壯大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認真審視當前工商管理條例是否能滿足對電子商務平臺的工商管理需求,在哪些方面需要逐步完善。其次,要加強與電子商務管理平臺的溝通與合作,認真分析當前電子商務平臺的運行特點,并聯合制定專門針對電子商務管理的制度,譬如電子商務準入制度等,進而在電子商務管理平臺的支持下更好地開展虛擬經營主體監管工作。再次,應制定嚴格的電子商務商品上架管理條例,通過多方審查來提升商品上架的規范性,對商品質量與品類開展相應的審查,以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最后,工商管理部門還應聯合電子商務管理平臺制定消費者保護計劃,為消費者提供購買、退貨、投訴等權益保障,以全方面保障消費者權益。
(二)設立電子商務認證組織機構與監管部門
營業執照是商戶開展合法經營活動的前置條件,是工商管理部門及時掌握交易主體身份信息、經營實力的重要途徑,對商戶商業活動的開展也起著一定的約束作用,因此,在電子商務盛行的時代,工商管理部門應專門針對電子商務領域設立一個認證組織機構,全力負責電子商務商戶經營資質、經營主體身份等審核工作,并加強對電子商務商戶信息數據系統建設,以及時掌握全面的電子商務商戶經營信息,為后續網絡監督與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此外,電子商務在我國經濟中影響力越來越大,工商管理部門還應專門開設電子商務監管部門,提升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對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操作規范等認識,制定科學的電子商務工商管理體系,以更好地開展電子商務監管行為,提高對電子商務的管理質量,為電子商務營造公平有效的市場發展環境,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提高工商管理人員綜合素養
隨著“互聯網 +”的到來,工商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揮網絡監管優勢,建立網絡交易信息傳遞與共享機制,將監管權利下放,通過各部門協作來提高電子商務活動監督質量與效率。此外,工商管理是一項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工作,工商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將直接影響對電子商務的工商監督管理效果,工商管理部門應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其電子商務管理理論與信息技術水平,以靈活運用網絡技術開展工商管理活動。當然,工商管理部門還應結合實際發展需求適當引進高素質管理精英,加強人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工商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
(四)加大懲處力度提升威嚴性
懲罰不是工商管理的最終目的,而是提升工商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工商管理部門除了要加大對電子商務的監管,還應制定完善的工商管理懲處條例,加大對電子商務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并輔以相應的新聞宣傳報道,以提升工商管理法律條例的威嚴性與對電子商務商戶的威懾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電子商務的到來對實體經濟產生了沖擊,對工商管理帶來了挑戰,工商管理部門應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監管力度,通過完善電子商務管理制度、專門成立電子商務認證組織機構及監管部門、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加大懲處力度等途徑,為電子商務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以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1]賈雪梅.“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挑戰與對策[J].時代金融,2018(33):214.
[2]劉翔.“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挑戰與對策[J].山西農經,2018,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