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學前教育中開展愉快式音樂教學
張紅平
摘要:《音樂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身心特點出發,運用聽、奏、唱、律動、表演、創編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內容,有效地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去表現、去創造。在音樂課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高度自由的思維空間、愉快的教學氛圍,通過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自由活動來開啟學生的素能培養。
關鍵詞:音樂教學創新愉悅一、音樂課程內容標準與音樂活動的設計
音樂活動的設計必須以音樂課程內容標準為核心,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將音樂課程內容的目標與意圖通過精心的設計融進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以培養審美素養為目的。要設計以審美為目的的音樂活動,必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針對兒童是以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特點,創設與音樂內容相關的環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大膽地表現。只有當孩子的心靈隨著音樂節奏一起跳動時,他才能真正地體驗到音樂里所包含的情感語言,才能進一步詮釋藝術的美。如在欣賞教學《蔭中鳥》這一課中,我分別設計了三種活動,讓孩子的感官與情緒隨著活動的進程逐步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活動一:模仿或猜一猜(不同的鳥的叫聲,不用標準答案約束孩子,甚至可以表現吵架的鳥、受傷的鳥、鳥爸爸、鳥媽媽、鳥孩子等的叫聲)。活動二:聽賞與表演(隨著樂曲的播放,把音樂中的鳥表演出來,學生可獨立自由地按自己的理解與想象表現音樂形象,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投入程度)。活動三:聽音樂繪畫(讓學生在樂曲的伴奏聲中為鳥兒們設計一個美麗可愛的家園,教師注意學生對“家園”內容的表達以及色彩的應用)。整個一節課的教學通過三個活動有機連接,以及師生在活動中語言與情感的交流,無需教師冗長的說理與刻板的演示,孩子們在活動中便完成了審美的全過程。
二、發聲練習形式要簡單、多變
在歌曲教學前,進行簡短的發聲練習,是培養學生運用自然良好的嗓音進行發聲的重要途徑,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發聲器官尚未經過訓練,因此要采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訓練。他們思想單純,幼小的心靈很有愛心,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對小貓、小狗之類的小動物更是關懷備至。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這樣一條發聲練習曲:
5 5 5 | 6 6 5 | 1 5 0 | 1 5 0 | 6 5 | 1-
小鴿子輕聲叫,咕咕咕咕 咕 咕咕
學習前,我用投影出示小鴿子的圖片,引起了學生對小鴿子的興趣,再問學生:鴿子是怎么叫的?學生回答:“咕咕咕。”“那我們就一起學學小鴿子叫吧。”這樣就自然地把學生引到發聲練習的教學中來了。 三、音樂活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音樂形式,情感交流。再豐富的音樂活動也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如果缺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那便是一種呆板乏味的教學步驟罷了。在音樂活動中教師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面部表情、眼神以及體態語都是課堂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創設情境的催化劑,它能使抽象的音樂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孩子們會在你情感的牽引下展開想象的翅膀。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
2.給學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人們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作為音樂教師,我們更應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心理舞臺。在音樂活動中,孩子們不論是以個人或小組(自由組合或指定組合)的方式進行活動,都必須面對同學和老師的評價,而每個孩子會因自身的性格或氣質上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個性,或張揚,或怯弱。這時,作為老師首先必須以“尊重”為前提,以“情感”為紐帶,以“激勵”為手段,因為孩子們是最會看老師的臉色行事的。這樣才有利于營造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讓孩子們的心理具有安全感;他們才會把音樂活動當成是自由創造的天地,進行大膽的藝術嘗試,才能使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四、唱歌教學愉快、自由
在音樂課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高度自由的思維空間,通過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自由活動和教師的民主評價,使他們獲得素質的發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唱歌的興趣。如在演唱歌曲《迎紅軍》的過程中,教師先提問:“用什么表現方式能使歌曲聽起來更熱鬧?”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個學生提出,可以一半學生唱歌,另一半學生帶韻律地喊“歡迎、歡迎”。學生很來勁,個個躍躍欲試。我順勢將學生分成兩組,一起來感受這種表現形式的實際效果。接著又鼓勵學生暢想:“迎紅軍的場面可熱鬧了,大家爭先恐后,一會兒這家殺豬、宰羊,一會兒那家端來白米飯,怎樣來表現這種熱鬧的場面呢?”學生有的說邊唱邊表演,有的說用輪唱。讓全體學生分別嘗試這兩種方法,果然場面更加熱鬧。這時,我又提議:“中國民間習俗常用鑼鼓等打擊樂器來表現喜慶熱烈的場面,這首歌可以加以怎樣的鑼鼓節奏型來演奏呢?”學生們編出了許多節奏。
總之,簡單、多變的愉快音樂教學,從多角度挖掘孩子們喜歡的 、樂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輕松、愉快地達到練聲的目的。在自由、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無拘無束,靈感激發,讓學生在游戲般的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了歡快,也在愉快自由的集體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為培養多才多藝的新育苗工程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