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學困生 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未知
【摘要】素質教育的主題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在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中,提高學困生素質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如何看待學困生,是當前中小學教育能否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問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困生轉化激勵
一、學困生的類型及形成原因
學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都有一定的差距,表現相對落后的學生。學困生雖然在班級中人數不多,但影響面廣。從現實情況來看,學困生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思想品德或行為表現比較好,只是學習比較差的學困生。第二種是思想表現和學習都比較差的“雙差生”。
學困生的成因是多種多樣的,除少數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外,大多數是由于后天的環境與教育失誤等多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家庭的不良影響。現在“離異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和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抬頭,都是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第二,學校教育不當。如教育者只是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或者片面追求升學率,對學生的教育零打碎敲而不能形成系列化的教育方案;有的教師在教育學困生時缺乏正確的方法和耐心等。
第三,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如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封建迷信、江湖義氣以及落后的傳統觀念等的影響;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對學困生的侵蝕;網吧的誘惑等。
二、轉化學困生的方法與措施
不論屬于哪一種情況的學困生,作為教師,都必須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他們是我們的學生。他們在校期間,我們不僅要教會他們學習, 還要使他們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顯得更為重要。
1.排除學困生心理障礙,促其轉化
(1)排除自卑心理,發揚其閃光點 。學困生常因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埋怨,家長的訓斥,感到在班級抬不起頭來。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其閃光點,引發其求知欲,促其上進,讓學困生體會到做人的尊嚴。事實上,學困生只是暫時處于后進狀態,且多數原因不在于智力因素,“只要從實際出發,給他們適宜的條件,學困生就一定會變成優秀生”。
(2)排除戒備心理,彌合其融洽點 。由于學困生受到的批評相對較多,有時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觀上也得不到應有的肯定。為此我們應該給學困生多一點信任,少一些責難,多幾份關愛。教師要用真誠的愛心去拆除學生戒備心理的障礙物,讓他們能與老師情感相融,“親其師,信其道。”
(3)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點。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的。唯有動之以情,用教師火一般的熱情,去化解他們心理上的堅冰,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批評教育,也要注意“藝術”性,要“愛”字當頭。使他們排除逆反心理,與大家融洽相處,做到心理相容。
(4)排除厭學心理 ,找到其興趣點。學困生的成績差,表現為“對上學毫無興趣,提起學習就頭疼,厭惡逃避學習”。要排除這種心理障礙,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其次,要想方設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給他們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只要他們獲得了一點成功都要鼓勵,使他們能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5)排除惰性心理,強化其勤奮點 。有些后學困生,并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學習中的惰性造成的。如我班有個學生就是因學習上的惰性而漸漸成為學困生的,我對他講未來社會的美好前景及其對人的要求,從思想上不斷消除“讀書無用論”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接著我對他加強督促,“扶他上路”。我事先準備好試卷給他補課,讓他在沒有復習的情況下先做,結果連最基本的題也不會做。然后我幫他復習,讓他再用相同的試卷做一遍,結果進步了不少,他嘗到了一點成功的甜頭,這時我又給他講了勤奮學習就有好成績,勤奮出天才的道理。經過反復多次的努力,使他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學校要舉行寫字比賽,在班上選拔賽前,每天晚上我都去指導他練習寫字,結果他在班上得了第二名。我抓住這個機會及時對他進行教育和鼓勵,使他懂得了只要勤奮努力,成績一定會進步的道理。這時,我又送給了他一句名人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后來他真的變得勤奮了。
2.以愛心贏得學生的信任,建立起師生溝通的橋梁
(1)教師要了解學生。所謂了解學生就是通過調查研究或其他方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家庭情況及心理特征的思想活動。
(2)教師要熱愛學生。古往今來,凡是優秀教師沒有不愛自己學生的。聆聽霍懋征、林崇德、李鎮西、于永正等全國先進教師的事跡,總結成功經驗,盡管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熱愛學生。
(3)教師要關心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其中,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呵護和關愛學困生。尤其在學生受挫折或苦悶時教師去接近他們,更能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真誠,使他們敢于向老師敞開心扉,這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方協作,共同轉化學困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因此,我們對學困生不可用靜止的目光審視他們,要用發展的觀點去對待。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設身處地的為學困生著想,多呵護和關愛他們,使他們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信心,讓他們真正由學困生轉化為優秀生。
總之,轉化學困生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證,轉變觀念,加強師德修養,改進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藝術,創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是轉化學困生的重要措施;我們要深信學困生不是不可轉化的,只要他們上進心猶存,只要對他們充滿信心,富有耐心,傾注全部的愛心并施以適當的教育方法,學困生就會轉化為好學生;同時,也要注意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轉化過程中,學困生故態萌發,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象。教師一定要滿腔熱情,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爭取有所進步,成為一名好學生,從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海云.《學困生轉化三例》[J].《甘肅教育督導》,2003,(5).
[2]張厚粲.《心理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3]羅正華.《教育學》[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9.
[4]杲萍英.《如何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J].《張掖教研》,1999,(1).
[5]楊光、陳夢稀.《班級管理概論》[M].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
[6]周鳳玲.《實施素質教育要關愛和呵護學困生》[J].《張掖教研》,1999,(5).
[7]宮效寧.《談學生厭學》[J].《北京教育》,2000,(10).
[8]蔡林森.《教好每一個學生》,《策略與路徑-解讀中國名校成功之道》[M].中國教育服務中心教育事業部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