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改革初探
張淑華
論文關鍵詞: 英語閱讀 啟發式教學 自學 開發潛能 培養才能
論文摘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英語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展學生個性,使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師要加強啟發式教學的研究與應用,通過自學實踐,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教師如何教、引導學生如何學,成為每一位教學一線執教者和教育研究家必須回答的問題。過去“應試教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升學,其核心是淘汰式的片面的教育。而素質教育則不同,它切實反映了基礎教育的本質,即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展學生個性,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目的不僅是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體、如何生活、如何審美等,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在各方面打好基礎。
一、閱讀教學方法——啟發式
閱讀教學過程一是指非畢業班常規的教學方式,二是指畢業班綜合復習的過程。前者以教材為主,選擇余地不大,主要是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語言知識,進一步活用詞匯、語法、句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英語的能力,以期達到加深理解,搞活閱讀理解和表達運用之間的辯證關系。后者選材余地大,時代氣息強,知識面廣,對學生的要求高。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前者能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實踐,二者相輔相成。不管前者還是后者,閱讀教學都要圍繞中心主旨(main idea)進行。對一段文章的概括要利用它,對這段文章的提問要利用它,對作者語意的深層發掘也要利用它。閱讀教學的關鍵是要處理好“西瓜與芝麻”之間的關系。Main idea就是“西瓜”,是大頭,是主要矛盾,要重點抓;具體字詞句是芝麻,是細節,是技葉,是次要矛盾,不要影響了視線,不必要一一搞得太清楚,可以通過上下文猜測大意,或者“跳躍”式前進。與Main idea無關的不能細說,與Main idea有關的哪怕學生不太生疏也要提醒,用適量的問題把學生朝作者的“思想軌跡”上引。學生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一齊跳躍了,想法一致了,啟發引導就成功了,閱讀教學也就成功了!
(一)堅持養成訓練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進行交際。“口頭”方面的某些基本功訓練,對閱讀理解有正面的幫助作用。以前,我們對中學英語教學的理解不夠全面,教學實踐也有偏差,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對語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練,忽視了學生對語言意義的掌握和運用。交際語言不僅是指語言的音、意統一,同時也指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從而懂得在何時、何地、何種場合、對誰、用什么方式和態度說什么話,比較重視文化差異對交際的影響,強調使用語言的得體性。這樣才能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這種交際情景的真實性,是學習語言的生命和實質,交際才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只有在具體情景中交際,得體地使用上下文意思連貫的話,而不僅是孤立的句子,我們教的才不是死的知識,而是活的能力。當今考查學生能力的方法,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大步發展。
這種語言學習的養成教育,不僅能使學生在考試中脫穎而出,而且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注重教學手段的直觀性
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采用直觀教學手段,把英語和要表達的事物直接相聯系,讓學生直接理解、直接記憶;第二,用英語教英語,讓學生直接用英語理解英語,直接用英語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盡量使用英語,但必要時使用漢語。由此可見,讓學生多聽多讀是培養交際能力的根本途徑。如果要讓學生動筆填詞或記錄句子,只要讓他們寫關鍵單詞的前幾個字母,而且只要自己(當時)認得就行,不必像平時做作業一樣一絲不茍,要養成一種快的習慣。學習英語,沒有快,就失去了一半的意義。
二、閱讀教學的法寶——“自學(self-studying)”
社會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知識是“教”不完的。今天的學生只能靠今后的終生學習才能不落伍。難怪有人說,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自學的人。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獨立獲取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閱讀理解費工費時,講解難度大,處理得不好,不僅枯燥無味,而且出力不討好。那么,我們怎樣培養學生的在閱讀方面的自學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選材上的優勢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
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充分培養個性。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激發每個人的學習熱情,是培養他們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師應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趣味性,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階段來培養。例如,初中學生往往滿足于歌曲、游戲、表演等引起的表層興趣;高中生則不然,他們不再滿足于表層的認知興趣,而是渴望獲得更高層次的智力興趣,渴望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來獲取知識,通過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來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和滿足感。為此,教師應為他們設計一些交際性比較強的教學活動,如角色換位、調查、解題、討論、辯論、采訪等。
(二)開發學習潛能
開發學習潛能是各學科統一的教學目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發學習潛能主要指開發學生的智力。智力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是順利地完成某項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征。智力是指適合多種活動要求、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想象等能力。開發學習潛能是發展個性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培養觀察力,其次要培養注意力,再次要培養記憶力,另外還要培養思維想象力。
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閱讀教學是為完成這一從“知識向能力過渡”進行轉化的實戰。從宏觀上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從戰略上看,閱讀教學要緊扣整體,化零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細。從實質上看,讀得懂,然后才說(輸出)得出,閱讀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總之,中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既是常規教學的組成部分,也是各級各類考試的重頭戲,要長抓狠抓,而且要深抓重抓,一抓到底。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外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