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學前教育期培養幼兒自信心情況的思考
卜秀麗
摘要:學前教育期是幼兒自信心培養的關鍵時期,對幼兒一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學前教育期造成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培養對策,以期能對同行朋友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學前教育期幼兒自信心原因對策
所謂自信心,是由積極的自我評價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認可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傾向,是使人向上奮進的內部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強的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能積極地與他人交往,與同伴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能勇敢地面對困難,大膽嘗試。但在幼兒園中,我們經常見到有相當一部分幼兒缺乏自信心、具有自卑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因為未來是充滿著機遇和挑戰的社會,也是機遇和發展稍縱即逝的社會,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我,及時抓住機遇,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發揮。
一、學前教育期造成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1、嬌生慣養,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
現在的幼兒,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不少父母把所有的愛都集中到了他們的身上,事事包辦代替,有些教師也把幼兒視為柔弱的個體,盡自己所能為他們解決各種問題,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使其遇到困難時就會不知所措、缺少自信。
2、制造壓力,不尊重幼兒的心理要求。
由于受不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的影響,有的父母對孩子過分嚴厲,導致他們缺少關懷、愛護和積極的肯定,有些教師也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有時態度過于嚴厲,孩子長期處于缺少贊揚、肯定的環境中,便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產生了無助和自卑,缺乏自信。
3、過高的期望與要求。
過高的要求也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讓他們從小就上各種輔導班、培訓班,使家庭的壓力過早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烙印。由于難以達到過高的要求,使幼兒產生了連續失敗的挫折感,缺乏成功的體驗,逐漸懷疑自身的能力,從而積累了“我很笨、我不行”的負面情感體驗,進而失去了自信。
4、隨意評價,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得不到成人的評價,也會導致幼兒沒有自信。有的家長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由于幼兒的自我評價缺乏獨立性,他們容易輕信和接納成人的評價,這樣幼兒便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嚴重影響他們積極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二、學前教育期培養幼兒自信心的對策
1、在鼓勵肯定的語言氛圍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老師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和態度,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如愛撫、點頭、微笑、夸獎等,不要隨意批評、訓斥孩子,總之對孩子的評價必須客觀、公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孩子遇到失敗和挫折時,老師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而不要一味地指責,以保護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每當孩子取得點滴成功時,都要給予他們表揚和激勵,并講給其它小朋友聽,在全班樹立榜樣,用最美的語言、最甜的微笑、最誠摯的愛撫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在各種豐富的活動中體驗成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老師要有針對性地為孩子提供獲得成功的條件和機會,讓孩子在實踐中積累成功的情感體驗。如組織“我敢做、我會做、我能做”活動,全班孩子互相交流,讓每個孩子向同伴介紹自己能干什么,內容可以包括學習、紀律等方面。活動前老師應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尤其是那些能力較弱或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意識到自己也有長處,從而培養自信心。又如開展“小博士”活動,教師在戶外活動時組織孩子圍坐在一起,請每個孩子輪流當“小博士”給其他孩子出謎語或腦筋急轉彎之類的題目,請大家解答,如沒有答對時,請“小博士”告訴大家答案。此活動中所有的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能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長處,同時也因獲得了同伴的肯定和鼓勵,進一步增強了自信心。
3、在發揚優點、弱化缺點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老師應該分析每個孩子發展的特點,揚長避短,針對不同兒童的獨特性,因材施教。不要將孩子作橫向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速度和發展優勢,老師要善于抓住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樹立起“我也行,我也很可愛”的觀點,充滿信心地面對自己,努力追求進步。如:有的小朋友很調皮,但是表達能力非常強,我們就可以組織這類孩子進行“小小廣播員”活動,請他講一講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他得到大家的尊重,增強自信心。老師要善于利用每個孩子的優點,并及時啟發引導,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在一點一滴的生活情境中樹立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而在于他對成功的信心與潛能的發揮。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他們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老師應及時調整好他們的心態,使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向確定的目標奮進。老師要在生活中注重一點一滴的情境,不放過任何教育契機,接納孩子的失敗與不足。孩子有時會有些奇妙的想法,想嘗試不太容易完成的事,千萬不要嘲笑或禁止,否則以后他可能不肯動腦筋思考,也會缺乏向新事物挑戰的勇氣。當孩子想做某種嘗試時,即使知道他不能成功,也要讓他去闖,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勵孩子自己跨越這些障礙。而當孩子一旦取得成功,他就會感到特別自豪,這樣,孩子就會逐漸形成向困難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生活中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自信往往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成為強者的重要條件之一。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小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