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師范類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系統教學的必要性
譚璽
摘要:舞蹈是美育教育中最易普及和常用的教育手段,這也讓舞蹈課程成為了小學教育專業中必不可少的科目。本文根據師范類院校開設此科目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小學教育專業在開設舞蹈科目時出現的一些現象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個人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師范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美育教育;舞蹈課程;系統教學 現代教育中素質教育占了很大比重,當今社會已經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分數,更注重培養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美育。小學教育專業根據實際需要來開設課程,在這種社會需求下構建了2111人才培養模式。開設小學教育專業的許多師范類院校都將舞蹈作為一門選修或必修課程列入正式課表中。 一、我國師范類院校小學教育專業開設舞蹈課程時存在的問題。 許多師范類院校開設了小學教育專業,也開設了許多藝術類學科,舞蹈課程也在其中。 (一)師范類院校招收的學生中多數沒有舞蹈基礎。由于在高考招生中師范專業內的小學教育專業沒有設立單獨的藝術加試,與普通的非藝術類考生一樣,只要上了本科線就可以就讀,所以造成了招收的學生中很大比例上都沒有接受過藝術教育,而這一部分學生中對舞蹈的了解幾乎是零。 師范院校在開設藝術類課程多而雜,卻沒有對這些課程有系統的設置,只是粗略的開設一到兩個學期,對于這些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一到兩個學期的粗略學習,只能達到初步了解的階段,根本談不上運用。 (二)師范類院校開設舞蹈課程時沒有配備適合小學教育專業的教材和大綱。在舞蹈專業中,很少有為本專業準備的教材。 在這種大環境下,很多師范類院校選擇自己編寫教學大綱,并配合一些專業教材使用。也有一部分院校在本專業開設舞蹈課程時并沒有系統的安排大綱和教學課時,只是作為一門輔修課存在,而且授課時間都沒有一年?;谶@種現狀學生很多難在短時間內學好舞蹈,也不太重視這門課程,造成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二、舞蹈學科對小學教育專業的意義。 (一)小學教育專業教育目標。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思想素養、寬厚基礎知識、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綜合素質,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小學教師為培養目標。其綜合素質概括為一個核心、兩種水平、六種能力、十二項基本功。 (二)舞蹈教育是小學美育中重要的學科。蘇聯著名美學家斯托洛維奇曾指出:"人的審美教育可通過多種途徑實現,但是不能不承認,藝術是對個人目的明確地施加審美影響的基本手段,因為正是在藝術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對世界的審美關系。因此,藝術教育--對藝術需要的教育、對藝術感召和理解的發展、藝術創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組成整個審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舞蹈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有著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如今它已成為了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的途徑,并且與美的教育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舞蹈教育逐漸發展成為了能滿足個體對藝術的強烈追求的、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參與力的一種社會活動。舞蹈具有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儀態美、心靈美等方面的作用與目的。同時作為一種通過身體運動得以實現并直接作用于身體的教育形式,舞蹈又具又其獨特的生理學作用與功效,那就是它對身體的良性效應,以及它對生命提升的健康價值。所以在中小學校里舞蹈教育教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中外小學如何開設舞蹈課程 最早提倡和發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國家是美國。美國自20世紀初以來的小學、中學、大學都普遍設立了舞蹈課,他們的這一做法基于他們對舞蹈藝術的基本認識:"幾十年來,美國教育系統里的舞蹈設置目標。初期屬于體育范疇,認為舞蹈活動,可以強健身體,糾正姿態,調理肌肉,使動作準確。在心理方面,舞蹈對學生適應團體活動,接受領導、遵守法律有幫助;對個人言行舉止,表情達意有益處。因為舞蹈是一種運動,對學生來說,是比柔軟體操更完備的一種體育課程。",在普通學校普及舞蹈教育,這不僅可以使舞蹈教育獲得一定的發展空間,也提高了全民整體素質。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口號。在我國中小學的教育中要獲得審美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而在藝術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