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理課堂教學過渡語的運用
蘆松涵
論文關鍵詞:地理教學過渡語運用
論文摘要:課堂教學過渡語是銜接教學各環節非常重要的橋梁,恰如其分的運用課堂教學過渡語不僅是評價高效課堂的重要標準,也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本文通過自身的實踐經驗對課堂教學過渡語的重要性和過渡方式做以概括和總結,希望對今后的高效課堂乃至教育教學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課堂教學過渡語,作為教師教學語言素質的一方面,屬于教學基本功范疇,是教學技能之一。作為一名教師不知何用和不善其用都會大大影響課堂的效果和質量。對于一位新教師來說,能否靈活并恰到好處地運用過渡語在高效課堂中顯得至關重要。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運用課堂教學的過渡語呢? 一、課堂教學過渡語的作用 1.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由于教材的每個部分既是相對獨立又是緊密聯系的,因此架設一座橋梁式的過渡語,才能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才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以順利通過并深入發展。 2.“串糖葫蘆”的作用。教學過渡語,就像串糖葫蘆一樣,把這些“山楂”(教學內容)串起來使其上下貫通,環環相扣,不落痕跡地把學生的思路由一個教學環節順利地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給學生清晰的教學脈絡。 3.激發學生有意注意的作用。課堂教學過渡語,可以提醒學生下環節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為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知識起到引導作用。 4.溫固而知新的作用。在教學過渡時,采用鋪墊式的過渡語,不僅使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而且有意的讓學生思考已有的知識和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存在哪些內在的聯系。 二、地理課堂教學過渡語的運用方式 1.自然過渡式。即教者直接引入施教的內容。此類用語大多用于一堂課的開頭。教師在上課時,直接說我們今天學習什么內容的語言來過渡。例如:《美國》這節的學習,我們可以這樣來設計過渡語:“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世界上經濟最發達,同時也是2008年經濟危機非常嚴重的國家,大家知道它是誰呢?”依據學情,學生的感知,設計過渡語導入,沒有任何跳躍,自然引入新課。 2.承上啟下式過渡。此種類型的過渡語,是一種基本用語形式,用于課堂教學的各環節都行。例如,《大洲和大洋》這節內容,教師的過渡語就可以直截了當的這樣設計:“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地球和地球儀,那么在地球上最明顯的差別就是陸地和海洋的差別,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陸地和海洋,即大洲和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