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四反思
周麗梅
四川省自2010年開始施行高中化學新課程,在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們是否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行為進行了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思考,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回顧,運用教學標準要求不斷檢驗自己,追求的是教學全過程的合理性。教學反思是學生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于化學教師而言,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建立科學的、現代的教學理念,并將自己新的理念自覺轉化為教學行動;有助于提高教師自我教育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對教學實踐的判斷、思考和分析能力,從而進一步完善比較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有助于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試圖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促進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就這一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理念的反思
新課標要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因而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因而本人在教學中注重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例如,在“氯水”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我課前布置學生按學習小組制定探究設計內容,課堂教學中也安排按學習小組進行探究實驗分析的環節,使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既預測又體驗,既觀察又思考,讓學生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和學習的全過程,學生成了教學活動的主人,他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生的各種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被發現和發展。又如,在講到乙醛加氫被還原為乙醇,加氧被氧化為乙酸時,我先是引導學生共同分析上述兩個過程中乙醛的醛基中碳原子氧化數的變化,然后自主思考與無機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實質的統一性,這樣就使學生真正理解了為什么在有機化學反應中加氫被還原、加氧被氧化,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了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在新課程付諸實施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更新,決不能守舊。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拋棄原先那種“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怪圈。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化學教師應想方設法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有條件的應讓學生自己多做實驗。在現代化學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動畫、錄像和化學實驗,我們可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錄像教學。有很多教師未曾使用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他們覺得制作課件比較麻煩,在課后花的時間較多,其實有時我們使用多媒體,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使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從而化難為易。
例如,在講到原子結構時,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然后制成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通過閃爍的方式及疊加的手段,展現電子云的特征。 在比較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這兩個概念時,動畫模擬甲烷和氯氣如何斷鍵,氯原子與碳原子如何形成新鍵;乙烯分子中碳碳雙鍵如何斷裂,兩個氯原子如何分別接到兩個碳原子上,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反應機理。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有機化學反應多,內容瑣碎,每次講新課之前利用多媒體回顧上次所講內容,溫故而知新。借助于錄像教學,既保證學生的安全,又保護環境,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苯與液溴在鐵粉作催化劑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由于在取用液溴的過程中會有溴蒸汽揮發出來,可采用錄像技術進行演示,同時對操作注意點進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紹,使學生不僅能理解“為什么這樣操作”,更能體驗正確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過程反思包括課前思、課中思、課后思。課前思是指面對新課程改革,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方法,應以“新課標”的理念為指導,改進教法,優化教法;課中思則是一種難度較大的瞬間反思,它主要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及時、主動地調整教學方案、教學策略,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和高質;至于課后思則是教學過程中最常見、內容最廣、形式最為多樣的一個反思過程,其主要類型有“課時思”即一堂課下來就進行總結思考,寫好教學日記,這對第一輪高中教學最為重要;還有“周后思”或“單元思”也就是一周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后進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接著為“月后思”對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為教學承前啟后作必要準備;最后是“期中思”或“期末思”,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分析,通過對考試情況的分析以及與學生座談等形式對教學進行完整的思考;當然還有時間跨度更長的一個學年甚至于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對于宏觀反思本人認為要注意與時俱進,使自身教學經驗與“新課標”要求進行完美的結合,從而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境界。
四、實驗方法的反思
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實驗也是實現中學化學教學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貫穿于中學化學的全過程。實驗作為一種探究活動,是有效實施中學化學教學目標的重要而必要的前提條件,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現在的高中生習慣于“照方抓藥,按部就班”,少有自主探究,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實驗方法上的創新,注意強化實驗過程中學生活動探究的力度,比如在實驗安排上將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相融合,增加探究性實驗的比例,或將驗證性實驗作為探究性實驗的一種活動形式等等,又如常讓學生對某一現象展開討論,提出各種問題,或共同協作進行實驗改進,使之更加完善。也可讓學生通過實驗就實驗結論的正確與否進行討論,盡可能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化學的美妙!事實證明,以上做法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在實驗行為中的積極性,在實驗方案的設計、完成實驗及分析討論實驗現象和結論等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各種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高中化學教學反思中的一些探索。總之,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發教師終生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反思會不斷發現困惑,因而教學反思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愿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