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
毛 輝
摘要 面對學生基礎和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的現象,教師如何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并按素質教育要求來進行教學。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反思已有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以實踐為基礎,構建一種適宜于現代的教學模式,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問題的提出
基于學校布局的調整和學校自身的發展狀況,近年來,我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其中,未能達到學校錄取分數線的計劃外學生人數逐年增多,教師在課堂上所面對的必然是一群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對全體學生施教,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并充分優化學生的個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尋求新的教學模式,用以解決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為此提出本課題。
自主分層教學模式不同于校內分班和班內分組的分層次教學模式,它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學生根據知識層次和能力水平或自身需求自主選擇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并在老師的指導下于學習的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不斷提高自己的層次要求,達到更高的層次要求。其特點是分層自主性和層次變動性。
2.理論依據
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的三個基本要素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要面向全體學生施教,并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就需要探索一套全新的教學模式,自主分層教學模式正是應運素質教育之要求而產生的。
心理學依據:由于學生個性形成的因素復雜,學習能力必然會因人而存在著個別差異,他們接受知識形成能力的水平必然不同,所以,我們對不同的學生應視具體情況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適度的焦慮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但過度焦慮勢必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學模式的構建要努力使學生在適度焦慮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就是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適度焦慮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品性。
教育學依據:教育學明確要求,教學過程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則,它要求老師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差異出發,力使學生的潛能達到開發,獲得最佳的發展?!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本次課改的重點之一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倡導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理性,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教”與“學”的轉化,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使教學最終達到“不教之境”。
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就是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出發設計不同要求的教學目標,以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學有所得,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達到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之教學的最高境地。
3.課題研究的意義
從實踐來講,類似我校情況的學校很多,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同時又能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是很多教師所關注的教學原始問題,如果我們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的話,這無疑能起到引玉之磚的作用。
從理論上來講,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孩子,所要采用的教學模式應具有時代的特點,我們不可能墨守成規的去照搬已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的特殊性,就必需對原有的教育理論,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加以研究,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正是對新形勢下教育新理念加以思考的前提下所提出來的。
二、課題研究的程序設計
開題后的理論研究→設計學生學習狀況調查表→學生學習狀況調查分析→自主分層教學設計→構建自主分層教學模式
三、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
1.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2.關于教學流程的說明
(1)教學目標的確定
比較確切地確定分層次課程教學目標是這一教學模式的難點之一,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將教學目標分成三個層次,一是以會考合格為標準的“一類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會考合格,按時畢業,同時,讓學生具備一些基本的化學知識,以及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二是以會考良好以上為標準的“二類教學目標”;三是以高考優秀為標準的“三類教學目標”,將化學學科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要制定出每一章節的分層次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有三個熟悉,一是熟悉你的學生群體,對你所授課的班級的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況、學習品性、學習要求等了然于胸;二是熟悉教學大綱、會考綱要和高考學科說明,從而可以比較科學地設計分層次教學目標;三是熟悉教材,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
(2)教學目標的展示和學生的自主選擇
教師確定了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之后,可將教學要求展示于眾,任學生自主選擇,每個學生需將自主選擇的教學目標報告老師,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自主選擇加以指導,防止學生在選擇時自我降低要求。另外,允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選擇標準,尤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要求。
(3)課前指導
學生選擇了教學要求后,一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對本章知識的學習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如實驗)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時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課前指導,以克服本章學習的障礙。
(4)課堂教學
每堂課我們可以大約用35-40分鐘的時間完成基本教學目標,余下的時間進行課堂知識的拓展和對基礎薄弱學生的輔導。對薄弱學生的輔導可以采用個別化指導的方法,有目的地對你所了解的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達到一類教學目標。同時,為要求二類教學目標的學生提供訓練題,通過訓練鞏固所學知識。知識的拓展一般采用討論的方式,結合本節內容提出討論題或者提供必要的資料供學生思考和討論。最后,對本節課內容達標情況進行當堂檢測,及時掌握達標情況,以備課后分層指導。再根據要求分三個層次布置每節課的作業。
(5)課后分層指導
課后分層指導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常采用的方法是答疑和談話的形式。在進行課后分層指導的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指導學科知識,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障礙,還應注意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6)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自主分層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能為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重要的自主學習場所,同時,也能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激發一些化學學科基礎薄弱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他們化學成績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處。
研究性學習可以設計成學生作業,結合新的課程計劃和學科學習的內容來進行,通常的程序是:
研究性學習課程指導→學生自主選題→學生選題后的共同討論→結題
(7)教學目標完成情況檢測
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的檢測有課堂檢測和單元檢測,課堂檢測一般采用問答的形式,出現問題及時矯正;單元檢測一般采用試卷檢測,命題可以確定基本目標題100分(適合于完成一類教學目標的學生答),再加上兩個層次的附加題,分別為20分和30分(完成二類教學目標的學生再答20分附加題,完成三類教學目標的學生再答50分的附加題)。通過目標檢測,及時掌握目標完成情況,再通過課后分層指導鞏固所學知識。
(8)關于層次變動
通過單元目標檢測,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對分層次教學目標的選擇,鼓勵學生不斷提高目標層次。同時,還要做好初始選擇了較高目標而又不能完成的學生的思想工作,減輕他們的思想壓力。
四、結語
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突破了課堂教學中心模式,將教學過程延伸到了課外;突破了課本中心模式,學習內容遠遠超越了教材本身,特別是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涉及到的知識比書本中要豐富得多;突破了老師中心模式,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目標,參與教學過程。通過這種模式的嘗試,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真正變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在選擇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習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是以往的教學模式無法達到的。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風范和崇高的敬業精神,而且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掌握教育新理論,加強教育教學研究,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并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培養學生。同時,我們還要感受到教師與學生良好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學科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由于時間問題,高中化學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尚不夠成熟,研究工作尚遺留下一些未能解決的問題:①是課堂教學設計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身特點方面尚需作進一步的探索;②是課堂教學安排如何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并達到較高的效率;③在層次變動性方面,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實現層次的變動性乃需進一步研究;④是高中化學自主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是否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效果,因時間關系還未來得及作進一步的調查及和對比班級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