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當前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體育
佚名
摘要:在學校教育中,體育教育有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即上課課堂寬廣;課中的教與學、學與練既是以自身個體練習為主,又使師生之問、學生之問有著頻繁的交流與接觸;體育課的組織既有分散的個體或小組進行練習與活動,又有全班統一在教師帶領指導下進行活動或練習。為使體育教學過程行動活潑、緊張有趣,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培養學生堅毅、勇敢、不畏困難、勇于進取的精神,教師應因勢利導運用教材、教法去引導和發展學生個性。身為“聞道在先”的教師應認真研究和挖掘教材內在的魅力,及時調整教法段和學生心理,使教法更加合理化,學生身心能達到最佳狀態,從而不但滿足掌握動作技術的需要,而且還要達到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完善學生不同個性的需要。在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中,筆者感到發展學生個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方法也是比較多的,那些發展體能方法、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教法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都有可能發展學生個性,因此在體育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運動環境,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較好地完成各項體育教學任務。那么,如何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體育教學環境,從而充分發展學生個性呢?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學校教育 學習體育 體育教育
一、學習體育。讓學生在心理上輕松起來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心理學也認為,興趣是學習和活動的內部動力之一。興趣是學習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與注意和情感緊密聯系著,以使人類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優先地并具有向往心情,它是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巨大動力。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起來,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和做。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才能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對體育課沒有興趣,練習時不出力,做動作敷衍了事,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采取了下面措施:首先是和學生面對面交談,讓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克服心理因素的影響。其次,在教學內容上不單純地以執行和完成《大綱》為目的,而是以《大綱》為基礎,補充一些具有當地特色、學校特點或時尚活動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觀看我國女子鉛球運動員在世界錦標賽上獲得冠軍的實況錄像后,筆者及時安排了鉛球教學,給學生介紹了鉛球比賽的有關知識;全國足球甲A聯賽期間,筆者又安排了足球教學,并結合五人制比賽的情況講解了足球比賽的規則及場地的畫法。又如在每節課的開始部分,安排一些便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小游戲,如讓同學們報數,幾列同時報數,看哪列聲音宏亮,速度快,這樣既起到了貫徹課堂常規的作用,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樣,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去培養在體育方面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在某一項活動中找到自信,找到興趣,找到快樂,真正體會到如何享受體育,從而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二、學習體育。讓學生在室外運動中輕松起來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不同點之一就是它的教學多數是在室外進行的,畢業論文 因此,創設一個寬松和諧、新穎美觀的運動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以良好的情緒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研究發現,中學生的性格往往與教師有著相似之處,這是由青少年的“模仿性”、“向師性”心理特征所決定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著裝、舉止、語言、形象等自身素質是學生最關注的,特別是教師自身的情緒與課堂氣氛緊密相連,與教學效果息息相關。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把微笑引入課堂,微笑是一種美,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教師還要以愛來對待學生。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熱愛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始終以飽滿的熱情進行教學。教師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就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的思維也就會變得靈活而敏捷。此外,教師要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去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如果教師板著面孔,穿著便裝和皮鞋,態度粗暴,使學生望而生畏,產生抵觸情緒,就會極大地影響課堂環境的和諧,教學的效率也就會很低。
其次,教師要努力營造新穎、美觀的運動環境。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有新穎、美觀的運動環境,這是學生能否懷著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與運動的必要條件。例如,進行循環練習時,在練習場上畫出活動區域,將練習路線、練習內容及要求標示出來,將器材規范、整齊地擺在練習區域內。雖然這樣做教師麻煩了點,但可以使做練習時目標明確,積極性高,氣氛活躍。又如,室外課小黑板的作用不能忽視,教師在小黑板上用鮮艷的顏色畫出動作的分解圖,配以動作要點說明,可使學生對各階段的動作有更具體、更理性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學習體育,讓學生在寬松環境中發展個性
個性是指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這些心理特征主要是興趣、能力、性格與氣質等,其中有些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碩士論文在個性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標志著個性發展的方向。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有膽大的、懦弱的、合群的、孤僻的、好動的、好表現的和藏而不露的、好斗的與怕事的等。
通常這些個性又都隱藏于他們的優點或缺點之中,同時又都易在體育教學的各項活動與身體練習中表現出來。因此,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就得首先善于從每一位學生優缺點的發現中辨認出不同個性,在教學中,一定要因人而異,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發揮個性特長的需要,在完成《大綱》要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每節課可以有兩種或幾種不同形式的教學項目,對足球有興趣的可以去踢足球,對籃球有興趣的可以去打籃球,對乒乓球有興趣的可以去練習乒乓球,但對每個項目必須要有明確的練習目的、練習內容和要求。同時,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練習,每節課結束時都要檢查學生們對本節課任務的完成情況,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個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心理差異和行為的表現方式不同,要有針對性地安排適合他們性格的活動項目,例如,有些學生性格外向,情緒爆發性強,動作幅度大,可以在田徑的短跑和跳躍項目中發展;反之性情溫和、思路敏捷的學生可以在乒乓球、羽毛球的項目中發展。
由此看來,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就得首先善于從每一位學生優缺點的發現中辨認出不同個性,以后才能有針對性地施加引導和教育,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承認和允許不同個性的存在和發展,絕不可能強求一個模式的個性,事實上也是辦不到的。只要是不妨礙他人與集體的,就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因勢利導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引導,使其克短揚長,發展各自健康的個性。
總之,體育教學中,運動環境等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一個寬松和諧的運動環境既有助于激發教師的傳授欲望,又有利于凈化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全身心投入,這樣,必然會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羅希堯.中學體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葛新軍.高校體-g*t學模式分析[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4):58—59.
[4]陶文英.試論體育教學中情緒的調節與控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