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現狀分析
佚名
摘要: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是實現家園共育的一種形式,幼兒園在指導上不僅具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具備自身的優勢,因此由幼兒園來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是時代的發展要求,也是幼兒園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本文主要通過對目前有關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總結了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的內容、形式、指導者的研究現狀。
關鍵詞: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研究現狀
一、問題提出
(一)國家政策對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的倡導
自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來,我國政府部門就非常重視幼兒園及中小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并做出了相應的規劃與部署,2010 年《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中更具體地提出要加強幼兒園對家長進行科學養育的指導和服務,推進家庭教育的普及與宣傳。2015 《教育部關于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重要作用,可見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日漸規范且系統化。2016 年11 月2 日全國婦聯、教育部、中央文明辦等九部門聯發布《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 )》中明確提出要注重解決家庭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創新家庭教育指導方式,為家長提供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培養專業的指導人才。尤其是在2016 年《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的任務之一就是面向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指導,更加明確了幼兒園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導地位。
(二)實踐層面上幼兒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當今家庭經濟水平顯著增長,家長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家長與孩子間的關系也更加多樣化,家庭結構也隨著計劃生育、二胎政策的推行發生了轉變,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且當代幼兒的父母多是年輕的獨生子女,她們在家庭教育的指導上有著強烈的渴求,有的還將這種育兒壓力轉交給他們的父母,便出現了隔代家庭教育的問題。而在此社會背景下,幼兒家庭教育事業日漸火熱,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家長間的永恒話題,各種早教機構比比皆是,“虎媽”“貓爸”等網絡熱詞引人深思,還有父母重教輕養,把教育義務推給教師,這些問題的背后透視出家長不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我國所倡導的家庭教育漸行漸遠,這就需要外界給予家長更加專業的指導。其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像黑龍江省、陜西省等就通過科學開展網絡在線的家園共育對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幼兒園要做好有效的家教指導,教師提供力所能及的個性化指導與專業支持。由此可見這對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幼兒園能否有效的落實指導工作,能否根據社會形式的變化轉換新的指導形式,也就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調查來進行了解。
二、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研究現狀
(一)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的觀念和研究視角
基于品德培養視域下的幼兒家庭教育指導中,安虹(2016 )探討了幼兒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的建構,她認為對幼兒家庭教育中家長存在不良教育方式,要指導家長改良家庭教育的方式,還要重視家長對幼兒的品德的培養。[1]基于社會支持視角下的幼兒家庭教育指導,陳雨晴(2018 )從家庭教育指導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特點與阻礙因素,來探究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運行機制,并構建家庭教育指導及社會支持的路徑。[2]她認為,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光靠幼兒園自身難以實現優質的指導,而依靠社會的支持,與社會之間建立聯合能有助于支持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進行。基于重疊影響視閾理論下的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王任梅(2019 )等人認為家庭和學校在承擔促進幼兒發展的責任時發生了重疊影響,這種重疊影響對于家園合作的有效路徑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3]因此幼兒園應基于這一視角在指導家庭教育的工作中,不能忽視家長的參與權,不能將指導形式化,應試圖與家長建立一致的以幼兒發展為宗旨的目標,發揮指導的最大效能。不同的觀念指導,以及研究中研究視角的不同都會直接影響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的內容、形式、指導者的選擇。可見凡是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以家長為指導主體的,能夠通過多種活動促進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交流學習、合作互動的觀念或視角都可以進行指導,基于以上研究者們應該重在探討的是這種觀念和其引領下的指導行為是否符合,是否能更好地服務幼兒,是否是能夠達到家長的期望,能否通過多種形式實現有效指導。
(二)幼兒園指導家庭教育內容的現狀