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分析性學習與高中化學實驗的探索
何惠彬
【論文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化學實驗
【論文摘要】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把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和教育理念貫穿于化學實驗之中,增強了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高,促進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研究課題的質量;同理,研究性學習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理論聯系實際,對實踐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所碰到實際問題、操作難度并結合事例等進行探索與總結。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制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指導研究性學習與高中化學實驗中應弄清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統一思想認識,提高對研究性學習與化學實驗重要性的認識: 1.通過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活動過程。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化學實驗為學生創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學實驗的功能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2.通過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途徑的教學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節中的作用,研究開發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而化學實驗與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應遵守學生力所能及的原則,不要貪多求大,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依據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來選擇適當的研究課題。 二、根據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化學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化學知識作為載體 ,其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擇:
①探索性化學實驗;②開放性的化學問題;③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④能體現研究過程的問題;⑤聯系實際的現實問題;⑥現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具體如下: 1.結合化學教學選擇研究課題。當今課改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結合日常生活選擇研究課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無處不在,我們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開始思考,提出問題,并篩選確定研究課題,然后讓學生收集資料、研究實驗方案,通過實驗自主探討、自主學習,極大地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3.結合當地生產實踐選擇研究課題。我們結合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外活動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大膽探索、積極創新。譬如圍繞水的問題,可以啟發學生從我縣水的資源、利用、水患、污染、監測、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學生積極性高,提出了許多問題,他們調查排污口,參觀自來水廠,監測水的pH及重金屬離子、苯酚等含量,并請來環保局人員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結合化學課外活動選擇研究課題。利用化學課外小實驗、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等積極探討化學實驗的設計方案,研究化學實驗的現象、實驗裝置、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分析和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